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搜狐汽车评论 > 搜狐点评

自主品牌能否掌控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

  第三部分:自主与国外的技术差距是否在缩小

  主持人:自主品牌的发展其实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说现在自主品牌可能外形设计、造发动机都不是问题,因为我们可以整合国际的资源,像奇瑞、吉利、华晨、长安以及长城,这次也都将展示他们自己的车型设计、发动机技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能在一些关键技术、关键部件上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在缩小和世界的距离?

  钟师:汽车的技术不要看的过于神秘,汽车技术里面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外形设计这些东西花钱都是可以买的,意大利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设计公司,他现在在中国是要找到乐土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在国外是越来越小,中国能给他们带来很多的商机。所以前段时间意大利的商会带了几十家汽车设计公司走访了很多自主品牌的企业,他们也是在寻找商机、寻找合作机会,所以这个外形方面不是什么难事。现成的东西都可以合作、都可以购买,反过来内饰的问题更不是问题,全世界最好的零部件公司基本上在中国都有合资厂,新技术移植进来非常非常快。所以我们在中国基本上就能把遗留的内饰方面的供应商都能找到,而且直接生产装在自己的车上的配件。所以,这些在自主品牌里面不成问题。


  接下来讲视觉看不到的东西,发动机,实际上是我们自主品牌这几年崛起也就大概六七年的时间,算上奇瑞可能时间长一点,将近十年时间。在发动机方面是我们汽车的心脏,实际上我们的这方面底气是不足的。但是现在有一个好处,我们现在寻找国外合作的渠道也比较多、门户也很开放,但是我们自有的发动机技术积累是远远不够的,现在要高起点的话只有跟国外一流的技术公司合作。发动机方面虽然是自主,但是很多里面真正的技术还不是自有,发动机自主开发、研发很多人误解了,自主开发很重要,这个自主开发顶多是你资金的投入,你是做资金的老板、做这个项目的老板。原来都是现成的,你只要帮我生产就可以了,用不着关心发动机怎么造出来的、怎么研发出来的。现在的企业,包括奇瑞也好、华晨也好,可以关心做这个,但是总的来说百分之一百靠自己做也不现实,所以现在他们就寻求跟国外的合作伙伴们进行一些合作联合开发,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过渡的。我们即使认为自主开发是一个进步,但是真正我们还没有达到自有技术,所以自主开发跟自有技术这里面有很大的距离。我们先走出第一步,但不要给人家误解,现在我们能自主言语的发动机全部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个话我觉得现在还不能讲。

  世界上最的好发动机技术都控制在最大的这些企业内部,他绝对不外泄,不会跟你合作的。所以我们的合作伙伴都是一些发动机公司,虽然他们的发动机技术也不错,但是他们的水平跟一流的汽车巨头还是有差别。况且我们跟他合作中间也是在某一个项目上的合作,而不是全系列的合作,因为这些公司里面掌握了大量的数据库,你跟他合作只是用到了中间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如果将来能够完全真正鼓励开发发动机的过程,可能这个路要很漫长,也不是两三年就能达到的。可能五年、可能十年我们才有真正不求于人的。从市场角度求人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真正做到强的话,人家来求你,而不是你求别人。所以我们既要看到我们的成绩,也要看到我们的差距,个别几个企业现在自己努力,至少他能自己自主开发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跟实际我们要达到世界一流的发动机水平差距非常大。

  我们的车型底盘技术也很困难。因为我们现在车虽然开发了,车的外形很好造,内饰也没问题,最难的就是底盘技术跟发动机之间怎么匹配,这种技术实际上要靠很多年的经验积累,为什么大公司产品质量做的可靠呢?实际上犯了很多的错误,这个正反两方面的错误全部进入到了他的数据库里面,这也是商业秘密,他以后开发的时候他知道我怎么绕过我的错误的暗礁,不用重复,没有经验做这个东西的话就碰很多的暗礁,你不知道因为你没做过,他知道明白的人能绕过这个东西,他绕过是付出很高的代价学费来。所以我们这个过程将来真的要做一流的底盘和技术的话要付出很多的学费,因为你很多要做失败的尝试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这个过程是很多汽车公司是绝对不会告诉你的,也不会跟你合作的。所以我觉得技术方面我们跟国外的差距很大,所以这个我们要清醒的认识。

