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业将进一步加速发展,进行自主研发、创建自主品牌也将成为大势所趋。然而,与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生存空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汽车人才的匮乏状况。日前,记者就汽车产业人才发展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主任、原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徐颂陶。
汽车产业的发展核心在“人才开发”
中国汽车产业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自主开发能力不强。 徐颂陶提出,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认识汽车产业的发展。
他表示:“近几年,中国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然而,我们更多地谈投入了多少资金、上马了多少项目,产能提高了多少。人才的问题似乎还没有得到足够认识。我们比较注重抓资金投入、设备更新,但在培养人才上还是不够的。”
徐颂陶多年来一直从事人才研究工作,特别是对人才价值理论的研究。他告诉记者,认识、理解人才价值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处在知识经济时代,而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开展的,这是一种跨越式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人才的作用和价值更加重要。在这个依靠人力资本的时代,我们要依靠人才、知识、技术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而言,情况也是如此。“差距就在人才上。”徐颂陶表示。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存在着从业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不高,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严峻现实。据统计,外国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有30%受过高等教育,而我国的这一比例还不到15%。“要想实现中国汽车业的自主发展,参与国际化的竞争就必须将人才开发放在核心位置上考虑。”
在徐颂陶看来,“人才不是简单意义上人的发展,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一种战略资本、战略资源。”
急需解决两类人才的
短缺问题
徐颂陶指出,我国汽车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由于缺乏自己的人才储备,大企业高薪聘请国外专家,小企业四处挖同行的“墙角”。人才的稀缺及不规范的流动,导致了中国汽车企业的恶性竞争,影响了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前,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发展汽车产业的瓶颈。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既需要能够进行研发设计的技术带头人,又需要懂得生产和组装的高级技工、技师。” 徐颂陶这样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曾向记者表示,就汽车制造业而言,有两类人才相当缺乏。一是高级汽车开发造型人才,二是高级技工。据相关统计显示,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行业中,汽车研发人才一般都占到30%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国外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占技工队伍的40%以上,而在我国这一比例仅为3.5%。此外,据美国劳工部统计,美国到2010年之前汽车维修人员的需求缺口达到了40万人,而据我国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公布的《紧缺人才报告》,目前国内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至少存在80万人的缺口。而高级技工也因培养、培训出现断层,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
徐颂陶表示,这两类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
各方努力共促人才建设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人才建设的工作。前不久,记者从劳动保障部获悉,我国将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国新培养190万名技师和高级技师,新培养700万名高级技工,并带动中级和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提出“十一五”期间将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重点依托行业企业,发挥院校基础作用,整合全国高技能培训机构资源优势,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人才。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朱明荣向记者介绍,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所做的第一个课题研究是中国汽车人才发展战略。这一研究旨在了解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弄清楚我国对汽车人才需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培养、开发和使用汽车人才的途径和方法,构建我国汽车人才发展的总体框架。
此外,由中国汽车报社主办的2006年度中国汽车行业“全明星阵容”评选也已全面启动。徐颂陶在了解了该评选的相关情况后表示,这对营造重视人才的社会风气、推动大家向先进学习、壮大汽车行业人才队伍将起到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