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是个有故事的小城,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为治水曾两次亲临绍兴,治平了洪水,故至今尚存禹陵胜迹。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建都绍兴,卧薪尝胆,终于打败强盛的吴国,“越池”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中心。汉代曾置都城稽州,隋朝改称吴州,唐朝又改称越州。到了南宋,赵构定都临安(今杭州)。因为他的年号叫“绍兴”,越州开始称为绍兴。
绍兴是个古老的城池
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姆渡文化开始,绍兴至今已有约7000年历史。越国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建城史。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间,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面积8256平方公里,人口434万,其中市区面积339平方公里,人口约60多万。绍兴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城市。
绍兴是名士之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毛泽东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从古代的大禹,王羲之,陆游,徐文长到近代的鲁迅,竺可桢,周恩来,秋瑾,蔡元培等等,一代代的名士在绍兴的历史上谱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仅仅在鲁迅故里这一块地方,从鲁迅路到鲁迅小学,鲁迅电影院,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百草园,今日的绍兴人似乎很聪敏的把握了鲁迅文化,打足了“鲁迅牌”。
在现今的旅游开发中,绍兴也有过人之举:大禹并不是出生于绍兴,而是传说死于绍兴,绍兴人借题发挥,又是建庙、又是树碑,硬是把大禹入了个绍兴籍。周恩来祖籍绍兴,却几乎没在过绍兴,但这并不妨碍绍兴人利用这个难得的资源,几乎等于是重建的周恩来故居是当下绍兴最热门的景点,这充分体现了绍兴人的睿智和精明。
江南水乡绍兴
汉代以来,绍兴的名气便已经很大,文人也多染有超俗之风,绍兴文人,虽然五花八门,多以冲荡和超凡脱俗之气而闻世,自魏晋以来,似乎还有一个共同的气脉在流动。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如王羲之的墨迹有神龙之气,柔婉里透着清秀。陆游虽悲凉之味很浓,但哀怨之中亦多温情。近代的蔡元培的文字是带着善意的,他的诗文常见明净之美。鲁迅和知堂,看他们的古书评说与怀旧散文,亦非金刚怒目的气韵,倒常常见到些许温暖的爱意。
坐着三轮车逛老城
和其他江南水乡城市一样,绍兴的市内也是密如蛛网的水道,两岸是百年不变的传统民居。沿着河岸的石板路一路走去,两旁的白墙、黑瓦、翠竹就构成了这样一个经典的小品画面。看到解放北路上有秋瑾的纪念雕像,后面的墙上写着“巾帼英雄”四个大字,让人感到除了骚人墨客之外,绍兴历史上并不乏英雄。
早晨起来吃完一顿绍兴小吃后,一行四人步入了我们住处后面的绍兴古城。鲁迅故居的一条街我们已经在头天晚上的暮色之中逛过了,本想第二天天亮之时再来重游。可才一进老城,立即就被拉三轮车的车夫们给包围了。他们手里拿着老城里水乡、古桥、古老民居的各种照片的相册,让人砰然心动,车夫们开的价也让人心动,叫做三十元玩江南水乡。
于是我们一行四人分乘两辆三轮车开始了老城区的游览,只是走不多时,我与老古这辆车就与钟师父子走散了。进得老城,先去了那些小桥流水之处,车夫是苏北人,颇是热情,还颇具口才,把各个景点说得头头是道,讲解水平绝不亚于专业导游。于是在他的引导下我们把题扇桥、八字桥、王羲之纪念馆、蔡元培纪念馆、古越龙山酒厂、越王台、飞翼亭等都玩了个遍。
首先来到了题扇桥,相传古时一老妪做扇为生,可苦于无人买扇,坐在桥头悲泣。后遇王羲之从此经过,问清原委之后叫老妪不必难过,只把老妪叫卖的扇子分别都题上了词,结果扇子全部卖完脱销,老妪亦成了名人。可见这广告效应是古已有之,并非为现代的商品社会所首创。
这位连姓名都无人知晓的老妪,以及鼎鼎大名的王羲之也不会想到,他们为后来的绍兴旅游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因为当今世界旅游者所到之处,只要有仙有名则必然引来大量游人驻足。于是没有故事者要编故事,何况这故事可能是真的呢?
