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外电报道福特可能关闭5加工厂,分别是位于圣路易斯、亚特兰大和圣保罗的装配厂,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温莎市的一家发动机零部件工厂,以及位于墨西哥库奥蒂特兰市的一家卡车装配厂。
这一消息是福特瘦身的一部分。 福特瘦身,不是为了美体,而是为了救命。
沉重的医疗保险包袱把福特的股票逼进了垃圾股,并间接地影响到福特产品的成本控制,继续蚕食福特不断失去的市场份额,屡次补救不见起色的状况下,福特二世焦躁难安,更换了北美业务新主管,代之以马克.菲尔德,以期拯救福特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北美。
马克.菲尔德接手福特北美业务之后,第一步便制定了福特的北美复兴计划“前进之路”,“前进之路”的主要计划目标之一便是关闭福特位于北美的大量工厂。
最近发生的关闭5间工厂的事件只是福特“瘦身计划”一部分,更为大规模的非主业剥离已经完成,其中包括5月份福特宣布与其旗下,全球第二大零部件供应商伟世通的重组。
危险的剥离
福特与伟世通重组的直接结果是,福特将接管伟世通位于美国的20家工厂和4家墨西哥工厂,并计划再2008-2009年间将这些工厂卖出去,福特和伟世通这一重组目标已经在9月初达成了最终协议。
福特与伟世通重组后,其采购量从伟世通未剥离时70%的采购总量下降到50%以下,没有了紧密的裙带关系,福特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比较零部件的采购价格,选择质优价廉的零部件以节约成本。
同时,通过重组,伟世通也为福特分担了1.7万名以上的高价工人,由于伟世通剥离前属于整个福特体系,因此所有的薪水标准按照福特的标准界定。福特或许高估了伟世通的盈利能力,或者,福特明知有后面的结果,但只是想通过这个过程剥离伟世通,在德尔福宣布破产之后,接管1.7万名工人和高额养老金的伟世通也面临着困窘。
福特近期发布了对于伟世通的大规模援助性计划,有消息表明这些援助计划是基于工会的压力而形成。福特将斥资16亿美元至18亿美元,回购伟世通公司位于美国和墨西哥的24家工厂、办事处及1.74万名员工。福特同时承诺,将帮助伟世通公司进行结构性调整,目标是将伟世通改造成一家规模较小、产品种类相对丰富的公司。
虽然伟世通在福特的搭救之下有可能获得新生,但在未来两年内,福特公司因为自己的“义举”将直接形成4.25亿美元的营业损失,除此之外,福特还要承担伟世通员工共计20亿美元的医疗保险和人寿保险费用。
这些损失将不得不通过变卖伟世通的工厂来完成,如此割舍虽然代价巨大,但却为福特的下一步计划扫除了障碍。
伟世通的重组并未给福特带来即时止渴的效果,股价仍然没有太大起色的福特无法从股市获得足够的支持,美国老龄化的结果让许多大公司面临相同的窘境,巨大的医疗保险开支不断上升,福特堪为代表。因此,卖掉赫兹,提取现金流实为不得已之举。
曾经属于福特旗下的赫兹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在15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7400个营业网点,2004年其净利润增长一倍有余,达到3.655亿美元,而销售额为67亿美元,其盈利能力毋庸置疑。
但福特却在9月29日以区区56亿美元,将赫兹变卖,转手赫兹的直接结果是,福特的财务紧张状况暂时得到缓解,可以应对福特在北美地区销量持续下滑的现状,以及美国医疗保险开支不断上升的窘境。
非主营业务的剥离虽然暂时解决了福特的窘迫,卖出赫兹缓解了财务,卖出伟世通削减了零部件采购成本,但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福特今后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因为即使福特抛弃了非制造性主营业务,仍然将面对巨大的医疗保险开支问题,工会与它的斗争也将继续进行。
而工会斗争的结果与美国人对于制造业质量的敦厚态度,似乎已经注定了福特的成本压缩在与日韩的斗争中仍然讨不到多少好处。通用在玩命地降价退让,福特只有跟进的命运,日韩拖垮通用福特的日子已经有人开始掰着指头数了。
国内某汽车类报纸曾有人撰文,“通用福特的剥离顺应了汽车业的发展趋势”,果真如此,为何同样是多产业链条经营的丰田、日产、现代未曾如此操作?
