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一汽-大众的两厢轿车高尔夫终不再英雄气“短”,销量日增,开始风风火火的热起来了。
面对中国两厢车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的现实,再转过头来看看高尔夫的“小火慢吞”般的热销,不禁要发出一个疑问:谁在为高尔夫买单?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为高尔夫买单?
象征着欧洲现代高品质生活的高尔夫,以其高品质、高质量、高品位在全球市场大大获成功,而2200多万辆的销售业绩则是对它的最大肯定。 我们不妨先来个“本末倒置”: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会为高尔夫买单?
高尔夫品牌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德国大众,在历经了数代汽车文化的沉积、革新、打磨后,高尔夫的品质更加优异、动力更加强劲、设计更为体贴、造型更为流畅、装备也日趋个性化,使大众的优良作风得到了一丝不苟的延续和发扬。而这些,决不是高尔夫向消费者索单的理由,而是自觉自律的要求。
为什么国人开始肯为高尔夫买单?
我们暂且再把问题“本土化”:为什么国人开始肯为高尔夫买单?
高尔夫不是中国车市的第一款两厢车,第一个吃螃蟹的则是神龙公司引进的一款法国雪铁龙ZX。虽举起了第一面旗,但却没有旗开得胜,相反,遭遇了尴尬的市场回应。而一汽-大众的高尔夫轿车却迎风飘扬,独树一帜。其实,这一市场局势的改观和消费者的观念改变是分不开的。现在消费者购车不再是以前的地位象征物,而是大多数作为私人的代步工具。质量可靠,操控灵活,经济节油已成为中国私家车主的重要考虑因素。在经济发达的欧洲,两厢车在家用紧凑型轿车中间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环境的日益恶劣,消费者也慢慢地开始接受“洋为中用”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高尔夫作为“世界经典之车”的优势也就慢慢开始发威了,因为其优异的品质、时尚的外观、经典的品位。
谁在买高尔夫?
最后,我们“刨根揭底”:谁在买高尔夫?
高尔夫的经典魅力吸引了无数消费者,一汽-大众生产的高尔夫A4上市后。便受到广大车迷的追捧。独特的品牌内涵,让它拥有了这样一群目标用户:他们是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的中坚人士,是市场的意见领袖;受过高等教育,有较高文化修养;个性稳重、内敛,有思想、有个性┅┅
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高尔夫车主陈先生,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夫人在瑞士开的就是一辆高尔夫,当他回到中国,决定去购买一辆私人用车时,依然选择了高尔夫。这或许可以看作是陈先生对高尔夫轿车情结的延续,同时,也更深刻的说明了其受过高等教育、有涵养、求务实的典型车主形象。当记者问起为何归国后还选择高尔夫的时候,陈先生非常淡然地说:高尔夫外观时尚、质量可靠、经济方便,我就是喜欢它,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话虽简单,但真可谓是一语中的啊。
记者还从同行之间了解到,在他们圈里也有许多的高尔夫轿车的忠实使用者。在他看来显得不可思议,又在意料之中。按理来说,记者不仅爱车,更是知车、懂车。有的记者眼光比专家还挑剔,高尔夫怎么会“逃此一劫”?细细想来,高尔夫轿车不应该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而应该是百选中一的自豪。其实,早在2003年一汽-大众组织的“白山黑水”媒体试车活动中,记者们便领略了高尔夫轿车的风采,再苛刻的记者也被高尔夫的经典品质所折服。试想,有谁能愿意在和氏碧上寻找瑕疵呢?就这样,高尔夫成了两厢车中的典范,记者也成了车主中的典型。
作为政府机关人员,张先生也拥有一辆高尔夫轿车。记者也特地对他做了采访。他是这样说的,以前在政府机关都是公家车,也就是群众口中所说的官车。坐在那样的车里,虽然很显气派,但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现在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购买了一辆高尔夫作为自己家庭用车,虽然没有以前开的那么气派,但开着却非常踏实,不张扬;而高尔夫时尚的外观和优异的品质,也不会给自己丢面子。而这正和高尔夫目标用户群所具有的稳重、内敛特性相吻合。
7月将至,天气将持续升温,相信,高尔夫也会“趁热打铁”,来他个热火朝天。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高尔夫",共找到
3,651,533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轿车",共找到
9,648,071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大众",共找到
17,346,104
个相关网页
(责任编辑:范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