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日本人一直是操纵市场的高手,从北美到中国一路都是大赢家,原因就是这些精明的日本商人总能摸透各地市场的“特点”。日本汽车企业研究认为,国内百姓大都对车面子的需求远大于性能,于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制造了许多外观精美但性能普通的汽车,天籁就是其中一款。
■试驾车辆:日产天籁
■试驾时间:2005年11月
■试驾地点:高速公路
■试驾人:张迪
■价格(万元):24.98
车身外观表现优秀
天籁的身材属于魁梧型的,4.8米的车长,轴距达到了2775毫米,周身硬朗的腰线使天籁看上去还算阳刚,不过尾部的设计似乎与头部不太相衬,尤其是那个秀气的尾灯让人看起来很不和谐。 好在面子上的功夫一向是日系车的长项,所以天籁车漆面的工艺还是无可挑剔的。
内部配置不完备
这款售价近25万的天籁230JK并没有配备天窗、巡航、导航以及VDC车辆动态稳定系统,就连手动的后遮阳帘也没有配备,这使其与同级车相比丧失了不少竞争力。
坐进车内,天籁的内饰风格属于优雅而时尚型的。阶梯形的中控台以浅米色为主基调,配以仿桃木面板做装饰,给人感觉温馨和谐。卡式的智能钥匙颠覆了用传统钥匙发动汽车,现代感很强,不过还是要拧一下方向盘下的假钥匙才能发动车子,让人觉得革命还不够彻底。伸手去关门时发现,外表还算厚重的车门关门声音却十分单薄,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结构,总之感觉不太安全。
230JK的中控台保留了多功能信息屏,但只能为驾驶员提供空调、音响和旅程电脑等基本信息,音响和行车信息的调节钮也没有被整合到方向盘上,不太利于安全驾驶。在行驶中还发现,一辆25万的车连自动感应雨刷也要选配,如果为了节约成本到这地步,那么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该如何节俭的呢?
底盘单薄噪音较大
天籁230JK的悬挂采用了前麦式独立、后多连杆式的避震方式。在通过坑洼不平的路面时能滤掉大部分的震动,而且拥有不错的稳定性,但在沙石路面行驶时,碎石击打底盘的声音会比较明显,这和天籁的底盘较为单薄有关系,加上车身的隔音处理也不到位,所以在高速测试时我们同样遇到了噪音较大的状况。
天籁采用的依旧是齿轮齿条式可变液压的转向助力系统,这相对于其它车辆的电子感应式的助力系统已落后不少,直接带来的驾驶感受就是低速转向时方向盘会比较沉、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感又不够,而且由于助力泵是靠泄压工作,所以比起电子式的助力系统也要费油。
高速动力不充沛
天籁230JK采用了日产汽车提供的2.3升6缸引擎,在目前的大部分国产车中2.4升以下通常采用直列4缸技术,原因就是6缸车优缺点共存,优点是运转平稳、提速快,但缺点就是结构复杂、日后维护的成本会比较高。
上路后轻踩油门,感觉发动机初段的加速过程很安静,但若想让这部一吨半的天籁急加速或超车还是有些吃力,原因就是天籁的发动机与变速器的匹配较为保守,相比起同级的日系或德系车都已配上了CVT或Multronic的无级变速箱,天籁这台4速的变速箱显然有些落伍,不仅kickdown降挡反应速度迟钝,升挡时的顿挫感也颇为突出。如果说之前配在扭矩较为宽泛的3.5升引擎上还不是特别明显的话,那换到230JK身上无疑将这台变速器的弊端全都暴露了出来。
开上高速后,开始全油门加速,这台2.3升的发动机要是真暴发起来倒也够用,不过到160km/h以后车身就开始有飘浮的感觉,而且想再往上加速动力感已明显衰弱了许多。 (责任编辑:李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