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之贵族篇
体验一个国家的汽车文化,犹如打开它的历史,需要满满的品味,慢慢的咂摸。没有历史的沉淀,所谓的文化也就失去了打开酒塞缓缓进入鼻子的深深的香气。你还不能心急,需要慢慢的体验一个国家的汽车文化,就是在体验那沁人心脾的酒香。 当你坐在酒吧,会发现上好的苏格兰往往都是10年以上陈酿,这样才有回味的感觉。体验汽车文化,就如同品味苏格兰的威士忌,越是年头久,越是回味无穷,久而弥香也源于此吧。
人们都说英国人传统,对于一切古老的东西都表现出来难以割舍的怀旧情节。也许这就是英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吧。英国人爱喝酒,是世界上公认的,他们可以不去旅游,他们也可以放弃世间美味,可是他们不能没有酒吧。当你踏上英伦这片充满历史回忆的岛屿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多的酒吧已经有很久的历史,甚至是几百年。虽然走进去一股各种浓重似乎积累很久的酒味扑面而来,周围的设施也是简单陈旧,可是人们仍旧是乐此不疲,因为这种文化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才是最真切的感受与表达。
北大西洋的不列颠群岛有着全球最为悠久的汽车工业史,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英国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的地位。时过境迁,如今英国顶尖品牌的象征:劳斯莱斯和宾利已各自归入德国宝马和大众门下,被誉为“英国汽车教父”的MG罗孚集团成了本土品牌的幸存者。然后由于特殊的品牌效应,当人们提起劳斯莱斯,宾利,阿斯顿马丁等等这些品牌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还是英国,尽管它们已经被其他国际品牌厂商所收购。由此可见,英国车队的根基还是在英国。
在007影片中,为国家利益出生入死、代表英国爱国精神的詹姆斯·邦德终于更换了德国的宝马,坐上了英国的阿斯顿·马丁跑车。尽管阿斯顿·马丁早已是美国福特旗下的品牌,但人们依然将她视为英国名车———一种后贵族气质与新古典主义的产物。无论身属何方,英国车似乎永远都是英国车。为什么这一切无法改变?也许,这正是因为英国人为本土汽车留住了与众不同的品牌根源性。英国和德国两个国家在汽车领域的竞争,足够可以说明英国品牌的根源性。在现代汽车发展史上,原产于英国的世界名车劳斯莱斯、宾利、罗孚、阿斯顿·马丁、迷你、美洲豹等纷纷被国外汽车大厂所收购,在这些厂商中,最有激情,最让肯大花血本的当属德国人了。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德国人就像铂金,他们朴实,一丝不苟;而英国人却像钻石那样高贵典雅。德国之所以对英国豪华品牌情有独钟,也许就是想在自己的铂金戒指上镶嵌一颗真正的钻石。德国人的如意算盘成功了,也实现了提升自己品牌形象的愿望。
在豪车领域,德国的三大品牌宝马、奔驰和奥迪却根本无法取代英国的劳斯莱斯和宾利在金字塔尖的地位,尽管后两者已经分归宝马、大众,但他们的“根”却不属于德国,而是永久性的英国国籍——因为这英国之根牢牢抓地,拥有难以拔除的力量。这种根的力量就是英国汽车文化的浓缩,尽管这些品牌已经被外国品牌收购,尽管英国人自己不能掌控曾经自己引以为豪的汽车品牌,可是每当人们聊起劳斯莱斯,宾利等,都会不由自主,发自内心的联想到了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似乎英国人并不看重品牌的所有权在何方,他们只会津津乐道的告诉你,劳斯莱斯,宾利永远是英国的象征,不难看出,除了强烈的“根”的归属情节,传统主义也在深深的影响着英国的社会,英国的人民。如果走在街道上,尤其是小镇的街道上,你总会何一些老爷车不期而遇,最酷的应当是60,70年代生产的劳斯莱斯以及mini cooper了。在一些节日或者只得庆贺的日子里,开上那些老当益壮的劳斯莱斯,车主们相约聚到一起。他们不为招惹大家的目光,他们只想喝酒续旧,聊聊这些爱车带给他们的乐趣。走近这些劳斯莱斯老爷车,才发现虽然岁月的流逝似乎在车的外表留下了一些印记,不过,当你看到车主一丝不苟的擦拭着它们的发动机的时候,会发现,车前盖底下竟然是一尘不染。英国每年都会有这种让老爷车主们聚到一起的节日,这种怀旧情节也着实反映了英国汽车文化中的对传统主义的追随。不仅如此,如果你看到一辆车身颜色陈旧或者车身略有古怪的mini cooper在身边咆哮并且风驰电掣般经过的时候,朋友,千万不要大吃一惊,这个在英国是很平常的。请放心这车不会开着开着,会掉出个轮子,因为每部车每年都要进行年检,安全不用考虑太多。可以说这回这种传统主义已经深深的渗透到了英国的各个阶层,人们会觉得开车这种老爷车是种骄傲,是自豪的,更多的人也在追求这种看似过时的传统主义。
