这几天有两件与汽车息息相关的大事:一件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另一件是零售油价格的大幅度攀生。这两件事可以说都给汽车行业带来了直接的影响。这不禁使人们联想起“北京暂缓实施欧三标准”,是不是会暗伏着油品涨价的问题,结果并非出乎人们的意料,油价上涨在短短的两周内即实施了,大有“额内损失额外补”的意味。 仔细想来也并非这么简单,它更从一个侧面凸现了能源压力对汽车行业的作用。
而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虽说存在着各有利弊的一面,但其对汽车的影响超出了业内的想象,而我们的企业是不是已作好了应对的准备,就成了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解决能源问题不应简单转嫁风险
代表着能源的石油问题,不仅是在国内,就是在全球范围也成了主导经济走向的重要一环。连日来国际油价无节制的攀升,似乎早就对我们这个部分石油依赖进口的国家敲响了警钟。在这不长的几年,国际油价从每桶二十多美元,涨到现在的每桶六十美元,这其中的玄机尽管有战争因素、有政治格局变化的影响,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它是否存在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手段问题?
说石油价格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一点都不过分。那么来自于国际的变化,就会传导性的影响到国内的石油市场,可以说我们已到了非常敏感的程度。然而,对能源的使用不当与浪费,又到了我们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有一个值得各方注意的事实,我们人均所占有能源,不足国际人均拥有能源的一半;而我们所耗费的能源值,却超越了国际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十以上!这一上一下,就可以明确的显现出能源对我们的压力!
以汽车行业为例,面对日趋严重的能源问题,仍然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矛盾存在,一方面国家三令五申要从节约每一点滴能源开始,我们却容忍高排量汽车大行其道,甚至许多小排量汽车竞无容身之地;另一方面未来能源的比拼其实就是资本的比拼,在油价的不断上涨其可知的利润,是否用在承担更大能源风险上呢?而从有利于国家的原油储备、到利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上,我们却并没有看到这种趋向。所看到的是拿出巨大财力赞助F1大赛、并大行“广而告知”。在其知名度已无需再突破的情况下,是否还有必要以油品上涨为代价,给他人锦上添花,实属值得再商榷。
笔者以为,简单寻求油品不断涨,并非是解决相应问题的办法。面对可能产生的全球化能源危机,最佳的应对策略:就在于,其一要大量的着手能源储备;其二要掌握好资本的积累与有效的运用;其三,在于清醒意识能源的价值,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应最大限度的避免浪费。我们现在少费一毫,子孙后代就可能多享受一分!
面对汇率变化关键在于应为我所用
比较起能源问题,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并非象油品涨价那样直接影响到业界现状。但它所起到的微波作用却不可低估。我们这里无意去谈及汇率波动的起因,因为它比较起我们汽车行业自身早该具备的应对性来讲,实在并不重要。毕竟任何一种事务的出现,都会有利与弊两个方面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应对的准备与办法。
人们常说,机遇是针对有准备人的。类似于这种国际联手要求人民币汇率变化,其早就有所端倪出现,如果行业已建立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应变机制,那样就会及时抓住有利于我们的一面进行适合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会将不利于我们的一面降到最小的损失。我们必须意识到,在不利的条件下,怎样寻求掌握主动权,才是最为关键的。而发生在业界的种种现象,如科学的决策管理问题、制造工艺的精益求精问题、资本的积累与运转问题以及最根本的行业诚信问题等等,都是需要在完整入关以前完善与解决的。
那么,怎样利用汇率变化这一不是机会的机会,就是业界亟待解决的关键。首先要看汇率的变化适合于我们的哪些方面,哪些不利于汽车行业。当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的情况下,就需要在引进设计项目、引进国际型人才、全球性采买、国际性并购以及国际资源储备等偏向于利好的方面做文章。而不利于我们的出口方面,就要有效的收回拳头伺机待动。这样,既可以让我们的企业锻炼好抓住时机的能力,同时又能重新审视我们是否抓住了“一招制敌”的本领,从而逐步培养起我们企业面对节奏性机遇、挑战的能力,为的就是更好的顺应市场格局的变化。
应该看到,现在所发生的波动性现象,是我们真正步入国际化市场的一个部分。我们所需要做的,是练就好让人信服的真本领,无论是属于技术范畴的工艺、设计、制造;还是属发展范畴的品牌、信誉、求是,这些都应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特色的优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握住未来竞争的主导权。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凌然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转载者,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汇率",共找到
3,938,021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能源",共找到
10,686,509
个相关网页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