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专题 > 汽车人杂志专区 > 动态更新

公司-商用车-东南难举道奇之重

  东南难举道奇之重


  惨淡经营的东南汽车终于将和道奇结伴而行,但引进道奇商务车对东南汽车而言,究竟是攥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还是拿捏了一块烫手山芋

  文|本刊记者陈瑶

  2007年4月21日,福州30度的气温并不算太高,但夹杂着灰尘的热风和冷清的街头却相互抚慰着对方,云层虽然很高,但是它太厚了,以致让人感到一种无法忍受的窒息。青口镇的景色也好不到哪里去,街头基本没有什么人在走动,闷热的空气隐藏了大多数的居民,树木、道路和天空,全都“共享”着一种平淡而毫无生机的灰色。

  一个年轻的出租车司机开着他的富康轿车,穿过死气沉沉的大街前往位于福州青口镇的东南汽车。车上的广播不停播报着雷阵雨即将到来的消息。福建的出租车市场,都是大众和神龙富康把持着主要地位,司机正与他的客人攀谈着:“东南菱帅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天知道这个本土企业是怎么搞的。”

  车子在东南汽车的总部大楼前停下来了,雷阵雨到来的前夕,门口鲜红的东南标识显得格外刺眼甚至让人烦躁。司机似乎记起了什么而走出车门,就在他下车的瞬间,几滴从天而降的雨水打在了他的镜片上,而他的头发也被风拉扯得七零八落。

  “嘿!”他无奈地摘下眼镜擦拭,“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

  同一个时间,东南汽车董事长凌玉章丝毫不会感受到这场突来的天气变化,此时,他的身影正出现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而他的心情也完全沉浸在兴奋之中,因为除了带领东南汽车参加第12届上海国际汽车展之外,今天他还将以另外一个身份出席一场重要的活动。

  在戴-克集团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当凌玉章与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同时落座的时候,所有的媒体都清楚将会有重大事情发生了,这一天,东南汽车即将代工克莱斯勒道奇商用车Caravan成了必报的新闻。克莱斯勒中国销售公司总裁艾思孟高调宣布:“道奇Caravan将在东南汽车实现国产,并于2007年年底在中国正式销售。”这是道奇在中国投放的第一款车型,此后道奇的商用车系将会陆续进入东南汽车。

  媒体的闪光灯下,凌玉章与徐和谊在第一排嘉宾席上并肩而坐,继北汽集团之后,东南汽车作为克莱斯勒在华又一合作伙伴的身份终于官方化。长期压抑在媒体对东南汽车经营不善的批判之下,低调的凌玉章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拥有庞大身躯的Caravan在克莱斯勒的展台上旋转着舞姿,东南汽车的新闻发布会上,凌玉章面对媒体也有了更多的谈兴。一切或许都太过乐观,谁知道以后的发展会不会更加糟糕?道奇商务车的引进对于东南汽车而言,究竟是救命稻草还是烫手山芋?从东南惨淡的经营现状来看,似乎后者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东南临危

  1995年11月23日,东南汽车由台湾最大汽车企业——裕隆集团所属的中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台湾中华),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合资组建成立(以下简称福汽),这是迄今为止,经国家正式批准的海峡两岸最大合资汽车企业。从这个角度出发,那时的东南汽车,应该承载着国家对其深厚的嘱托。

  时隔12年,东南汽车不仅没能实现当初的宏图大志,反而陷入自1996年投产以来最艰难的困境。与从总装车间下线的产品速度相比,东南汽车的市场表现明显跟不上节奏。2004年,东南60069辆的销量未能完成8万辆的预计目标,之后的两年,企业的预测与市场的背离越来越大,2006年不足5万辆的市场成绩,更是距离9万辆的销售目标有着太大的差距。 青口工厂的停车场摆满了东南的产品,越来越多的空地也即将被卖不出去的车型所占据。

  “鹏起东南,飞翔世界”,东南汽车在成立之初就向业界喊出了自己的豪言壮语。如今,东南汽车办公大楼前的石碑依然刻着这样的字句,只可惜在历经短暂的辉煌之后,伟大的梦想却成为今天嘲笑东南汽车的最好话柄。持续下滑的销量数据是一个可怕的警告:这只偏安南隅的大鹏非但不能如愿展翅,甚至还极有可能困死在台海之滨。

