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将于11月22日拉开大幕。此次参展的有厂家,也有代表厂家的经销商,还有各路媒体的车老记,更多的是关注汽车发展的专业和非专业观众。当大家置身于铮亮的新车、炫动的灯光、接踵的人群中时,一定会在心中掂量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广州车展到底在国内汽车展中排老几?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跟汽车相关产业的蓬勃兴起,汽车展览会就是非常典型的例证。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车展,而且大都冠以“国际车展”的美名,目的是吸引厂家和观众,主要原因是主办方受利益驱使使然,但很多车展让人观后有名不副实的感受。有的地方一年甚至出现几次同样规模、不同主办方的车展,比如武汉,就有在“十一”前后办两次车展的情况。北京车展也曾经因为利益分配的原因差点就一分为二,形成车展怪圈,令厂家无所适从。
说起国内的车展,谁也比不过北京、上海。首都北京,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国际金融城市。因此,关于车展,记者以为,逢双年和单年召开的北京、上海车展在规模、管理、效果上交替上升,谁也不让谁,应该是并列第一。
那么,谁会成为中国车展第二呢?是广州、长春,还是杭州、成都、武汉?
要规模还是要效果?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滕伯乐对车展的看法是,看一个车展是否成熟,并不一定要盲目去追求规模,关键是看它的效果。记者认为,这也代表了参展商的观点和追求。
当然,国内车展,既有规模,又有效果的,非北京和上海车展莫属了。
那么,广州车展在这方面做得又如何呢?
2004年11月底,在汽车市场趋冷的情况下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并没有冷冷清清。对于在冷市中依然有热度的广州车展,业内人士称,背靠销售市场,制造实力是广州车展最大的吸引力,这也使广州车展奠定了中国第三车展的地位。
北京车展和上海车展双年和单年轮流举办,都有约二十年的历史,广州车展即将举办第三届。有关业内人士认为,北京、上海两地由于地缘优势,往往成为汽车厂家,尤其是国际汽车巨头在整个中国市场推广的首选地,这一点尤以北京表现突出,新车、概念车等往往率先亮相北京。
但相比京沪车展,广东珠三角旺盛的汽车消费能力是广州车展相比于其它车展不可替代的优势。珠三角历来有两个概念,一是“小珠三角”,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肇庆、江门9个城市组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广东珠三角。另一个是“大珠三角”,增加了地理上同属一个三角洲的香港和澳门。仅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和珠海5个城市去年的GDP就比长三角15个城市的总和还多590亿元。珠三角包括港澳的生产总值超过瑞士,GDP总值占全国的20%,实际利用外资占50%,出口占60%,经济总量甚至超过了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塘城市群的总和。谁能说珠三角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呢?
“从街上的摩托车上随便拎下来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千万富翁。”珠三角富足得很扎实。珠三角的电脑普及率、手机拥有率、私人购车数量在全国都是高居前列。广州本田也尝尽珠三角的好处,该公司1/3的汽车都卖给了珠三角。
华南市场汽车销售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强,对于每一个汽车厂家来说,这都是不容错失的重地;特别是东莞,据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数为38辆,在全国排在最前列。凭借这一点,背靠华南的广州车展有打造国际级车展品牌的天然向心力。
支撑广州车展的另一支力量来源于广州汽车工业的实力。随着今年丰田项目正式落户,广州汽车工业大布局基本完成,本田、丰田和日产三大日本汽车制造商云集广州,已初步形成一个以日系技术为特征的“汽车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广州近年来共引进了六十多个汽车零部件配套项目,汽车零配件生产厂已超过二百家。目前,在广州已形成了汽车整车与零配件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业内人士称,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群集广州与当初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群集于底特律颇为相似,广州车展背后的广州汽车工业令北京和上海车展都感到了压力。
至于可以与广州车展匹敌的长春车展,虽然有一汽在为之撑腰打气,但其展馆布局分散,给参观者带来不便。而本届广州车展展览规模预计达90,000平方米;其中乘用车展区使用5个展馆,面积达50,000平方米。在这一点上,长春车展就处于下风。
由此记者断言,广州车展应该排在并列第一的北京和上海之后,成为中国车展第二。
本报记者 陈 希 (责任编辑:郝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