  张宇星:我觉得谈到软肋或者谈到自主品牌,刚刚主持人提到进步了与否,我觉得从观念上绝对是进步了,大大的进步了。很多年前我就写过“非不能也、是不能也”,不是中国不能做,起码从低端来做,他是不想做,没有机制激励他做。这几年通过吉利、奇瑞这些现象,起到了推动国内汽车质的变化。以前合资太滋润了,没有动力去做,但是这几年国家宏观政策也很多了,的确是很大的进步,至于说进步到什么程度,还有待历史的检验。 我觉得做自主品牌决不是征集工程,也决不是为了民族情绪,至少我觉得这两点很重要。

  还有,我们说大量的出口我们做好了准备没有,人力上做好了没有,你的资金投入、你的网络投入有没有做好,你的方方面面,包括融资渠道,包括你的信贷给国外提供有没有,我们这些都不想好就把车出去,能否售出是一方面、影响到整体出口是另一方面。我特别同意出口,这是对的,但是不能做成灾难啊,出的越多可能这些东西保障不了的话,有可能就是灾难,最后假如一个召回的话连处理都处理不了,不能说这个汽车出口的不好,但后果很难想象!我觉得国家要有宏观层面的调控。


  钟师:现在由于那么多年实际上有关部门对中国零部件产业的投入和技术的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所以中国整车方面表面上看很热闹,车很多在造,实际上我们的零部件方面的底气并不足。因为汽车最后角逐的技术大部分都是在供应商这边,所以我们现在真正自主品牌、除了整车企业比较多一些,关键的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整体力量还是太弱。如果那么弱的一个零部件的技术产业有时候就很难支撑强盛国家产业。我们高端的产品都是靠合资企业来提供的,所以我们真正的这些东西问题很大。谈技术也需要从整车方面的技术,部件方面的技术来考虑。

  现在我们总体来说起点比较低,跟国际水平差的比较大,中间那个空档就突显出来。所以我们现在进步非常快,但是这个距离表面看在缩小,但是缩到一定程度以后缩不了了,很多就是缩到一定的临界点就上不去了。这个距离技术的差别、技术整体的实力上不去的话,这道关无论如何过不去。所以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停滞,会持续很长时间,这个时候我们的距离才能真正看到。大家看这辆车在往前跑,跑到一定的程度是不是在减速,若干年以后就会看出来。

  我觉得自主品牌在外形也好、发动机的进步,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但是这些进步我们应该看到来自哪里。我个人觉得主要还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加入世贸这种大背景,就是说中国整个经济发展了,人家才能逐渐的看中你这个市场,你这个市场有强大的购买力了,人家才能逐渐的把好的东西拿过来,你跟人家合作的过程中才能学到,甚至人家愿意跟你合作,这都得益于这些东西。

  这里面当然也有我们企业努力的成份了,就像他们说的,这里面有多少东西是你从学习变成自主的东西了。因为从竞争的角度来讲,或者从其他一些因素来讲,甚至还有意识形态的东西,跨国公司是不会把尖端的技术给你的,一是怕你强大了,另外很多东西把你有军事意图。从我们的飞机发动机就可以看到了,我们的汽车发动机不可能高明到什么地方去。