  由于台湾中华的产品完全建立在三菱汽车的基础之上,当时的福汽很自然地认为,与台湾中华联姻,即意味着东南汽车可以从三菱直接获得产品和技术。事实证明福汽的想法大错特错,从商用车市场切进轿车市场后,菱帅轿车上市后的两年时间内,东南就再也没有推出一款全新的产品。仅凭单一老化、设计陈旧的菱帅,东南汽车在轿车市场难有强势的产品竞争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汽车分析家告诉《汽车人》:“东南的战略眼光实在有问题。从得利卡、福利卡再到如今的菱帅,东南汽车与台湾中华基本同步前行。如今,台湾中华自身已无更多的产品导入东南,冀望从中华得到三菱全新产品的想法根本不现实。”

  如同福建山高路险的区位劣势,东南汽车的视野始终困顿在交通不甚健全的山区。这个凭借轻客起家的企业,总是习惯陷在往日的成绩中自我陶醉。得利卡、福利卡等商用车产品的热销,使得东南将固有的“轻客思维”全盘移植到了轿车市场:只要产品能够卖得出去,那就是最大的成功。虽然2003年菱帅轿车的推出,将其推向了发展的最高峰,但那不过是借助了中国车市井喷的大好机会,此后不断下滑的销量走势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在产品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短视的东南汽车并不擅长利用高超的营销之术去推销自己。没有人清楚寄托福建汽车工业梦想的东南品牌究竟意味着什么,“东南”二字空有粗劣的包装而无深刻的内涵,旗下所涵盖的商用车和乘用车两大不同领域的车型,更是让品牌的概念模糊混乱;而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由于客户群的不一致,商用车和乘用车共用同一品牌乃是汽车行业的大忌。

  更要命的是,这样的错误还从品牌塑造一直延伸到了销售渠道。在东南汽车的销售网点中,经常都能看见商用车和乘用车同处一家店面,并网销售的模式,不仅大大伤害了东南轿车本就孱弱的市场形象,甚至还将曾经表现良好的商用车产品拉下了水平面。东南汽车某北京经销商对《汽车人》说:“并网销售还只是东南销售网络的一个弊端,而更大的毛病则在于多层经销商体系并行。”据这位知情人士讲,在东南汽车内部,本该只负责某一片区的一级经销商,通常都会在全国范围向下发展二、三级经销商,总代理权向下垂直的力度各不相同,串货现象尤为严重,渠道和价格紊乱自然无法避免。

  事实上,东南汽车一直缺乏高效的营销团队去力挽狂澜。从合资初期开始,作为技术支持方,台湾中华就一直负责东南汽车的具体经营,东南汽车的总经理职位也都是台湾地区调配的人员担任,但他们典型的台湾思维却难以在大陆市场发挥,经销渠道的混乱已是对他们能力的一种怀疑。在对东南汽车10多年的经营中,台湾中华始终没有出色的表现,而当市场出现波动之时,它所惯用的手法仅是频繁的人事变动。东南汽车总经理从钟锡源到许利民,到刘兴台,到林国铭,再到刘兴台的二度出山,最后是2006年9月上任的简清隆,六任总经理的更换,使得东南汽车的发展方针摇摆不定,人心涣散,而被东南汽车寄予厚望的“销售专家”简清隆在上任之后,所谓的“新政”更多却是降价措施。至于凌玉章,作为东南汽车的董事长,也只能在一次次的变动中调整自己的思路,祈求能在新营销团队的带领下,挽回东南汽车那一点可怜的市场份额。

  披着商用车外衣的东南汽车,终于意识到自己要对弱势的品牌和营销能力大动手术了,但它开出的药方看上去却并不那么对症。

  由于三菱汽车持有台湾中华15%的股份,加之三菱汽车又急需在中国市场实现复兴,东南汽车的高层普遍认为,只要三菱入股,便可以拥有三菱知名的品牌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事实并非如此。三菱于2006年入股之后,东南汽车便开始推行东南、三菱并行的双品牌策略,但这根本是缺乏经验的东南难以驾驭之事。因为东南品牌本身就是依附于三菱的技术基础,而东南品牌实际又是包括商用车和轿车两个类别,消费者是不会有耐心对其间的差别进行逐一分辨,更何况在中国市场,三菱的品牌也绝难与本田丰田这样的巨头相抗衡。

