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搜狐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徐刚放手:华普的宿命

  独立运作的上海华普汽车终于正式改名为“吉利上海基地”。同时其所辖业务被分割成六个利润责任中心,由吉利集团垂直管理。

  吉利与华普“左手打右手”的尴尬终于破局。独立运作的上海华普汽车终于正式改名为“吉利上海基地”。

同时其所辖业务被分割成六个利润责任中心,由吉利集团垂直管理。

  日前,吉利上海基地已开始正式运作。

  早在去年12月份,吉利内部网站上就悄悄挂出了一条信息。消息称:从2007年1月1日起,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将成为吉利上海基地,由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华普汽车研究院、上海华普发动机有限公司和上海英伦帝华(筹)六个利润责任中心构成。

  连续削权

  从一个独立的公司,到吉利上海基地,这看起来似乎只有一步之遥,而对上海华普汽车董事长徐刚而言,经历的却是一段由主导到被主导的过程。

  按照吉利的官方说法,徐刚仍然是吉利集团的“第二把手”,担任吉利副董事长分管上海基地,上海六个责任中心的决策都需经徐刚签字,方能上报集团。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在这次结构性调整中,来自吉利投资公司的财务总监周强,替换了华普原来的财务总监。周强的工作是分管六个利润责任中心的财务工作,由吉利集团垂直领导,这直接剥夺了徐刚的财务大权。

  何况,在上海基地六个责任中心中,徐刚仅担任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和未来的英伦帝华董事长,其余四个责任中心负责人分别由其他资深的经理人担任,如上海华普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雄辉,上海华普汽车国际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英、上海发动机有限公司余挺和上海华普汽车研究院院长祁国俊。从领导力上看,徐刚很难保证他们与集团的沟通一定要经过他这一关。而他们跳过徐刚,也是轻而易举。

  “除了新增加了上海英伦帝华公司的管理权,徐刚的职务实际上大部分被架空了。”吉利内部人士表示。

  祸起定位?

  华普对吉利而言是一次尝试,而吉利和华普演绎的由亲兄弟变成竞争对手的过程,也使得李书福与徐刚的关系变得扑朔迷离。

  2002年吉利收购杰士达。杰士达地处上海“南大门”,地理位置良好。李书福的想法是将上海华普打造成一个与吉利档次区分开的中高端车的生产基地。

  从定位上看,起步阶段吉利模仿的是夏利,定位在“老百姓买得起的车”,而华普的车型主要以模仿富康为主,徐刚赋予他们的生命力为“海派汽车”。

  然而,渐渐地,两个集团在产品的定位上越来越相近。最初,吉利和华普定位为“奥迪大众”,到了后来,徐刚在接受采访时不得不改口为“标致雪铁龙”。

  从“自由舰”开始,吉利走上了中级轿车发展之路。金刚、远景都是吉利向中级车进军的典型产品。根据吉利“十一五”规划,吉利还将继续推出更高级别的车型。

  吉利拼命“向上”突围的事实,显然打破了原有的产品格局,也破坏了与华普错位竞争的“潜规则”。而另一方面,华普也在破坏着“潜规则”,廖雄辉曾表示,按照产品规划,为适应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华普还将推出小排量的经济型轿车。两家公司,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竞争对手。

  去年9月12日,李书福召开秘密会议,决定从徐刚手中收回上海华普汽车的经营管理力。第二天,华普汽车包括财务、法务、人事等权利悉数被收回,华普汽车的经营指标将由集团下达和考核。而以前这些权力都归徐刚所有,作为回报,李书福给了徐刚一个吉利集团副董事长的头衔。

  徐刚的宿命

  徐刚是吉利的功臣之一。2002年,时年42岁的徐刚突然辞去了浙江省地税局总会计师的职务,放弃了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的身份,选择了吉利集团CEO的职务,曾被业界视为一段传奇。

  2002年正值吉利“成长的烦恼期”,一方面企业高速发展,另一方面高速发展带来了资金压力。

  而徐刚则在金融界具有深厚人脉,在徐刚的运作下,吉利与各家银行都有合作,光大、兴业、招商、民生、交通等多家银行高达几十亿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让吉利基本上消除了后顾之忧。2004年初,吉利又通过借壳实现在香港上市。

  2004年9月,徐刚辞去吉利集团CEO的职务,全面主持上海华普汽车管理工作。在担任华普董事长后,徐刚在短短时间内就推出了华普

  M203飚风、飚风二代等几款新车,2004年华普汽车增长61.7%,2005年更加速到近150%,成为当年国内汽车销量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

  对于业界的种种猜测,徐刚曾经表示他并不担心李书福开了他,因为他们之间是有严格协议及相关约束条款。何况从销量上看,华普去年业绩虽然没有前年增长得多,但增幅也不低,同比增长20%,特别是海外市场,由前年的700多辆增长到2600辆。

  “之所以进行责任分割,是吉利对未来产品线进行重新规划的需要。譬如,原来吉利也在做新能源,华普也在做,在一个集团中分开两个主体,难免会消耗内部资源,而在对产品进行重新规划后,吉利的新能源车和高档车,将统一放在上海生产,这是对内部资源的整合。”华普品牌部相关人员表示。

  业内分析师也认为,“当一个企业很小的时候,你可能是企业的轴心人物,企业长大了,轴心人物的部分权力难免要分摊出去,这也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相对于国有企业,民企的用人更加实际,但对李书福而言,显然随着吉利的壮大,吉利集团会还有招聘很多国内外的优秀人才,而对于人才的态度,对吉利以后能否找到优秀的人才也至关重要。

  “徐刚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这一安排,他对这一安排还是比较满意的。”一位接近徐的人士告诉记者。

  因为吉利对上海基地的新定位中,依然把上海基地作为一个打造中高端品牌的基地,这实际上也延续了徐刚原来对华普的定位。

  “华普产品的定位将延续,华普品牌将保留。”就这点而言,李书福还是肯定了徐刚曾经的工作。

(责任编辑:常亚梅)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徐刚 | 李书福 | 人物 | 周强 | 廖雄辉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