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专题 > 汽车人杂志专区 > 动态更新

知识产权:中国车企不能承受之“轻”

  概念误区

  目前中国的汽车企业存在着自主品牌和自主产权概念混淆的思维误区。大部分车企认为自主品牌就是专利,有专家认为不能这样笼统地看待。

因为商标专利的申请要相对容易很多,大部分车企花钱把国外的机器买来后打上自己的标识就认为是自己的专利了。

  完整意义上的自主产权应该包括核心技术的自主。如果在这一点上没有突破的话,根本就谈不上是一个真正的自主产权品牌。商标的价值要远远逊于技术专利的价值。国内企业尚处于商标知识产权的阶段。

  不自信是中国汽车企业目前面对知识产权问题的不良心态。“不善于和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沟通,丧失了很多技术专利注册的机会。”谢峰很遗憾地对记者说,“专利是挖掘出来的,不去自己挖掘,即使有了专利也发现不了。”

  事实上,许多汽车企业也明白要投入大量资金搞研发,“但是我们要保证最基本的企业运营呀!”一位汽车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记者表示了无奈。

  谢峰说,其实企业在做经营和研发之间是可以保持平衡的,两者并不矛盾。

  “举个例子,某国内电信终端设备生产商有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来领导一支几百人的研发队伍。他们的职能就是关注国际产权专利动态,给研发队伍指明方向。同时还要和代理机构一起来申报产权专利。但是这种既可行又有效的模式在中国车企中根本不存在。”谢峰说。

  抄袭之伤

  跨国公司对核心技术进行了严密的专利保护,关于整车外形的纠纷案开始陆续曝光,结果也往往是中方胜出。

  对此现象,一位长期从事中国汽车业的知识产权案件代理的律师对记者说:“因为目前中国的汽车消费心理和汽车业发达国家相比尚不成熟,人们认为外观是购买汽车的主要驱动因素。因此,出于急功近利的心态,一些企业就直接采取了抄袭国外成熟车型外观的做法。”

  这位律师认为,知识产权对外形的保护是最弱的,仅对局部做一点点微改就不是抄袭了。“但是当消费者成熟之后,会发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汽车中最关键的还是内部,是发动机,是传动装置。”

  另外一个左右案件结果的因素是,政府方面对民族工业的保护。最典型的莫过于本田双环案件。

  这位律师说:“从法律角度讲,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但是结果却是双环险胜。难道政府会让一个地市的大国企因为诉讼案的败诉而倒闭关门吗?那样的话,大量工人失业会更加重政府的负担。”

  也有许多专家从民族工业的长远发展呼吁,抄袭不是一件坏事情。一个新生事物的起步往往要先从成熟事物中吸取营养,但是千万不要为了抄袭而抄袭。

  这位律师提醒记者,目前国内汽车业知识产权诉讼案件的走向有两种。一种是中国企业明显地侵权,一旦遇上官司必输无疑。所以,它们会选择和跨国公司和解。这样的案件占到大多数;一少部分,也是被媒体曝光的案件,大都是一方出于炒作的目的。比如一些小的汽车厂商将某一案件作为聚焦点,从而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如果不想让知识产权问题成为制约中国汽车业发展的瓶颈,企业自身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谢峰说。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斳明)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谢峰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