  目前看来,三菱似乎并没有将自己最新的产品纳入东南的计划,曾经支持三菱走过寒冬的众多强力产品,如新欧蓝德、clio、dino、lancer等,毫无在东南生产的迹象。挂有三菱标识的第一款产品蓝瑟,更是与东南菱帅无本质区别,其上市后还要以高出菱帅两万元的价格出售,注定蓝瑟不会有太好的市场表现;而于2006年11月24日上市的三菱旗舰车型戈蓝,虽然按东南汽车的说法是“戈蓝与雅阁、凯美瑞对比有着最高的性价比”,但因为搭载老化的发动机,根本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三菱在全球都不缺乏优秀的产品,但现在它对东南的态度还过于保守,毕竟除东南外,三菱在中国的合作伙伴还包括哈飞和长丰,三菱可能还处于对合作伙伴的观望期。” 新华信集团高级研究员金永生如是说;而据东南汽车内部管理人员透露,在三菱汽车未能与台湾中华享有对等权利之前,股东双方还须进一步磨合,而东南汽车的现状,对于三菱来说反而退居其次了。

  欲借助三菱实现自己的快速腾飞,东南汽车的期待未免太过美好,三菱入股能对东南汽车带来多大的提升作用,还需时日观望。如果三菱能够给东南汽车提供更多的产品,并理清混乱的销售渠道,那么台湾中华在支持力度本已减弱的情况下,其在东南汽车的最高话语权无疑会受到削弱。加之戴-克商用车项目的进展(包括奔驰轻型客车和道奇商务车),在东南汽车的最高领导权方面,合作伙伴之间势必会产生一番利益之战,而这场分歧更多将会发生在持有股份的台湾中华与三菱之间。

  股东之间的复杂纷争,使得东南汽车距离复兴梦想遥遥无期。但对于福汽而言,如果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即使拥有再多的合作伙伴,也不能改变它在合资企业中的弱势地位。尽管一直都将国产化当做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但东南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依然需要从三菱进口,戈蓝实际的国产化率也仅有30%左右,那座很气派的研发大楼更像是东南汽车装扮自己的漂亮摆设。

  东南汽车的命运存在着必然性。产品、品牌、渠道、管理以及研发能力的顽疾长期悬而不解,加之地处福建的区位劣势,东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版图已经越来越渺小。

  前途黯淡

  与戴-克集团合作的商务车项目,濒危的东南汽车足足期盼了两年,这一次,道奇最畅销车型Caravan终于如其所愿进驻福州。但对东南汽车来说,在自己本就难以寻找到破解之道的残局之中,它又能拿什么来实现对合作伙伴的承诺?

  尽管与其他跨国汽车品牌相比,道奇选择此时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未免太晚,名气也不如克莱斯勒另外两大子品牌——JEEP和克莱斯勒,但道奇并非像部分媒体所评价的那样“在中国毫无知名度”。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借中美贸易机会,道奇豪华商务休旅车大公羊就通过进口渠道进入到中国, NBA明星迈克尔·乔丹在访华期间,甚至指定道奇公羊作为自己的专用座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道奇公羊成为了高层精英的身份象征。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道奇在华的品牌知名度仅仅处于最稀薄的高处,而那时,人们更多记得的名字是“公羊”而不是“道奇”。

