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和10月6日,ADAC(全德汽车俱乐部)和欧洲权威的专业测试机构TUV(德国莱茵公司)分别发布了两份结果截然相反的关于江铃陆风汽车碰撞测试的报告,此事件被业界称为“碰撞门事件”。事件发生后,媒体一片哗然。 有“叫好”的,有“抱屈”的,也有“谏言”的。不管是“阴谋”也好,也不管是“事实”也罢,都已经尘埃落定了。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陆风的两次碰撞都碰出了什么火花?
首先是一道红色的危险信号。笔者讲的这个信号,不是对江铃陆风亮出的,而是对美国和欧洲汽车市场而言的。而这个危险信号的始作蛹者,正是来自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陆风。
江铃陆风,在国内汽车生产企业中可以用“中规中矩”来形容,但它却是目前唯一在欧洲实现销售的中国汽车。今年7月5日,首批200辆陆风汽车通过安特卫普港进入欧洲,3周内便在荷兰和比利时销罄;8月,第二批500辆陆风汽车也在当月销售一空;9月,陆风又获得1500台订单。另一个自主品牌吉利汽车和江铃陆风同台参加了在德国举行的法兰克福车展,也被各界认为是其染指欧洲的探路之旅。虽然吉利汽车方面一再声称暂无进军欧洲市场的具体计划,但事实上,吉利汽车已悄然登陆欧洲---杭州海关报告显示,前8月,吉利向欧洲市场出口了67辆汽车,向美国市场出口了12辆。还有一个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奇瑞早在去年12月6日就和纽约梦幻汽车公司(VisionaryVe-hicles)签订合同,计划于2007年1月开始在北美市场出售5款奇瑞汽车,预计率先在美国销售25万辆。
欧洲和北美的汽车界突然发现“狼来了”!就连在这些市场上正当红的日韩车系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德国威斯巴登公布的一份市场调研报告,结论是:德国地区日本车或者韩国车的消费者之中,大约有一半人表示可以想象日后可能会改开中国车。他们如临大敌,纷纷向陆风、吉利、华晨等中国展台,派遣商业“间谍”刺探行情。
作为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一向以汽车技术和资本输出扩张见长的欧美汽车界,见到陆风,就好比是眼睛里揉进了沙子,十分不痛快。再加上美国两大汽车巨头日子着实不好过,所以,总得对“陆风”这个“不速之客”有所表示。
痛快不痛快是你自己的事,我的车该进你的市场,还得进。
由此,笔者觉得,陆风“碰撞门事件”碰出的第一个火花就是,中国汽车企业如纺织品一样大举进入欧美市场的时候为时不远了。
接着是一条黄色的警戒长线。笔者讲的长线,不是拉给欧美汽车企业的,是拉给像陆风一样准备飘扬过海,远赴欧洲和北美的国内汽车企业的。因为扮演着“狼”的角色,所以,必须要有受到各种“特殊待遇”的心理准备。
1-8月,我国共向世界上186个国家(地区)出口汽车。按国别统计,出口金额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1个,就是美国。随着中国整车及零部件出口数量的加大,我国将完善汽车出口预警机制,以减少汽车产业受到的损害。 在近期举行的“200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王琴华表示,尽管目前我国在汽车出口方面还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汽车产业就不会受到国外进口产品的冲击。随着我国整车及零部件出口数量的加大,如何运用贸易救急措施和其他各项国际通行规则发展和保护自己,将成为今后汽车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第一副会长张钰晶近日也表示,我国汽车出口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度过了“婴儿期”,正在开始快速成长。但汽车出口远比一般的机电产品出口复杂,不仅在产品、质量、技术、工艺、资金和客户方面有严格要求,在产品研发、营销网络、售后服务、风险防范以及国际金融运作等方面需要有更高的能力,需要企业家具有实力、知识、胆略和经验。
说来说去,陆风碰撞门事件只不过是一件非常典型的企业“危机公关“案例,只是,陆风以一贯低调沉稳的作风,渡过了这一难关。而我们其他的汽车出口企业负责人也纷纷表示,未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
应该感谢陆风,感谢测试机构,为我们碰撞出了如此缤纷的火花,也为其他汽车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危机公关”课。 (责任编辑:李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