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城北20多公里处有一峡,名明月峡。长约两公里,宽200多米。奔流不息的嘉工从中穿过,直奔长江。两岸巍峨秀丽的奇峰,支撑着白云缭绕的蓝天。川陕公路,从峡的东岸凿壁而过;宝成铁路,从峡的西岸穿山而行。 崐岸上排排栈道遗迹,记载着祖先的辛劳和智慧;岸下难容双脚的鸟道,留存着纤夫的泪痕与脚印。峡内奇花异草,坚石磷峋。不时几声鸟语,伴着东水的波涛声、游人的歌唱声,组成一支支动人的乐曲。这里月特别明,特别美,故称明月峡。每到明月当空的夜晚,景色更加迷人。繁星闪烁,灯光点点,倒映在微波荡漾江水之中,一起一伏,恰似九天落下的银河。
这里不但月色风光美丽,而且在峡的石壁上至今还留存着栈道的遗痕。据《史记》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栈道开凿于先秦,毁于汉朝,修复于三国,再修复于隋唐。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悬崖石壁上凿孔架木,修成一条“天梯石线相钩连”的栈道,勾通了秦蜀,真可谓古今奇迹。架设栈道的石孔,每孔约40厘米见方,70厘米深,孔分上、中、下三层,中层架木铺桥为行道,下层以木打顶作支撑,上层以木盖蓬,遮风避雨。每层之间相距2米左右,形似空中长廊琼阁,故古来称栈道为栈阁。诸葛亮率师伐魏,此处是必经之道。因栈道损坏,无法通行,诸葛亮便派人日夜修复,才使大军和运送粮晌的木牛、流马顺利通过,保证了战争前线的需求。唐朝诗人李白途经此道,深感行路之艰难,写下了著名诗篇《蜀道难》,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这已成为历史。现在每天火车、汽车南来北往,交通十分方便,再也没有“蜀道难”的感叹了!古来留下的栈道遗迹,近年来政府已拨款修复栈道500多米,专供人们参观考察。
栈道,又名“金牛道”、“石牛道”、“五丁道”。相传在战国时侯,秦惠王想征服蜀国,但苦于道路不通,便佯称秦国有如花似如玉的姜女,有能屙金子的石牛,表示中要道路修通,愿意以此相赠蜀王。贪财好色的蜀王,信以为真,遂挑选五名大力士,在秦蜀之间,攀悬崖,依绝壁,一锤一钻,年复一年,终于修起了栈道。道路一通,引进了秦兵,导致了蜀国的灭亡。传说固然不尽可靠,但这却给栈道的修建赋予了神奇般的色彩,令人遐思神往。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明月峡",共找到
1,389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古栈道",共找到
6,586
个相关网页
(责任编辑:张曙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