  如此,品牌的广泛传播将成为道奇进入中国的重要任务。在克莱斯勒的主导下,道奇已经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到品牌宣传工作中,除电视广告之外,还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新建了道奇的中文网站。克莱斯勒中国销售公司总裁艾思孟说:“我们会通过公关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道奇的品牌,但最好的方式当然是生产更多的汽车,让中国人更多了解汽车。” 但在推出更多车型之前,东南汽车痛苦的生存状态却是克莱斯勒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我们与东南会在汽车产业合作的框架里来建设道奇品牌,而我们想实现的是一种协同效应,首先帮助他们盈利,同时我们也计划引入更多的产品。”在上海车展,首次来华的克莱斯勒CEO任德容(Eric Ridenour)表达了自己对东南汽车的想法。但纵有任德容口头承诺的支持,东南汽车的能力依然被业界严重怀疑,因为就算通过授权代工这样的方式,东南汽车的现有条件也不足以支撑Caravan在华的生产和销售。

  金永生告诉《汽车人》:“从以前的公羊,到现在的道奇,克莱斯勒应该有能力使道奇品牌得到广泛认知。在本就具备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情况下,品牌因素将成为一个虚化的概念,换言之,产品线、技术、渠道才是推动道奇国产进程的关键。”

  不过,这些都是东南汽车根本不可能具备的重要指标。据知情人士透露,东南汽车的生产线实际相当落后,Caravan敲定在东南生产之后,由于资金和人才的缺乏,车间的生产线丝毫不见有改进的迹象。当年福汽与厦汽的“金龙争股之战”,基本耗尽了东南所得到的利益分红,如今频频下滑的市场销量更是蒸发掉东南数亿元的资金,红色的财务账本使得东南只能任凭老化的生产线缓慢运行;而就算东南汽车具备对生产线改进的物质基础,自身条件有限的台湾中华和仍持观望态度的三菱汽车,都不可能在技术和人员上给予它太多支持。

  克莱斯勒对于东南汽车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其对外的宣传资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句话:“道奇商务车将在东南汽车现有的厂房生产。”这也意味着,在无法改变东南落后生产线的事实基础上,Caravan的国产不过是借助东南汽车的车间进行组装加工。就算克莱斯勒有心扶持东南,由于2007年年底国产Caravan就须上市,短短半年时间也未免过于仓促。何况改进东南生产线,不仅是一笔庞大的支出,也将涉及到企业之间的技术转让问题,还没从Caravan的销售中获得利润的克莱斯勒,是不会对混乱的东南汽车做出如此冲动的决定的。

  未能从代工Caravan的项目中得到实际的帮助,这与凌玉章当初积极推进戴-克合作的初衷大相径庭,但还能让他稍感安慰的是,东南汽车获得了与克莱斯勒共建道奇销售渠道的权利。目前,合作双方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就销售渠道的问题随时进行会面交流,而艾思孟也明确表示:“东南汽车是生产方,与其共建网络合乎惯例。”随着网络建设的推进,东南汽车的被动地位却开始显现。在这个共建网络之中,从品牌推广到产品介绍,从服务支持到经销商培训,基本重要的职责全都在克莱斯勒的掌控之下,而东南汽车更多则是跟随克莱斯勒的方向,协助道奇在华销售渠道的完善。

  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谁还能对东南汽车构建网络的能力抱有信心呢?在道奇品牌刚刚起步中国的时候,克莱斯勒不会承担这样大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这条共建网络不仅负责国产Caravan的销售,还将负责道奇进口车型的首款中级轿车Avenger和两厢轿车Caliber。东南汽车不仅没有国产车和进口车共享销售渠道的经验,那套蹩脚的营销技巧也早在自身混乱的渠道中暴露无遗。

  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克莱斯勒在东南汽车中并无任何股份,在未来的销售渠道中,虽然东南汽车可以通过参股的方式切入,但其主导未来道奇网络的意图已经明显,道奇入华后的销售利润很大一部分将悉数归外方所有。”

  代工Caravan却无法得到期望中的利润回报,东南汽车又一次受到无情打击。除此之外,它还将在销售渠道遭遇一个更严峻的新挑战。艾思孟已经公开宣布,道奇在华的经销商将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现有克莱斯勒和JEEP品牌经销商的优秀者,一部分是对道奇品牌感兴趣的有实力的经销商,还有一部分则是东南汽车现有经销商中的业绩突出者。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构想,但东南汽车的经销商队伍问题实在太多了,在还未整顿清理的情况下,如果在本品牌的商用车和轿车之外,再导入外来的道奇品牌,东南汽车的销售网络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这简直就是一个昏招嘛。”东南汽车的内部人员抱怨道。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分析师告诉《汽车人》,塑造一个全新的品牌,需要合作双方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协作,而东南与道奇的合作项目,因为东南自身的资源在动荡中已消耗殆尽,东南实际是没有能力去承担道奇在中国的生产和销售。正如雷诺迟迟未进入中国与东风合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东风与日产的合作消耗了东风的绝大部分资源。

