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辆氢动力车将开上上海街头,同济大学与华普汽车公司携手研发混合动力轿车……对于我国汽车制造工业中心城市之一的上海来说,发展多品种、分阶段、多层次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才能确立沪产汽车持续的领先地位。近年来,研发未来环保型汽车成为沪上汽车制造商、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关注的话题。
氢动力车将开上街头
日前,当记者来到坐落在嘉定国际汽车城旁的同济大学新校区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时,发现那里的科研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装配“超越三号”。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中心副主任孙泽昌教授告诉记者,年底前,他们将总共完成10辆,并组成小车队正式上路试车。
而当被问及驾驶“超越”上路的感觉时,孙教授笑答:十分容易,就像眼下的自动排档车。只是,脚下踩的其实已不是“油门”了。“超越”系列采用的动力是通过由氢气燃烧转换成电力并储存于“氢动燃料电池”提供的。它的电由氢而来,并完全替代了日益紧缺的石油。最可贵的是,氢气车排放的仅仅是纯水,且可以被汽车本身回收利用。
去年在嘉定举行的全球清洁能源汽车必比登挑战赛上,同济大学当时推出的“超越二号”,取得了和美国通用公司汽车一样的7项指标5个“A”的好成绩。而去年11月改进成功的“超越三号”,一次充氢后持续行驶里程达200公里,与“超越二号”相比重量减轻85公斤,燃料效率由40%提高到45%,电池占据的行李箱面积也明显缩小。
按照计划,这10辆“超越三号”的车型包括桑塔纳3000、上海大众途安和上汽自主开发的一款MPV。专家将通过这些小批量生产的汽车考核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一致性、燃料经济性、故障性,并作出及时技术改进,加快产业链的建立。此外,孙教授也表示,希望通过上路这种方式来向普通市民宣传环保车的概念。
混合动力车开辟新路
氢燃料车最为环保,可产业化之路也最长。于是,能更快实现产业化的混合动力汽车,就成了上海研发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过渡环保车型。混合动力汽车利用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两个“心脏”相配合来节省油耗。与同等排量的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混合动力车的油耗能下降25-40%不等。
沪产混合动力轿车有望在两三年后投放市场。6月底,同济大学和华普汽车开始联手研发混合动力轿车。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刚表示,该项目以华普汽车中长期产品规划为基础,启动三年内就将会看到阶段性成果,今年11月的上海工博会上,上海华普汽车展位即将出现混合动力功能展示样车。混合动力工程样车则将在明年的北京车展上亮相。而到2007年上海车展,将呈献小批量试制和生产的混合动力轿车,完全按商业化生产的全部混合动力技术的系统总成和相关零部件,并具有相关的零部件配套生产体系。在实现上述目标基础上,华普-同济联合开发的首批商业化混合动力轿车将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在北京市场展销。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华普将推出适合中国家庭的混合动力车型,并于世博会期间批量投放上海及全国市场。而记者在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采访时,也已经看到一辆作为实验用车的华普海域303。
此外,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联合研制的混合动力大客车即将上路。通用汽车的混合动力大客车技术正在引进中国。预计今年国庆前后,首台混合动力大客车将作为公交车在上海示范运行。
正式上路还需扶持
新能源汽车的研制与推广,其意义不仅在于环保与节能,或者能源安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将成为汽车发展趋势。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汽车,要想在传统燃油汽车上赶超领先者,似乎已经不太可能。而在新能源汽车的课题前,参与者机会均等。实践也说明,只花了短短几年时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几乎与发达国家位于同一起跑线上,占据了世界汽车工业新一轮竞争中的有利地位,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专家也坦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与国外尚有差距,日本丰田混合动力轿车Prius已在全球销售20万辆,而我国则刚刚进入示范运行阶段。同时还面临市场准入等诸多难题。推进产业化有赖于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程度,更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日本、法国等都对环保汽车减免税费。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虽然明确提出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但只是一个纲领性文件,还必须有相关国家部门充分协调,尽快出台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政策法规,制定新能源车的报牌手续和相关技术标准。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氢动力车",共找到
11,431
个相关网页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