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通过采用政府操纵汇率浮动的方法对外汇流通政策进行改革,人民币对美元的兑换率被设置在1美元对8.11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人民币已经升值2.0%。在中国汽车企业加入全球竞争行列的今天,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引起汽车业的极度关注。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国内钢铁企业50%的铁矿石材料来自进口。人民币升值会使国内汽车制造上游成本下降,随之汽车制造企业的制造成本也会相应下降。对于国产化率较低、零部件外购比率较高的合资汽车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肯定会带来采购成本下降的好处。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可能带动进口车和国产车降价的连锁反应。但是,由于目前人民币2%的升幅较小,即便市场产生震动也应该是波澜不兴的小反应。上海信息中心分析师朱君弈认为,2%的升幅对车市影响并不大。人民币升值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进口车价格下跌。一辆30万元左右的进口车由于人民币2%的升幅,会产生5000元左右的价格下调,但这个数字对于进口车消费者而言,还不构成巨大的刺激消费作用。因此,进口车可能的小幅度价格下调不会产生太大的市场反应。同时,进口车型与国产车型并不重叠,进口车只占整个市场5%的市场份额,而且多为3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车型。因此,进口车价格下跌对国产车市场也不会产生太大冲击。
“人民币升值对于车市的影响,关键在于改变人们对车市未来的预期。”朱君弈指出,如果消费者对人民币升值有长期预期的话,可能会出现新一轮持币待购的现象。
而多数专家认为,由人民币升值产生的压力主要反映在汽车出口方面。海通证券汽车分析师胡松认为,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对国内大客、轻卡出口企业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升值会削弱这些企业的价格优势,如果在贸易中采取外币结算,这些出口企业的收入势必会减少。
目前中国仍然是一个“汽车进口国”,真正面向世界市场的汽车出口企业尚未出现,人民币升值还不至于改变汽车产业原来的发展路径。但是一些专家也认为,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海外市场已经开始一步步纳入中国厂商的视野。并且,实际上也已付之行动,如南汽收购罗孚,奇瑞、吉利等公司大规模出口,上汽、东风、北汽等一系列企业谋求海外上市。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产能过剩之后对海外市场的渴求将进一步凸现,如果人民币升值将继续小步慢走,未来对汽车产业产生的压力必然会加大。
那么,面对未来这种局面,汽车业又应当如何应对?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主任华民指出,上世纪80年代,日币升值曾经给日本汽车工业带来致命打击,使得已经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很大占有率的日本汽车制造业出口成本迅速增加。于是,日本汽车企业就通过加大本地生产能力、降低成本,来增大竞争力。目前,中国汽车产业也必须将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改变依赖低廉劳动力成本的现有生产方式,这样才能抵御货币波动造成的风险。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汽车产业",共找到
7,698,745
个相关网页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