  在Caravan的国产项目中,因为自己的弱势,东南汽车只能充当组装工厂的角色,为他人作嫁衣裳,而任德容此前许诺的“帮助东南盈利”,或许还能让凌玉章对戴-克后续的合作项目充满期待。但至少从目前来看,取得戴-克集团合作伙伴的身份,对于东南而言,更像是一个充满噱头的名份而已。

  被遗忘的初衷

  美国商务车市场的销售王者落户东南,如同Caravan厚实的车身一般,克莱斯勒在中国推动道奇品牌的第一步显得太过沉重。在一个完全不同于美国的差异市场,借助一个千疮百痍的弱势企业,代工一款具有典型美国特征的车型,Caravan的中国试水之举着实让人感叹克莱斯勒的冒险精神。

  别克新世纪热卖的时代早已过去,Caravan闯进了美国车型在全球的一个禁区。在中国市场,少有一款美国车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因为这样的车型只会耗尽企业的资源甚至加速其死亡。当年福特因推崇美国车而惨败中国的教训是前车之鉴,也不难理解通用为何会将本土化改造当做中国战略的重心。事实上,这种高油耗、强动力产品在中国的生存环境,多集中在进口车市场,总有一部分具备经济实力而又追求个性的消费者对它们充满着迷恋,但这毕竟只是少数。

  《汽车人》了解到,早在2003年,戴-克集团就曾将克莱斯勒旗下包括Caravan在内的5款商用车作为考虑合资的对象,并交由某咨询公司对它们展开“引入可行性”的分析研究,据当时参与此项目的分析人员透露,在调研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产品特性之后,无论是外观、油耗、功能还是价格等,这5款车型均被做出“不适合中国市场”的统一结论。

  时隔4年之后,为了全球战略的布局,戴-克集团依然携新款道奇Caravan来到中国,但仅是授权东南汽车代工而并未采取本土改进的做法,决定了国产Caravan还会是一款“肌肉感十足”的美国车,至于关键零部件的采购仍然需要从克莱斯勒进口。虽然目前尚未确定Caravan国产后的价格,但参考与Caravan同平台的进口车大捷龙40万元的价格,可推测国产化率偏低的情况下,Caravan在中国MPV市场中并没有多少价格优势。

  “如果需要品牌,我选择别克GL8;如果需要实惠,我选择江淮瑞风;如果需要个性,我选择本田奥德赛或者福特S-MAX,但Caravan会有什么理由说服我打开钱包呢?”这是一位企业高层对《汽车人》所说的原话。曾经横扫北美的Caravan,可能在中国遭受一种截然不同的命运。“雄浑奔放、强劲有力、性能卓著、敏捷灵活”,道奇品牌的16字箴言,显然与中国MPV市场的实际需求无法达成共识。

  按照克莱斯勒的构想,东南汽车将成为道奇在中国的商用车生产基地,继Caravan之后,陆续会有更多的商用车产品导入东南。但对于东南汽车而言,却无法奢望自己所代工的产品能够取得多高的市场销量。“由于只是针对商用车细分市场,加之品牌知名度不高,消费观念与道奇车型存在冲突,道奇商用车国产后的销量可能只与哈飞、昌河这些小企业的销量持平。”一位汽车分析员做出这样悲观的定论。

  克莱斯勒对东南汽车的态度值得揣摩。看上去,它在中国的心思并没有过多放在已敲定的商用车合作项目之上,反而是它与奇瑞汽车频频碰撞出的火花,成为各大媒体频繁更新的头条新闻。

