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座椅比原先的530i有所升级,与进口545i看齐。调节项目多达20多项,让那些6向、8向调节的座椅相形见拙。前排座椅的座垫角度可调,前部可以伸缩,靠背可分上下两截调整,头枕可以电动上下。最好玩的是两侧的包裹幅度也可以调节,能从几乎全平的宽大座椅调到类似赛车的桶型座椅的包裹程度。调到最桶型的模式虽然很好玩,却会令身体很热,长时间驾驶还是调到适中最好。
另一值得称道的是前排两张座椅的调整项目完全相同,驾驶者沾沾自喜的同时,也可以让身旁的乘客一起享受“玩座椅”的乐趣。两张座椅都设有两组记忆功能,每组都记录了座椅、方向盘及后视镜的对应位置,二人轮换驾驶非常方便。
8.驾驶细节
尽管车身加长使车型的定位有些变化,但是关乎驾驶的细节没有任何改变。方向盘的环身偏细,握起来很好使劲,3、9点位置的形状舒服得让人几乎不想放开。传统的挡杆和手刹位置,最便于进行激烈驾驶;对比清晰的机械指针式仪表没有任何花哨,并保留了宝马特有的瞬时油耗小指针(实际意义不大);油门踏板也是宝马一直采用的赛车化落地式设计(能够更舒服准确地控制油门)。
转向灯拨杆操作起来是轻触式的,起初使用容易出点小乱子,例如手动回中却拨过了头触发另一侧的转向灯。不过适应了操作力度后,就可以减少出错机会。车厢里的按钮不少,但大部分按钮都是黑色硬胶,上面没有任何的装饰,按起来的感觉也是简单硬实,不像某些豪华车那样将按钮点缀得很精致,它们更注重的是快速和明确的操作性,例如自动恒温空调,就依然采用固定刻度的旋钮,而不是带液晶屏的按钮式,这样在驾驶过程中选择空调温度就可以一步到位,只是没有按钮式的操作那么感觉豪华。
9.中控台操作(i-Drive系统)
谈到宝马的中控台,不得不再次介绍业内的明星装备——i-Drive系统出场。这个东东之所以能成为明星,一方面因为它有划时代的概念,但更多的是它“臭名昭著”。i-Drive通过一个带内部可变阻尼的旋钮,加上一个“Menu”按钮,就控制了中控台液晶屏里关乎全车所有功能的菜单。现在这个装备已经普及到宝马的3、5、6、7等系列上,宝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迫使越来越多的人尝试使用这个新科技,但业界对它依然是批评声大于赞扬声。
其实i-Drive的理念是非常伟大的,它以一个旋钮代替众多按钮,简化了操作界面;以一个电子菜单组合众多功能,配合了汽车装备电子化的大趋势。整个系统的设计概念,就如同将电脑里无穷无尽的功能,统统交由一个鼠标来操作一样。但是i-Drive的核心毛病有二:一是操作的方式太少,菜单里的功能又太多,两者之间对应关系过于复杂;二是显示屏和操作旋钮的位置太远,操作时眼看上方,手却要在下面操作,必须眼、手、脑并用才行。曾有国外的车评评价道,在行车中操作i-Drive虽然合法,但实际上要比违法打手机更加危险。
我们由衷地欣赏宝马在5年前(2001年的新7系上)推出i-Drive的创意和勇气。本来对于一个拥有伟大理念的新科技,我们也愿意去接纳和尝试。但是面对各界的批评声(主要针对上述两个毛病),宝马这些年来几乎没有对i-Drive系统进行过任何质的提升,反观全球其它厂商,这几年也纷纷“剽窃”了i-Drive的理念,推出了操作方式更聪明、更直观、更容易上手的类似系统。不说直接对手奥迪的MMI系统,就算日产风雅、讴歌RL,都拥有类似i-Drive但操作更加容易的系统。此外还有比这更直接的办法,就是用一个触摸屏来进行菜单操作(雷克萨斯和捷豹都是),它会让你觉得是通过自己的手来选择菜单,而不是像i-Drive这样要借助一个高科技的“义肢”。
这就是i-Drive系统的背景和现状。在5系Li上,i-Drive依然是标配,菜单依然复杂,行车中依然不建议触碰它。幸好宝马已经将一些最常用的功能,如音响开关、音量、曲目,以及空调温度和风量,以传统的按钮方式放在中控台上,可以让你在日常驾驶中不用受到i-Drive的烦扰。
10.导航系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