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界有许多被称作魔咒的预言,很有意思,比如说上一届世界杯的三、四名之间,肯定有一个本次进不了决赛;再比如:想拿欧锦赛冠军吗?可以,不过卫冕者免谈。如果说,中国汽车业有什么魔咒?我想其中一定有一个是,如果一个产品既有两厢,也有三厢车,到底是先上两厢,还是先上三厢呢?如果先上两厢,那一定不怎么成功,这个预言似乎到目前概莫例外。
从最初的上海大众POLO两厢上市初期,凭借R U
POLO?独特的品牌定位获得关注,而取得一部分大城市年青消费者的认可后,随后三厢POLO上市,则混淆了原来的POLO两厢个性而有时尚的定位,业绩则一直让人提不起精神来。而后来天津丰田的威姿依靠当时当红明星孙燕姿的代言,成为另一款时尚小车,然后三厢威乐上市,则销量随后就惨不忍睹,根本就不象是采用丰田品牌产品阵营中的一员。
但是把产品上市顺序换一下,则几乎都是大获成功的,鲜有例外。比如至今仍占据着经济型轿车细分市场销量冠军的广州本田飞度,则就是先上三厢飞度,尽管当时被人们骂得一塌糊涂,说什么三厢的样子怪啊,造型难看啊什么,但广本依旧我行我素,后来才推真正的原型车两厢飞度,结果两厢飞度是漂亮,但在飞度实际总销量中大部分仍旧是三厢创造的。还有东风日产的颐达也同样如此,不过在本土的日产就同时有两种型号,颐达先以宽适车的定位上市,反响不错,三四个月后面市的两厢骐达则再接再厉,依靠靓丽的外形与凯越HRV和高尔夫在高端两厢产品市场上展开竞争,总体颐达/骐达系列已经与东风日产中高级车的天籁销量基本齐平了。
在网络和专业媒体的评论上,基本都对后一种作法嗤之以鼻,更有大量的专业人士高呼什么,两厢车的春天已经来了的话。但为什么在市场的实践中,还是会出现两厢不受大多数人欢迎这个现象呢?其实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首先以消费心理来说,中国的消费者大多数都是第一次买车,他们根本不可能象欧洲消费者这样有着近百年的汽车消费史,因此对汽车有着独到和实用主义至上的理解,而中国消费者大多数认为轿车就应该是有头有尾的三厢车,这实际上是面子使然,因为消费者好不容易可以攥钱买辆车,总得买辆看上去大一点的吧;其次从消费行为中看,两厢车中的技术含量和制造工艺并不比三厢车来得少,象大众的POLO就是一辆甚至运用激光焊接的小车,但是中国消费者能懂得激光和普通焊接的区别吗?欧美的消费者买车看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前引擎盖,看看这辆车的技术与发动机,然而大多数中国消费者他们还是坐到车中,看重车的配置和乘坐舒适;最后是消费价格,两厢车的加工工艺并不少,但一些合资企业往往为了适应中国特殊的市场情况,还要专门研发三厢车,当然三厢车也由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没有把车身曲线做到尽善尽美,象一直被人诟病的三厢飞度和标致307,这肯定不如直接引进国外版本稍加改进的两厢车来得更快,而中国消费者的认知中,既然少了一个屁股,价格总要低不少吧,但实际上价格梯度往往达不到消费者的期望。因此,厂商两厢和三厢一起作为一个产品家族,一起先后推出就是很实际的考虑了。
但不要相信大多数舆论对两厢车的鼓噪,大多数传统的消费者上网的时间都比较有限,即便在网络上跟风说是两厢车好,但真让他去买一辆车,他也不得不考虑实用性的问题。再有,媒体记者等专业人士当然更容易接受国外的成熟消费观念,他们的言论是可以姑且说说,但是厂商毕竟要看市场调研数据来进行市场活动。因此先上两厢,还是三厢?还是要有策略指导的:在销量还是以三厢车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环境下,先上三厢争取销量,捞取市场份额,留有两厢的后手吸引更有个性的年青人群,就成了理智的市场行为,而且后上市的两厢车价格会更低,也是引发关注的契机。而一但先上外形漂亮的两厢车吊高消费者胃口,三厢有些缺陷的外形总会让人失望,加上两厢的销量不会很大,能制造的口碑传播也将有限,三厢的价格还更高,动摇了本来有兴趣消费者的信心,这些都对于即将以跑量为主的三厢车不利。因此先上两厢,后上三厢的市场行为,难有成功就成了一道魔咒了。
刚闭幕的广州车展上,上海通用发布了乐骋的三厢版本LOVA,虽然没有中文名称,但是此前的两厢版乐骋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看看素有中国汽车营销第一高手之称的上海通用,能有什么办法能使LOVA能力挽狂澜?另,被一直寄予厚望的东风标致206在广州车展上并没有现身,东风标致之前曾说过,这次标致206的上市肯定将满足广大喜好两厢车的消费者希望,先上两厢206,那之前法兰克福车展上露面的三厢206又是怎么回事?如果东风标致又没想好,还是先推两厢206,以东风系的市场运作能力,那么看来这个魔咒几乎又要再应验一次了。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