  在上海车展上,艾思孟曾明确表示:“虽然道奇商用车项目已经敲定东南,但道奇轿车的国产合作伙伴还在考虑之中。” 目前,克莱斯勒在中国包括北汽集团、东南汽车和奇瑞汽车三大合作伙伴。从现有布局来看,克莱斯勒全系产品导入北京奔驰,使得北京奔驰已经无缘道奇轿车的生产,而东南汽车又已经承担了道奇商用车的合作项目,自然,奇瑞最有可能成为道奇轿车的国产合作伙伴。

  尽管任德容和艾思孟反复重申,克莱斯勒与奇瑞只是签订了框架性协议,奇瑞汽车是否代工道奇品牌到现在还没有最后定论。但从一开始,奇瑞汽车与克莱斯勒之间的关系就不简单,先代工再合资将或许会是双方之间的合作轨迹。

  早在2007年1月,为缓解北美和西欧的成本压力,奇瑞代工克莱斯勒小型车的计划就正式启动。根据已经签署的原则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道奇”品牌小型轿车,销往北美、欧洲以及全球其他可能存在的市场。作为与克莱斯勒合作的首款车型,奇瑞A1将在挂上道奇车标后,最快于2008年进入美国市场,而道奇新近研发的小型车大黄蜂(Hornet),也很可能成为双方合作生产的车型。

  此前,奇瑞总经理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否认了奇瑞贴牌克莱斯勒产品的言论,并暗示双方会有更实质的技术合作,包括车型的合作研发,技术和零部件的共享支持等。奇瑞汽车一位内部人士也已证实,双方仍在探讨成立合资公司的可能性。

  按照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规定,戴-克在组建乘用车合资公司北京奔驰,商用车合资公司亚星奔驰和福建戴-克商用车轻型汽车公司之后,其在中国还剩下一个乘用车合资公司名额,如果不出意外,这个名额将为克莱斯勒道奇轿车所获得。如此,东南汽车将无缘争取到与克莱斯勒合资的机会,这也意味着它与克莱斯勒的合作将长期通过代工的方式。

  对于东南汽车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一位同样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分析师告诉《汽车人》:“代工生产的规模越大,所占用的企业资源也就越多,留给东南汽车自身品牌的产能空间及其他资源也就越少,东南越是依赖代工业务,也就越容易受制于克莱斯勒。”

  复杂的合作关系中,东南汽车在克莱斯勒的道奇品牌规划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任德容在上海车展曾留给了媒体这样一句话:“现在中国是一个增量700万汽车的市场,中国市场对于我们来说是跟美国市场一样重要。”克莱斯勒没有掩饰自己对中国市场的野心,但值得注意的是,700万的汽车增量主要爆发在中国的轿车领域,而并非商用车领域,看来克莱斯勒更多的期望是凭借轿车业务实现快速增长,而商用车的销量并不会对它的中国提速造成太大的影响。

  不过,克莱斯勒对于东南汽车应该还有更多的想法。受本土市场巨额亏损的影响,克莱斯勒正在通过扩充北美市场以外的产品线,以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从本土扩张到全球,处于亏损状态的克莱斯勒,不得不考虑昂贵的劳动力成本和复杂的劳资关系,尤其是在本土和西欧这两大最主要市场。为此,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姆·莱索达(Tom LaSorda)一直希望能够在中国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他也曾表示:“克莱斯勒未来在中国代工的产品将会全部实现出口。”

  全球复兴过程中,克莱斯勒早已明确了道奇品牌延伸的方向:“由于道奇此前主要在北美市场销售,我们要想在全球市场拓展克莱斯勒的影响力,道奇品牌就是我们战略的重心。”如同奇瑞代工克莱斯勒小型车一般,东南汽车代工道奇商用车,不仅能够转化克莱斯勒的成本压力,更能按照克莱斯勒的复兴梦想,将道奇产品更多地返销到全球有需求的市场。

  从这个意义来讲,代工道奇商用车的东南汽车,更像是克莱斯勒面向全球的出口基地,甚至成为克莱斯勒全球复兴战略的一颗重要落子。不过,这样的局面,已经远远脱离了当初东南汽车对克莱斯勒的美好期望。

  

(责任编辑:斳明)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克莱斯勒 | 凌玉章 | 徐和谊 | 简清隆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