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由于路线不清楚,操作不娴熟,经常会在岔路口来个紧急停车,倒车和掉头什么的,这样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或者是为了找回原路而迫不得已地违章。走了冤枉路,误时误事、车耗油您累心。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走过几回冤枉路、吃过几回亏之后,您自己也该忙着给自己总结几条经验教训了。以下,我们就为您针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帮助您培养起自己行车记路的能力。
一、 对于不太陌生的地域
——坐标点法
把出发点和目的地当成坐标上的两个点来看,在这两点之间必然会有您能叫得出名字或者十分熟悉的路或者地点,把它们一个个的都仔细想好,然后串起来,就成为了一条方位非常清晰的行车路线,有时候甚至能够找出很多条。当然了,哪条最方便最快捷您就选哪条,走的时候还是要注意路上的指示牌。
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对于那些方位感和方向感不强的人来说,就很难运用,而且它也仅适用于您比较熟悉的地区。对于能够掌握它的人来说,它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即使道路发生变化(比如道路施工、封闭路口等),也能够根据自己熟悉的这些“点”迅速组建起一条新的路线——还真有点“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意思了。
二、 对于必须要熟记的路线
——重复记忆法
“公式不是万能的,不背公式是万万不能的”——必须要熟记的路线,就像数学里必须要熟记的公式,记忆的方法虽然千千万万,但最简单最实用的恐怕就是反复温习加强记忆了。不过这个需要花费您点时间,在一条固定的路线上刻意地重复走上几遍之后,大多数人都应该可以十分准确地到达目的地,但不排除有少数人还是记不太清楚,尤其是一个人驾驶的时候,那就多来几遍,熟才能生巧。 这种“老马识途”似的方法能够不断地增强您的信心,但它的适用范围也比较有限,限于客观条件,比较长的路途肯定没有太多的机会反复走,这就需要不断积累了。
三、 对于陌生的道路
——地图、GPS法
这种方法很好理解,在地图上面找到目的地,用笔勾画出行车路线,按图行车,而且最好能够多找出几条来,以免路上有突发情况阻挡去路。GPS在这方面可比地图方便多了,它可以从中途的任一地点重新给出驾驶员新的路线。
依靠地图和GPS自然是十分省心,但这种方法也不是万能的。首先,地图和GPS都存在一个更新的问题,现在城市建设这么快,它们未必都能够非常准确地反映出如今的道路交通变化。而使用地图还有一个不方便的地方——您还要借助于同车的人给看着点,边开车边看地图太危险,总是停下来看地图也太麻烦了吧?
四、 对于特征性比较强的路段
——特征记忆法
在这些路段上,往往都有十分有特点的标志性建筑或者不同于其他路段的环境特征,总之会在您的脑海中留下那么几点特殊的印象,凭借这些线索,您就可以很方便地提示自己并线或者是做好转向准备。这种方法尤其适合新手采用——不必记住那些复杂的路名地名,一边看着“风景”一边就准确到达目的地了。不过这种方法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如果路况发生变化,标志性的建筑没有了,有特色的树木也都不见了,那您肯定会犯蒙,走冤枉路也是一定的了。
五、 对于长途行驶
——路书法
经常跑长途或者自驾游的朋友对这种方法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将整个路程的行车路线用公里数分段表示出来,再结合各个路段中相应的地形、路形、标志和地名等信息,把一整条路线分割成几个短的、好记的路段。比如说,“沿河走5公里后过桥右转”,“过三叉口后第一个红绿灯左转”等等。这种方法虽然使用起来准确性比较高,但是遇到路口多、转向频繁的地方就不免容易出错了,另外,遇到道路发生变化的时候也很难操作。
六、 以上方法全失效
——问路法
这个方法谁都会,不过问路时请千万注意安全。通过手机等通讯方式问路时,尽量要避免边行车边通讯,一定要照顾好前后左右的情况,不要将精力全部集中于问路和找路上;下车向路人打招呼时,最好多问几个人,以免有些不正确的“指路”使您误入歧途。问路法固然简单、直接,但是很容易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所以决不能作为路上寻找目的地的惟一手段。
实际上,以上给大家归纳的方法没有一条是万能的,而且各个路段的情况也不可能像上面分析的那样绝对化。所以上路时,还是应该将这些方法融会贯通,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渐培养自己记路的能力。到那时候,想让您走冤枉路都难!
再次强调安全带
——低速时也要系好安全带
说实话,现在大家对安全带的认识已经比从前进步多了,不光是因为违反了法规要罚钱扣分,更多的是看到了安全带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这里往往还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走高速什么的需要系上安全带,但是在城市这种走走停停的路况中就没什么必要了。其实,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举例来说,当车辆仅以40 km/h的速度行驶发生碰撞时,人身体前冲的力量就相当于从4层楼上扔下一袋50 kg重的水泥块,其冲力之大可想而知。
在这之中,更多的人认为,驾驶有安全气囊的车子更没有必要系安全带了,这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气囊的爆发力非常大,如果没有安全带的牵引缓冲而直接撞到正在爆发的气囊上,对人的身体也会有严重的损伤。所以,安全气囊是要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才能起到其“安全”作用的。
而根据近日大陆汽车俱乐部(CAA)与清华大学汽车碰撞试验室(ACL)共同进行的现场演示试验来看,安全带才是乘员最主要的保护装置,同时配备安全气囊将会取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以下是试验得出的数据
工况类型 头部伤害值(HIC) 胸部3ms加速度
(胸部伤害指标)
安全带+安全气囊 485 34g
仅使用安全带 570 54g
仅使用安全气囊 592 46g
不使用安全带
和安全气囊 >1 000 >60g
注:头部伤害指标是根据头部三向加速度的值计算而得,显示了在碰撞过程中头部受伤害的程度。在美国和中国的相关法规中规定,HIC值小于1 000时是人体的忍受上限。胸部伤害指标是指在碰撞过程中胸部受伤害的程度。胸部3 ms加速度的上限是60g。
所以专家提醒您,即便在低速行驶时也要系安全带,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与安全气囊同时使用,保护您个人和乘车者的人身安全。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