骑士篇
提起英国的骑士,就不得不先一下英国的城堡,因为城堡以及那个时代的帝国造就了充满历史色彩的骑士。遍布在全英的城堡大大小小有几千个,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威城堡,温莎城堡,爱丁堡等等。在这些城堡种孕育了充满传奇色彩的骑士,伴随着城堡的历史,骑士的传说也一代一代的在民间传颂着。所谓的骑士,让我们也自然联想到骑士们的特点,行侠仗义,身受敏捷,不畏艰险等等。英国的汽车文化中,自然也少不了骑士精神的渗透。可我要谈的并不只是骑士精神种英勇威武的一面,还有浪漫以及新骑士精神。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多民族文化与英国传统文化融合之后的表现。在英国的汽车品牌中,几乎所有的品牌全军覆灭,纷纷被国外的品牌所并购,从那之后,很多传统的“骑士”汽车品牌都体现出了多元文化的集合,这些多元文化的集合开始逐渐被传统的英国人所接受,接纳他们融入到自己的汽车文化种。这就相当于联姻,在和其他著名品牌结为连理之后,多元文化在新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这些浪漫而又创新的举动,给已经夕阳落山,暮气沉沉的英国汽车业注入了一股强心剂,让这个曾经实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迸发除了新的汽车青春。有些成为了流行时尚,有些则成为了经典,不管成为了什么,有一条确实是亘古不变的,它们已经引领英国汽车文化,走在了世界的汽车发展的前沿。
在我们仔细发掘英国汽车文化的过程中,不难体会到,融合在这个社会中起到了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巨大作用。传统的英国人是比较保守的,他们似乎还生活在那个日不落帝国的时代,英国的大众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品牌成为其他品牌中的一员,可是这些已经成为了既成的时候,英国人表现出来了对于来自不同国度文化差异之间包容,使得这些异性元素较好的融合到一起,让原有的已经败落不堪的老汽车品牌重振雄风。
骑士的代表非阿斯顿·马丁莫属。在我的记忆中,只是在英国伦敦的唐宁街偶遇过两回,在它经过身旁的时候,听到的声音比较低沉,绝对不是法拉利跑车发动机尖利的发动机叫声,它的声音听起来比较含蓄,收敛。这也似乎体现了英国人的良好传统-谦虚。藏在车内部的心脏却是异常的强有力的,能把豪华的跑车性能展现的淋漓尽致。当然在城市街道,不是它一展伸手的好地方。只有在狭窄的苏格兰林间小路上方能体现出它的稳健。
购车篇
初到英国,发现在这个拥有着几百年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发达国家里,汽车普及早已经普及到各个阶层的家庭。当然,有车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同,自然,车的层次也是各不相同。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镇上,马路上的自行车道比较狭窄,尤其在小镇,很难想象如果两个人并排骑车,交通会拥挤到什么程度。人们出行选择的更多的集中在私家车或者公交。我生活在小镇上,这里的公交并不发达,线路单一不说,有的远途线路等车就要消耗大把的时间。在度过了半年骑车上学、打工的的时光,我也开始盘算着买部车,过一把车瘾。