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八字桥
游览了题扇桥,车夫说还有一座建于唐代的八字桥更为出名,一是属于真正的古桥,二是一座古代的立交桥,问我们去不去。我与古大侠异口同声地回应说:去!去!去!这车夫并非一简单之苦力,除了拉车、导游,还颇会揣度游客的心思。
到了八字桥,但见其造型确实与众不同,四通八达,有四个上下桥通道。但见桥上的石栏像是被虫蛀过一般,比北京卢沟桥的石栏杆古旧十倍之上,这的确是座真正的古桥!那么为什么在这当今之发达社会里,人们会对种种古迹倍加追捧呢?站在这八字桥头,我算是找到了点答案。
古桥上的年轮
原来这人类的好奇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上:一是最现代东西是什么?它反应的是人类社会现在已经走到哪里了。再者就是最古老的东西是什么?它揭示了人类社会是怎么样过来的。所以对汽车来说,最新的车、最老的车都是魅力十足,那些不新不旧的玩艺实难招人耳目。这其实是一个文化问题了,城市也是如此,要么就最前卫,要么就最古老,那些仿古街,半新城都让人退避三舍。
随之我们来到了王羲之的故居戒珠寺,这大书法家、大文人的故居是肯定要去拜一拜的,内中果真游客也比较多。展览馆内光线暗淡,展品也非常古旧,大门就像年轮累累的老树桩,让人感觉他离我们真的很遥远。王羲之故居戒珠寺的斜对面有一个小水池,据当地人说那就是王羲之的“墨池”,可如今变成了一个臭水塘,拍下照片来倒闻不见什么,可站在前面观赏实在不是个味。
车夫说你们是文化人,那么蔡元培故居是必然要去的地方。这时钟师发来一个短信说请注意时间,注意与车夫谈价钱,我与古大侠看后不解,这三十元游老城不是先就说好了吗?也没当回事就进了蔡元培故居。这鼎鼎大名的北大校长是早就知道的事情,他是绍兴人也是早就知道的事情了。
王羲之故居
可是这故居之中有一纪念馆,几个馆内大量的文史资料与老照片让人大开眼界,与北大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蔡元培个人的生平轶事一一跃然眼前,这个展览如果办在别的地方也未尝不可,然而亲临实地加实物给人的感受完全是两样,否则我们出来实地考察干什么?无论数码技术再怎么样发达,这影像资料都取代不了踏入实地得到的真切感受。
蔡元培故居
漫步绍兴老街,到处都有流水穿过,可惜水是被污染的。遗憾!遗憾!穿行在质朴的石桥,古老的石板路上,犹如置身于老电影上二三十年代的镜头里。慢悠悠的镜头,一切都有点遥远。时光已经飞奔到了二十一世纪,绍兴老街依然是古朴依旧,只是多了些当今五光十色的商品文化。
在车夫的一番鼓动下,我们又来到了府山公园旁,信步闲游,从古轩亭口一直往里走,居然就来到了古越遗址。既来之,则安之,那就进去感受一番古老的越国文化。越王台的古越文化介绍非常精采,越王台的气势恢宏,非常阳刚和富有英雄气概。周围是郁郁葱葱的大树,满是古色古香的韵味。
古越龙山上的越王殿
虽然我们去的时候正值五一大假期间,除了我与古大侠在其中造访,竟鲜有游客的踪影,看来在这小资情调盛行的今天,像越王勾践这样的大英雄故事已经缺乏吸引力,以至于在雄壮威武的越王殿前,真可谓是门可落雀。这样安静一点也好,澄净轻灵,和大自然与古代的英雄人物更靠近一些。古大侠说,今天游览此地非常有意义,在这人心浮躁的时代,我们搞文化的人要拿出点真东西,还非得要卧薪尝胆,耐得住寂寞。
沿着那些通往飞翼楼的小道拾级而上,在东张西望与悠闲漫步之中,绍兴城区地势最高的飞翼楼到了。登高览胜,整个绍兴城一览无余,想起了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是对于站在这区区几百米的小山头上看城景,只能说是“一览群楼小”。只不过是居高临下的感觉,心境亦会变得开阔。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下得山来,车夫在入门处等着我们,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可中饭还没有吃,我们原意要到咸享酒店,可车夫说那里饭菜奇贵,还都是大锅里批量生产的,他带我们去找一个清净地方。于是我们先驱车从咸享酒店门口过了一遭,果真人如潮涌,坐位都找不到,于是回到老街,小桥流水边上车夫带我们进入一个餐馆,看看环境与菜还合口味,于是我们决定就此用餐。
