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您用一个最直白的词语来形容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相信很多人大脑中首先跳出的字眼就是“飞速”。中国人用20年的时间走完了欧洲近百年的工业化进程,表现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压缩的并不仅仅是时间,生活的品质也在实现着跨越式的发展。具体到汽车方面,当国人正在试着习惯身边的朋友逐个拥有私家车的时候,忽然又被“节能、环保”的大趋势推进了一种用车的全新境界,这听起来似乎带有某些无奈,但事实毕竟是事实,国内家用轿车的“柴油化时代”正在悄然间拉开帷幕,以至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柴油轿车竟然离我们如此之近……
技术飞速发展,柴油车今昔不同,往日“冒黑烟”、今天“更节油”
谈到“柴油车”,年长的朋友应该还记得那一辆辆步履蹒跚的运货卡车,沉重的货物压得它们不停得喘着“粗气”,滚滚黑烟从排气管内不断排出。 虽然对于我来说这种儿时的记忆只留下了上面淡淡的影像,但柴油发动机技术的落后的确直接导致很多城市对柴油采取了“限行”的措施,出于城市市容整洁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当时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其时代的背景,自然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柴油发动机为什么会有如此快的转变呢?还是要从其基本的原理说起。众所周知,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的最大不同就在于点火方式,由于柴油和汽油的燃点不同,汽油机都采用火花塞点燃的方式,而由于柴油的燃点较低,则采用了缸内直接压燃的方法。由于这种点燃方式,缸内压力大,发动机的运动较为“粗暴”,所以转速会比汽油发动机低一些,这也对发动机自身的材料和加工精度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更精密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工人。这使得在达到同样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柴油机的制造成本高于汽油发动机10%~15%。由于我国整体加工技术较低,柴油发动机的技术难关一直无法克服,其利用水平也一直停留在货运汽车这种初级阶段。
事实上,柴油比汽油的提炼过程短,通常比汽油更便宜。并且柴油燃烧时具有40%到45%的能量获得率,而汽油的能量获得率只有30%到33%,柴油与汽油的这种能量获得率差异导致了燃料消费的不同。同等排量的柴油车比汽油车节油30%以上。排放的污染物也相对较少,柴油机的废气排放总量比汽油机低45%。和汽油一样,世界各地都可以获得柴油燃料,并且由于柴油较汽油不宜挥发,在常温常压下,它可以在交通工具内储存更长的时间。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柴油发动机的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国外市场,柴油发动机已经突破了“扭矩大、载货能力强,最好用在载重汽车上”的框框,并在轿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一举摆脱了“冒黑烟”的致命弱点,更成为了“油耗低”、“价格优惠”、“清洁环保”的代名词。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增压及增压中冷、废气再循环等大量先进技术的采用,在加强柴油车省油、动力强劲等优势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尾气排放标准,与传统观念中的柴油车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例如共轨式喷油技术,可以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相对分开,燃料获得更好的雾化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采用柴油发动机车型的振动和噪声,同时将油耗进一步降低,使排放更加清洁。
发展柴油轿车于国于民好处颇丰
看过前两期《汽车导购》的读者一定会对专题“燃油费怎么能省点”印象深刻,连续两期的报道,我们针对国内外石油市场的价格走势进行了大致的介绍,诠释了柴油轿车、小排量轿车究竟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为消费者节省多少花费,并为读者推荐了一些平时行之有效的节油方法。而我们在梳理相关资料的过程当中,能够深深地体会到,“油品紧缺”给国家和普通老百姓带来的巨大压力。既然称发展柴油轿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油方法,那么国家和老百姓能够从中得到怎样的实惠呢?