下一次,福特将卖无可卖,危险的剥离。
轻油的脱困之道
百年美国汽车,汽车工业的天枰将如何倾斜?百年福特或许将回答这个问题。
经历剥离之痛,细腻的比尔.福特似乎觉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向,11月22日,他在美国召开的企业圆桌会议上谈到美国所面临的能源和制造业挑战,并着重谈到美国的工业创新问题。
“在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之下,美国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挺身而出,回应我们时代的经济挑战。”比尔.福特慷慨陈词,“现在决不是停止投资的时候,将我们在重要的经济领域的竞争优势拱手让人,恰恰相反,我们必须一马当先,向世界表明全球只有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真正的制造业巨人,那就是美国。”
在比尔看来,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人民所建立的民族自信心,一直靠顶尖的工业创造支撑,比尔列举了美国工业界与政府近期可以采纳的六项合作措施,这些措施“数年内必将结出硕果”。
这六项措施包括:
1、推动国会向美国投资,大幅度增加研究与开发的减税俄,为开发先进汽车、部件和燃料技术的公司提供更多的直接支持;
2、鼓励国会考虑税收优惠,帮助美国制造业将现有的工厂改造为高技术工厂;
3、号召向制造先进产品的美国工人投资,通过培训计划和激励措施,提升工人的技术水平,在保护美国人就业机会的同时,帮助我们迈进未来;
4、推动各级政府考虑到2010年只购买混合动力车或其它代用燃料汽车。
5、扩建乙醇燃料基础设施 — 将数百个乙醇燃料加油站扩充到数千个。
6、集中一批汽车制造商、供应商、燃料提供商和政府机构共谋如何应对美国能源的挑战。
这样的战略目标显然是基于世界越来越高昂的石油价格与有限的石油储量来制定的。因为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崛起,世界可开采石油的年限明显缩短。
200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4年全球新增原油需求约168万桶/日,其中,因中国GDP预计保持8%至9%的增长,至少新增13%的需求,约58万桶/日,占全球新增需求的34.5%,加上中国将增加原油战略储备(预期首次增加30天的储备约2600万吨),需求总量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
同样,由于持续保持5%至6%的增长,印度石油需求的增长也将保持在10.5%左右,亚洲地区的石油需求增长规模占世界增长量的90%。
另一方面,过去5年,全球探明可开采原油储量增长不明显,探明原油可开采年限明显缩短,2002年底为37.9年,中国仅为10年左右。
在美国制造业界与美国国会达成的六项合作措施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便是“到2010年只购买混合动力车或其他代用燃料汽车”,这意味着在美国,目前所生产的所有以汽油为燃烧能源的汽车将逐步被淘汰。
同事,在未来20年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它引领着世界潮流,如果这一决定生效,则欧洲日本等美系同盟将逐渐跟随,世界汽车工业的格局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目前中国所发展的汽车工业未等成长已经滞后。
除非中国仍然能够保证足够的能源支撑,在世界石油越来越少,油价继续攀升的背景下,我们的国家显然将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数日前,曾有一篇文章分析混合动力是丰田的作秀,显然不符合目前市场需要低成本汽车的规律,而欧美的汽车厂家全力进行这类汽车的研发是“盲目跟风”,如今美国的合作措施曝光,凸显出世界汽车工业其实正在发生自能源根本的革命性变革,非但不是“盲目跟风”,反而是“加速追赶”,当欧美日推出新的汽车制造和购买标准时,如若此时不警醒,中国汽车工业将继续背着“落后追赶”的帽子。
比尔所透露的措施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在于,包括通用、福特在内的美国汽车工业界正在大力研发以乙醇为燃料的汽车。
精神看来粗糙的美国人一直清醒地保持着开拓者的角色。“制造业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税收收入,以及在世界上的实力地位和领导地位”,如此重要的地位,怎么可能因为小布什的一句“他们(指美国三大集团)也该接受市场的考验了”而断送?因此比尔强调“尽管业界面临新的挑战,但本国的汽车生产厂家仍是这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基础”。
基于以上背景,福特计划在2010年生产25万辆混合动力汽车,“我相信只要正确投入,美国的制造业一定能够赢得成功,保持我们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比尔说,但他同时强调“我们可以同时实现这些目标,但光靠我们自己还不行。”
言外之意,美国汽车工业界的这份提议必须得到国会的支持才可继续实施,因为这一预案设计巨大的资本投入。谁说美国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它的表达方式更加民主。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