学生买车,选择的范围更多的放在了二手车。当然,也有少数的人去车行买部崭新的车回家,那么我们先谈一谈购买新车吧。买新车,和国内一样,人们会去当地的经销商的展示厅去选购,4S店是大家的首选。英伦三岛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是在每个郡,很多知名的、一般百姓会考虑购买的品牌,都设有多个4S店。比如VAUXHALL,TOYOTA, HONDA, FORD, PEUGEOT等等。每个4S店里都会设有金融服务中心,这里可以现场办理贷款服务,甚至是0首付。不过前提就是,你要有良好的银行信用,把你的银行信用卡号告诉对方,通过和银行核实之后,手续就可以按部就班的进行了。一般来说,当天就能把自己心爱的车开回家了。由于竞争激烈,加上英国汽车市场已经是处在成熟期,4S店也纷纷推出了各种促销手段,不过和国内比起来,那里的促销活动场面以及影响力就小巫见大巫了,毕竟英国人少嘛。通常会免费赠送1年-5年的免费保养,保险,或者MOT(车辆定期检查,就是我们的年检)等等。购车之后,4S店会非常及时的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以确定车况已经消费者的满意度。
聊过新车购买后,目光开始转移到二手车上。二手车市场比起新车市场活跃了很多,吸引了学生消费群体的目光。建立在一个良好的信用体系的基础上,购车程序就非常简洁了。获得二手车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广告,有些车主直接在车窗上贴出“FOR SALE”的字样,更多的信息是通过专业网站以近报刊上获得。www.autotrador.com, www.ebay.co.uk ,是大家应用最多的购车网站,而各地的报纸上也会看有大量的本地售车信息,既可以是个人也可是公司登信息。找到自己满意的车之后,就可以和车主联系,进行购车了。
行车篇
英国的道路比较狭窄,大城市里还好,住在小镇上的我深刻体会到了马路的狭窄,大部分是单车道。如果去别的地方,可以选择高速公路,和国内不同的是高速公路极少有收费的,每个地方都有高速公路连接。
英国的汽车文明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所以这里的行车很有礼貌。大家不会争相空后的拥挤在路上,每部车都是按照顺序行车。如果有车想要变道,只要打亮转向指示灯后面的车就会自动的减速让他先过,前面的车会打开双闪,闪两下以示感谢。如果想从十字路口转弯向主路,基本上都会得到主路上司机的主动谦让,绝对不会出现抢行的现象。英国的雨天较多,天气略有阴天的时候,司机都会主动的打开车灯,提醒行人和其他车辆。
虽然有良好的汽车文明,严厉的法规,可是还会有人违反交通规则,如果被警察抓到,轻一点的是接受罚款,开张支票邮寄到警局。严重的就可能面临上法庭或者指控了。我有一次晚上从诺丁汉开车回家,已经半夜2点钟,归心似箭,也就不自觉的加大了油门行使在乡间小路上。在途径一个村庄的时候,突然看到路边有摄像头的标志,可是为时已晚,被照了下来。心里大叫不好,果然,过了一周警局邮寄过来一封信,信里边详细的写出了我的超速时间地点,以及周边设有摄像头的路段地图,罚款70磅,好吧,交了吧。因为是周五,就打算周一去邮寄支票,没想到周一又收到一封信,心中说DVLA发现我持有的是中国驾照,所以只能让我上法庭,有法官来决定我的罚款。晕了,我超速还要上法庭,受不了了,以前听别人说起过,可没想到发生倒我身上了。离开庭的日子还有2周的时间,还好,在考试结束之后了。终于熬到了开庭的那天,朋友陪我一起到了法庭。法庭很正式,法官坐在上边,不过没有陪审团,呵呵,心里的紧张减少了一点。朋友坐在旁听席,他是唯一的观众。在问了我是否承认我超速驾驶以及收入状况之后,决定罚款70磅,诉讼费20磅,原来把我发落到法庭上是想多赚我20磅,自此开车越发的小心了。
英国道路的标识做得比较人性化,也比较详细,所以只要手持地图,看好了标识,一般很难走错路。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这里的车辆绝对的避让行人,如果行车时发现前边有自行车行使,而对面也有车辆行使过来,那么司机不会按喇叭,因为那样会使骑自行车的人惊慌,甚至导致意外。后面的车也会随着这部车减速慢行,等到对面没有车,可以绕过自行车的时候,大家再按序超过。当然也有个别车辆不遵守秩序,其中超速行驶是最严重的。在这里,只要遵守秩序,会觉得比在国内开车安全很多。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