  怎么办?像钟先生说的,距离缩小到一定的程度有一些可能永远进不去了,这个怎么办,所以自主品牌一定要清醒,有一阵我看到一个内参,把自主品牌吹的太神了,弄的中央领导人直批示,好像到了什么高端了,我觉得这样比不好,大家都可以感觉到,你永远不要相信你的竞争对手!人家不会把最好的东西给你合作,有时你花钱人家都不卖给你。这里面要怎么办?既然已经搞了自主品牌了,前万要有这个清醒的认识,你要加倍的去学习,去忍辱负重的学习、借鉴、埋头的开发这还有一个过程,咬着牙去追。

  钟师:现在汽车企业营销的意识越来越强,通过媒体的传播各方面也是加强消息的信心,固然这也是进步,就是说知道怎么运用媒体来达到企业的声望提升,将产品的信息传递到消费者。这固然也是好的,但是也不要太指望通过市场营销或者宣传的策略能掩盖问题与不足。我觉得最终还是企业忍辱负重,把企业、品质做好,这当然是长胜之道。其他的东西,或者通过宣传也好,或者通过政府秀也好,这可能更多的是有点打强心针一样的,能跳起来,可能能火一阵,药性过了以后可能就不灵了。所以真正的我觉得不能靠这种催化剂或者强心针来把这个做好。有些东西还是实事求是比较好,要有节制。

  张宇星:国家发改委有一个观念就谈嘛,我们自主企业没有被国外公司吓倒,千万不要被捧杀,这种警惕是要有的,刚刚两位老师都谈到了,真要给捧到神乎其神的地步也不太好。

  主持人:现在自主品牌有很多,我们目前在做很多的专题,比如中国车单独做一个,比如日本车、德国车、美国车、意大利等,中国车实际上你找一下下面的品牌是最多的,可能把其他几个国家的都罗起来也没有这么多。

  有一个特别敏感的话题,现在有这么多的自主品牌,将来到底能生存多少家、市场到底能需要多少家?

  李铁铮:企业生生死死这是正常现象,经济是有寿命的,无可避免这么多的企业在竞争当中肯定是有被淘汰的,就像我们冰箱、彩电多少家,现在很多都找不着了。当然我们说像汽车这样的,我们大家希望有一个理想的模式,现在看来不可能。从地区和中央政府这种壁垒太多,还是自身发展起来、当地政府的支持发展起来等等,各种各样的形式都有,确实反映出还是没有脱开当年朱熔基同志在当国家经委主任在人民大会堂的讲话,当然没有那么散乱,不是那个差的!意思还是多,还是分散,分散难免没有实力,国家拿钱很渺茫的,还是要靠自己、可自身。

  钟师:目前来说那么多企业都在百花齐放,我觉得这种状况可能会延续若干年,原因是在于中国市场和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不像,是一个特殊的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人的收入差别太大了、地区差别太大了。中国的人多、地广、差距大,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这个国家等到哪一年工薪阶层或者低层的劳动力水平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况,那时候可能更好了。现在差距太大,所以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反过来带来国内企业生存期比较长,可能15年、20年才能水清,剩下没几条鱼了。所以目前来说机会还是比较多,总体来说中国企业的生存状况目前还是比较乐观,虽然竞争残酷一点,但是中国由于地区太大,还是有很多的机会。你从一线干不了,退到二线市场,二线干不了退到三级,三级后面还有四级等着你,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

  张宇星:其实我个人觉得汽车在全球经过120年的发展是非常成熟的一个产业,真的是遵循形成的既定规律,正是因为我们有了特殊情况、有了这种特殊的现象,N多个厂家,都在生存,而且中国的市场往往是多样化、分梯度,摩托车一年还卖500万辆呢,农用车、三轮,当然分开叫了,但是那些车还是有几百万辆的市场。这些车的确是要经过比较长的,甚至比较痛苦的过程,但是真的是适者生存,现在谁敢说谁能生存,就靠这种竞争吧,因为竞争既有像合资企业甚至境外这种独资跨国的竞争、也有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还有来自其他方方面面的竞争。所以最后肯定是有一个接口,可能最后这个结局真的是很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南超)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钟师 | 李铁铮 | 张宇星 | 保时捷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