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不断上涨的油价让一度销声匿迹的节油产品又一次走向了前台。近一段时间,记者在市场调查时发现,受油价上涨的“利好”消息刺激,一些企业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节油产品,一时间,汽车美容保养店、维修店、加油站、汽配城的货架上,种类繁多的节油产品被摆放在了最抢眼的位置。
位于京城东南的一家汽车美容保养店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店仅由企业送上门的节油产品就多达十六七个品牌,而整个市场转下来,数得上名的节油产品竟有30种之多,其所标示的节油效果也从10%-35%不等。
面对种类繁多的节油产品,大多数车主对此将信将疑。
市场:节油产品何其多
据专业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宣传的节油产品一般分为三类:节油器、汽油清净剂和节油贴。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我们试着分析一下节油产品的原理。
汽油添加剂:汽油添加剂主要通过清洁化油器、燃油喷嘴、进气阀门,去除其表面的沉积物,改善化油器雾化能力,获得更佳的空气混合燃烧比,提高燃油效率。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合格汽油添加剂说明书上大多标明能节省10%左右的油耗。 优质的汽油添加剂不仅能清除积炭,降低油耗,还能起到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的作用。
节油贴:它本身是一种超强的远外辐射材料。通过共振,可以促使分子之间的振动加剧,这样分子振动加剧了以后,一些大的分子就会被分裂开,变成小分子,燃油燃烧就会更加充分。
纳米节油器:油分子通常处在分子聚集状态,不能充分燃烧。此产品应用纳米科技,将纳米材料添加到橡皮管内,将聚集的油分子团击碎变成单个的油分子,促使燃油进入气缸时与空气充分混合进而达到完全燃烧。
环保节油器:产品是利用发动机进气产生的真空吸力,将节油液中已磁化的省油液气体,均匀带入燃烧室与燃烧气体混合。
物理产品:通过 “复合磁场”让燃油分子团在特殊的复合磁场中充分微粒化,达到大幅度降低燃油黏度,来产生变性。而变性燃油有足够充分的时间抵达气缸进行高效燃烧。
现状:汽车节油潜力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指出,我国汽车节油还有很大潜力,推广小排量汽车和开发汽车节能新技术可以有效节省油耗。
汽车是传统的耗油大户。张彦仲说,据联合国统计,在世界石油消耗中,汽车耗油占到了75%。2004年,我国汽车发动机每百公里油耗的设计值比发达国家要高10%至15%,而平均单车年耗油的实际值是2.28吨,比美国高10%,比日本高1倍。
“大力开发汽车节能新技术的潜力很大,比如加快汽车发动机的燃料系统设计与机内净化系统技术改进,开发应用高效三元尾气转化器,研究替代燃料车等。”张彦仲举例说,研究高效节能发动机,可以提高效率10%至15%;加速研究混合动力,可节油20%;发展汽车电子技术如电喷、电控等,可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排放;采用铝、塑料和复合材料,使车身轻量化,可减重15%至30%。“采用这些新技术,到2010年如果能将效率提高15%,可节油500万吨。”
提醒:节油产品谨慎使用
针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众多”节油产品,专家认为车主不宜对节油产品期望过高。
中国标准化协会汽车养护用品与非技术材料标准化工作组的一位资深专家说,由于目前国内尚无针对节油产品添加剂功效的相关标准出台,因此市场还很混乱。车主在使用节油产品时要谨防假冒伪劣产品,因为合格的节油产品不会对车辆造成损害,而伪劣产品会导致一定的损害。针对节油市场上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状,专家提醒车主在选购节油产品时,应尽量使用厂家推荐的添加剂产品或者从专卖店购买的节油产品,虽然在这些地方购买的产品价格高一些,但却不会对车造成损害。此外,车主在购买节油产品时,要有合理的心态,对节油产品的期望值不宜过高,对商家宣传的超高节油率也不能过于轻信。
终端:消费者不买账
尽管企业产品说明书上写得诱人,但真正的使用者并不太买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不少添加剂产品和节油器外包装标着“省油率达到10%-25%”,但是这些产品是否真的能省这么多油,大多数车主对此将信将疑。
一位开了五年车的李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以前的苦:曾经花近千元安装了一套被说得很神的节油器。据说这种节油装置号称采用纳米技术,可以促使燃油进入气缸时与空气充分混合从而达到完全燃烧,节油效果明显,但是使用了三个多月后,发现油耗并没有像宣传的那样降低15%,甚至感觉和安装前没有什么区别。
而司机张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像一些节油宝、节油贴卖几百块,一些节油装置卖到上千元,自己根本不会考虑,因为汽车油耗不仅与车的排量、采用的技术有关,和个人驾驶习惯、使用环境也有联系,所以节油产品的效果很难评价,如果再使用假冒的节油产品,损害了汽车的配件,那可得不偿失。”
按说出租汽车司机最关心汽车的节油产品了,但记者在采访中得到的答复却出乎意外,大多数出租汽车司机表示对现在的节油产品不感兴趣:“说的和实际效果差得太远。”而已经开了四年出租车的王先生则对记者直截了当地说:“我觉得最好的节油方法还是靠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和驾驶手法。如果节油产品真的如他们说的效果那么好的话,为什么汽车生产厂家在生产汽车的时候不采用呢?”
权威:节油产品尚无标准
目前,国家还没有关于节油产品的相关标准出台。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多数节油产品其利润极高,“成本在一百多元的产品在市场上能卖到四五百元。而其效果也远没有宣称的那么好,如果真能赶上节油5%的产品就算你没白花钱!” (责任编辑:李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