此时车夫说把可以把车钱先付了,然后我们慢慢吃饭。我们问给他多少?车夫说一小时三十元,我们已经玩了七、八个小时了,看着点给门吧?呵!原来说三十元游老街是车夫们跟游客们玩的一种偷换概念的手法,先让你坐上他车,绕够了再跟你讲这一小时三十元之说。其实这种玩法到处都有,在新疆时擦皮鞋的小孩说一元擦皮鞋,等擦完后他说一元是一只鞋,另外擦了点蜡则要五元,于是要收七元。从东到西,这些小商贩们的诡计大致差不多。
所以钟师发来短信是有道理的,他们下车早,被算了两小时。看着这苏北籍车夫一路上鞍前马后十分卖力,服务质量上乘,加之拉这古大侠也要多花点气力,于是古大侠回了个一口价:一百五十元,车夫说少了点,但拿着钱含笑而去。后问游过绍兴的人,不少人都与三轮车夫有过点故事。
四世同堂的古城人家
既然来了绍兴就要领略他的“臭、黑、霉”这几个特色的风味,如果你不习惯那就没有办法了。看着古大侠津津有味地吃着绍兴名菜“霉千张”,可是借我一百个胆我也不敢去试一试,除了痛风地纠缠之外,我是个讲求科学生活的人,我见到这些“臭、黑、霉”的东西,就会立刻想到那可怕的Cancer,于是对这绍兴的美食,我只能敬而远之,吃点蔬菜了事。
绍兴的乌篷船也叫脚划船,是绍兴所特有的,修长的船身,乌黑的篷,很有味道。这是到绍兴必游的项目。船夫们头戴乌毡帽,用手中的桨作舵,双脚踩着一柄长桨,船随着长桨的踩动,缓缓前行。若要赶路,往往是手脚并用,摇船的姿势让人联想到生活的惬意与享受。
吃完饭后,在不远的地方我们就找到了一个乌篷船码头,选了一条最远的线路,岸上的船老板要八十元,我立马答应,因为此时天色已晚,我们要抓紧时间。船夫是个不会说国语的人,好像干乌篷船这一行的都是绍兴的本地人。没有人讲解,有点遗憾,可是一路忙于观景照相,也顾他不得了。
只是船行未到终点,这船夫突然掉头就往回走了。我告诉他我看过岸上的广告图片,终点还未到!可这厮叽唎咕噜地不知讲些什么,执意地往回走,看样子是忙着下班。到了码头后我找到了老板,问他是不是在挂羊头卖狗肉,为什么不按规定的线路行驶,这船夫是怎么样调教的,老板先还拿话搪塞,我说你不管也可以,我立马到旅游局投诉。老板立即说算了,算了,退了我们一半的钱。
悠哉乐哉的乌蓬船
此时天色已完全黑定了,钟师父子早已在旅店里等得发晕,谁让他父子俩跑得那么快!这绍兴是个大有玩头的地方,需要慢慢嚼一嚼。可是算了,改天另择黄道吉日,约上胖子再来悠哉乐哉,慢慢挖掘吧,这行军作战似的旅游,只能如此这般了。
回到旅店,去收拾行李准备出发。从上海出来时各人的行李就不下三、四件,加上十多天江南之行一路买的,满满一车行李只有这开迪的大箱子塞得下。夜色之中我们又冲上了杭甬高速公路,向杭州进发。十多天的开迪走江南就要结束了,时间是那么的短,真让人意犹未尽。明天我们将各奔东西,钟师父子回上海还车,我与古大侠将要从杭州往南京去会一伙骚人墨客与媒体的朋友。
又是一阵大、小鼾声响起。大雨之中,只有我与开迪在忙碌。这车玩得顺手之后,你会觉得它似乎也是个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也会与人结下深深地情感:从上海车展至今的二十多天时间里,它知道我要去哪里,非常之配合;我知道它的各种大小脾气,开起来得心应手。暂时Bye-bye吧开迪,我一定还会驾着它跑更多、更远的地方,去发掘更大、更广的天地……
全系列完。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翟勤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转载者,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