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的凤凰城是一座风情别具的古城,传说有一对凤凰从这里拍翅而起,小城便有了这么一个美丽的名字。
走进凤凰城,感觉小城的确有着凤凰一样美丽迷人的风采。山水相依,钟灵毓秀,是小城生动的容颜。微雨过后的小城,空气格外的清新,远处的山峦上萦绕着一层薄雾,青翠欲滴的山林在薄雾中时隐时现。 田野是绿的,山峦是绿的,沱江的水也是绿的。 沱江是绕过小城边廊的一条河,河水清莹澄澈,河底的水草清晰可见。河上渔舟荡漾,嗳乃声声,几点慵懒的鱼鹰随渔翁的号子扎进水中,荡起圈圈涟漪,恰似你扩展的思绪。河畔,有阿妹在淘米、洗菜、捣衣、照身影,阵阵杵声与姑娘的欢声笑语相应和。那些由木柱作架,以纵纵横横的杉木板作壁,支撑起湘西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壁连着壁,檐接着檐,悬挂在高高的河壁上。连同木楼后面的青山倒映在沱江清澈的波光里,那和谐、淡雅的意境,只有从唐诗宋词或水墨画中才寻得见。
在凤凰城中,到处能读到历史的沧桑。沱江中有座石墩搭成的小木桥,古时为一步一墩的"踏岩",是人们从北门进城的必经之路。北门又称"壁辉门",城门上的城楼依然完好,雄伟壮观。古城楼两端沿江岸筑有城墙,高近两丈,为紫红色砂石垒成,建成于康熙年间,现在依然保存完好的一段约有500多米。古城所有的小巷都是由青石板铺就,这一块块从山里背来的青石板,纵横交错成小城的血脉,每一条小巷的青石板都被人们的脚板打磨得油光发亮,无疑是小城岁月的见证。
走进临江老街,满眼是陈年的砖墙和古朴的木板门槛。说是街却没多少店铺,更没有招惹人眼的广告招牌,临街的多数房屋敞开着门扉和窗子,很坦然地任你观览。几束斜阳投身的光影里,偶尔有挑着山货挎着背篓的人匆匆掠过,门边窗前,不时就有老妪、孩童好奇的目光,看风景的我分明成为他们陌生的风景,在小街幽深而神秘的氛围中,唤起人们对一个久远年代纯朴民风的回忆,恍然依稀,我仿佛回复到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岁月。我似乎听到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朦胧中看?边城"里的爷爷、翠翠、大佬……向这边走来,看见沈从文先生朝他的故居走去。 从文先生的故居位于城南中营街,是那种典型的南方四合院,看上去很古老。院中有用石板铺成的小天井,天井四周为瓦木结构的古屋,有正屋、前屋各三间,厢房四间。屋子不大,却幽雅怡神,沈从文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正是这种古朴雅致的环境陶冶了他的性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沈从文先生的书房,临窗是一张大书桌,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写成的。
凤凰城有着浓郁的湘西风情,端午舞龙舟的时候,吊脚楼的人们打开临河的每一扇窗户,看一河的龙舟喧嚷竞渡。锣鼓敲着,人们嚷着,然后都抱了几只鸭子,从窗口呼噜噜甩出。成千上万的鸭子跌落水中,翻筋头,拍翅膀,于是许多人赤了胳搏腿肚,跃水追鸭。这满河的鸭子,有政府拨款买的,有百姓自掏腰包捐的,谁捉了归谁。而这时候,却有女人们包一篮子热乎乎的粽子,请你吃,请你买。吃不了,卖不完,就倒入沱江,祭水中屈子与祖先的亡灵。
在城北恰逢苗族赶场的日子,苗族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墟场,他们身着盛装,双肩挎上苗家特色的背篓,装扮喜气的媳妇背着竹制的坐篮或锦织的背袋,里面坐着她的娃娃。苗家服饰的色调基本上是黑色、白色和蓝青色,黑色的是苗族人的头帕,折叠有臻,高高耸起。白色的是苗家姑娘配戴的银饰和服装上的刺绣花边,举手投足,银光闪烁,叮当作响。蓝青色,是苗家人的衣裳,好像只有选择大海般的颜色,才足以穿出苗家人沉着的性格。在这里随处看得见山里人的憨厚,山里人都以实打实的报价省略了讨价还价的过程。
凤凰城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这里有古寺、古塔、古阁、古城墙和古吊脚楼,有奇山、奇石、奇水、奇泉和奇洞。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小城也是奇人辈出的地方,有鸦片战争中抗英的民族英雄郑国鸿,有文坛泰斗沈从文,有著名画家黄永玉……那份人杰地灵的荣耀成了小城源远而神圣的文化风景。 古城凤凰,装点你的美丽风景,不仅是这里的青山绿水,不仅是那独特的风情,更是那方土地上的坚韧、勤劳和纯朴的人们。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沈从文",共找到
234,392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古城",共找到
3,272,396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小城",共找到
1,386,374
个相关网页
(责任编辑:刘晓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