首先是社会效益,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79%,原油消费年均增加5.77%,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长速度仅为1.67%。据统计,2004年全年中国总共进口原油1.2亿吨,而2005年全年原油需求量将达到3.18亿吨,同比增长9.7%,进口的数量将继续增加。根据国际能源总署的调查估计,2002年至2004年,石油需求急剧增加,每天增加量为360万桶,其中36%是中国大陆的需求增加,而汽车消耗约占全国总石油消费的1/3。如果与同等排量的汽油车相比,柴油轿车能够节油30%,按照2005年的预计消费量,全国推行柴油汽车,将会为国家节省原油3 000万吨以上。当然,全国的汽车不可能都采用柴油动力,但适度增加柴油轿车的保有量,则会明显缓解现在石油资源紧张的状况。不但可以节省宝贵的外汇资源,更可以保证石油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应用。
而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作用似乎来得更加明显。以我们曾经进行的油耗测试为例(见2005年第9期《汽车导购》),一辆排量为1.9 L的柴油宝来轿车,平时城市路况的百公里油耗为6.3 L,而一辆1.8 L自动挡汽油宝来则要达到10.5 L,根据目前成品油的价格,按照年行驶里程2万km计算,前者能够比后者节省4 000元左右的燃油费用。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2004年9月举行的“一箱油挑战千里无人区”活动中,贵阳出租车司机汤永明驾驶捷达SDI柴油出租车跑出了一箱油(55 L)行驶1 952 km的成绩更是说明了柴油轿车出色的燃油经济性,而对于汤永明这样的出租车司机而言,“实惠”更是溢于言表的。
替代能源有多种选择,发展柴油轿车更具现实意义
面对石油匮乏的步步逼近,很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寻找全新的替代产品,氢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以及太阳能汽车等技术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有些已经有现实的量产车面世。当然和本文介绍的柴油车相比,它们很多都已经完全摆脱了对于石油的依赖,可以称得上是彻底的替代品。然而,不论技术有多好,如果进行大力推广还需要越过“成本”的难关,高昂的研制成本使得“柴油轿车”这一折中策略获得了用武之地,对于“现实”的汽车制造商来说更具吸引力。而在技术方面,柴油的发展时间要明显长于其他“替代产品”,混合动力、电动、太阳能汽车遇到的匹配、材料等问题都会变得非常简便,厂家对于现有的汽油轿车进行柴油改造,需要改动的零部件更少一些,更加容易实现。这样一来,柴油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最好、最现实的过渡燃料。
国内、国外不同境况,柴油车大规模普及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柴油轿车的优势从一开始就已经被广大的技术人员所认知,但是出于技术、材料等方面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然而在柴油轿车开发的关注度方面,我们的企业明显落后于国外的汽车制造企业,发展的步伐也要慢了很多,以至于现在国内真正能够做到节油和环保兼顾的车辆大多是靠引进国外的生产技术。
上世纪90年代初,欧洲的汽车厂家开展了广泛的柴油轿车研发工作,产品推出之后优势很快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柴油车占轿车总产量的比例便达到了20%,而1998年至2002年,这一比例从24.8%攀升至40.3%,2004年其所占比例已超过45%。在很多知名汽车生产厂家的产品序列当中,柴油轿车已经相当普及,以德国大众公司为例,目前几乎所有品牌的轿车都可以提供柴油发动机的选择,而“1 L车”和“3 L路波”这样的节油明星也都是用柴油发动机创下的成绩。相比之下,中国的柴油轿车发展还只能算是“起步”阶段,目前涉足这一领域的厂家非常少,2004年,全国共销售柴油轿车的数量,还不如北京现代伊兰特轿车热销时一个月的销量,仅占所有轿车销量225万辆的不到0.6%,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
各地对于柴油车的“禁行令”可以说是制约柴油轿车发展的最直接因素,北京、兰州、厦门、海口、乌鲁木齐、济南和石家庄等城市均出台了限制柴油车上牌和使用的政策,原因就是尾气排放不合格。柴油车“冒黑烟”的时候自然是要限制的,而现在柴油的捷达、宝来等车为什么还上不了牌照呢?以北京为例,环保部门称柴油轿车排放的颗粒物、氮氧化物超标,破坏环境。
另外,尾气排放是否合格与油品质量有很大关系,中国生产柴油的技术和工艺不高,虽然国家从今年7月1日起实行新的成品油质量标准,柴油的供应标准要达到欧Ⅱ标准,但部分地区的柴油品质还无法达到。这对国内推广低排放柴油发动机技术形成了很大阻碍。
此外,技术落后、消费者缺乏认识、生产厂家缺乏信心等也都对柴油轿车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国内知名企业已经跨出坚实的脚步
尽管目前国内柴油轿车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的确是今后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在日后的竞争当中占有先机,一些有远见的厂家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柴油车型,其中一汽-大众可以称的上是“代表人物”,推出的车型之多、所占比例之大都有目共睹。早在三年前,一汽-大众便率先在国内投放了中国第一辆柴油轿车捷达SDI,并陆续投放了宝来TDI、 奥迪TDI和开迪SDI 3款不同定位的柴油车型,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我们总结了一汽-大众近几年柴油轿车的销售情况:
◆2002年销售柴油轿车1 018辆。
◆2003年销售柴油轿车5 042辆,销量同比增长395%。
◆2004年销售柴油轿车15 269辆,销量同比增长199%。
◆2005年1月~8月,销售柴油轿车11 847辆。
以下是一汽-大众目前生产的4款柴油轿车的基本情况:
车型 发动机技术 压缩比 尾气排放 90 km/h等速 用户实际 厂家指导价
百公里油耗 L 百公里油耗 L 万元
捷达GDF 19 欧Ⅲ 4.6 5.5 12.98
1.9 L的SDI 发动机,SDI意为自然吸气直接喷射柴油发动机,其采用博世公司的电控燃油分配泵。
宝来TDI 19 欧Ⅲ 5.5 6.3 17.49
1.9 L TDI发动机,TDI意为涡轮增压直接喷射,与捷达相比多了个涡轮增压器,供油方式采用博世公司的泵喷嘴喷射技术。
开迪SDI - 欧Ⅲ 5.3 6.0 16.19
2.0 L SDI柴油机,其供油系统与宝来TDI相同,没有涡轮增压器。
奥迪A6TDI 2.5 L TDI柴油机 19~18 欧Ⅲ 5.2 - 停产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