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专题 > 汽车人杂志专区 > 动态更新

公司-深度 华菱转身

  引言:今年上半年华菱成为全国排名第7的重卡企业,然而排名前6位的企业一共占据了全国92%的市场份额,华菱还是一个站在门槛上的“非主流”重卡企业。对于华菱来说,如何解决随着发展而来的如何形成规模以及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体制成为今后发展的关键


  8月14日晚,安徽鞍山

  “4到5年之后,华菱一定能够成为世界重卡前10的企业!”华菱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刘汉如说到激动的时候将裤腿卷到膝盖上,打着手势。或许是因为事必躬亲,这个华菱的“大家长”太过于操劳以致于眼睛布满血丝。接待一天客人的刘汉如估计已经说了太多的话,嗓子沙哑,然而在大约一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他依然兴致勃勃,大声地按照自己的思路谈对企业的规划和看法,几乎不容记者提问。

  刘汉如当然有理由兴奋,他这天接待的主要客人是来自俄罗斯的媒体。

前不久俄罗斯联邦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代表处主动给华菱销售部发来商务函称:国内对华菱自卸车有很大的购买兴趣,希望华菱能够提供相关的报价。由政府驻华代表处出面联系业务,在国内罕有听闻。之前媒体曾普遍报道俄罗斯对中国出口汽车采取一系列不利措施,有人认为这是俄罗斯抵制中国车的手段,然而从华菱此次接到商务函的事情来看,只要能够达到俄罗斯质量要求,生意还是会主动找上门来。

  在今年上半年重卡企业红火的背景下,华菱的销量也水涨船高。据安徽省机械协会资料显示:上半年华菱汽车完成重卡6188辆,增长幅度达到118.8%。根据华菱提供的最新数据,截止到8月底产销能够突破8000辆,完成全年预定的12000辆已经没有问题。据了解,华菱将自己今年的销售目标调整为13000至14000辆,这相对于其他重卡企业普遍将销售目标调高20%来说调整幅度并不大,而之前华菱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的全年目标是15000辆。刘汉如对于企业的销售数据并不满意:“我们少销售很多,因为起初没有预料到会有如此大的需求量,配套供应不上。”

  安徽省经贸委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菱成为全国排名第7的重卡企业。然而据中国重汽副总经理王文宇介绍,我国重卡企业大约有22家,排名前6的企业一共占据了全国92%的市场份额。从这个意义上讲,华菱还是一个站在门槛上的“非主流”重卡企业。

  了解华菱历史的人,却会对这个连奔带跑的重卡企业翘起大拇指。据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回忆,起初华菱只是一个小小的连大门都没有的机械厂,门口只竖着两根柱子。1989年到华菱上班的刘汉如,住的是4人一间的平房,即使夏天也没有电扇。现在进入重卡领域仅仅3年的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拥有总资产20亿元,员工2000人,形成年产30000辆重型汽车的生产能力。

  这个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人物就是刘汉如。从1994年当上马鞍山建筑机械厂厂长那天起,这个当年仅28岁的年轻人就跟华菱的命运纠缠在了一起。

  “必须要快”

  在华菱重卡的生产车间挂着“大干60天”的大红标语,对于这个处于急速上升期的企业来说,一直是一种“必须要快”的紧张状态。

  “当初决定做重卡时,内部反对意见很大,主要是觉得风险太高,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对的,要不然星马全完蛋。”刘汉如的强势作风,免去了企业犹豫徘徊。

  2003年为了获得重卡生产资格,星马出资4000万与湖南重汽重组,双方合资组建湖南星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同年7月1日,星马集团以1400万元人民币转让费和日本三菱FUSO卡客车公司签订了10年的技术引进协议,迅速消化吸收之后,华菱重卡基于比目前重卡企业普遍使用的“斯太尔”先进约20年的平台技术,选择了走高端路线,在国内替代进口。

  当时刘汉如的发展思路是:“必须要快,必须要赶在别人前头。”

  2004年6月1日,华菱第一辆重卡下线,当年销售了413辆;2005年,华菱重卡销量达到3103辆,同比增长510%; 2006年,这一数字增至5430辆,同比增长73%;2007年到8月份就要突破8000辆,今年批量上市的欧款和欧Ⅲ动力车型,最终使华菱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这其中产品销售的比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2006年的销量中,三分之二供给了自己的星马专用车。今年这一比例构成已经发生了变化,星马自身消化的比例下降到了三分之一。变化来自于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拓展。

  华菱重卡定位于高端市场,先进的技术和质量成为华菱的主要卖点。据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陆友林介绍,华菱重卡所有的零部件配套都是选择最好的,比如驾驶室所用的薄板只有宝钢一家提供的能够达到要求,发动机也都采用大马力,其中甚至有部分是进口发动机。

  因此,尽管华菱的价格在海外市场上是中国重卡企业中最贵的,却仍然受到海外市场的追捧。据相关资料显示,自华菱重卡2005年批量投放市场以来,每年以翻一番以上的速度增长,产品出口到北非、中东、东南亚、中亚、东欧和中美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俄罗斯今年成为华菱增长最快的海外市场,并将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据华菱在俄罗斯的经销商俄罗斯汽车实业有限公司代表卡拉梅契夫介绍,今年4月份他们开始经销华菱重卡,到目前已经销售400辆,预计今年能够销售1000辆。

  刘汉如表示,拥有3家经销商的华菱明年出口俄罗斯的重卡将达到2000辆至3000辆。

  品牌与规模的博弈

  相对于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华菱在国内市场区域相对比较狭窄,集中在广东为主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知名度也相对不高。

  华菱对于很多北方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品牌,据华菱原来负责陕西销售的邹国素介绍,其在陕西等北方地区销量并不理想,主打“替代进口”的华菱,价格高是其在北方市场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陕汽销售公司龚雨楠认为,在中国重卡市场,价格仍然是影响销量最重要的因素,也正是因为价格,跨国重卡企业在中国才陷入战略迷茫的状态。因此华菱的优势市场集中在广东等沿海发达省份,刘汉如表示,华菱在广东销量最好。

  华菱销售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到目前为止,共有20000多辆重卡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

  现在华菱重卡每天的产能大约是70辆到80辆,今年目标为13000辆至14000辆,预计2008年华菱重卡产销量将达到25000辆,2010年将达到50000辆。与国内重卡龙头老大——中国重汽相比,华菱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中国重汽今年的销售目标是95000辆,争取10万辆,这几乎达到了世界级重卡企业的规模。显然,华菱尽管走高端路线,仍需要在规模上得到体现,现在的问题是在获得质量认可后,需要进一步在产能、销量上下功夫。

  刘汉如一直强调的是:“我们跟人家比量肯定比不过。”因此,“走高端路线,主要抓质量”成为华菱在数量上并不占优的最主要理由,事实上,华菱的产品在广东这样的高端市场以及海外市场已经获得了认可。

  这是刘汉如的底气所在。

  然而,即使是刘汉如也承认自己的海外事业部以及营销仍然需要提高,显然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数次对记者提起的一个宣传计划是:“什么时候我要请你们跟随我们出口俄罗斯的重卡,一起从安徽的马鞍山开到中俄边境,体验一下华菱重卡的质量。一般企业的车都是用火车运过去的,而我们是开过去的,这本身就是对我们产品质量的考验。”

  依托出口和海外销量在国内塑造高端品牌形象,这正是刘汉如用意所在。

  资金缺口

  伴随华菱近几年急速发展的并不只是这些光鲜的成果和数字,急匆匆上马的华菱一路也是磕磕绊绊,即使是刘汉如本人也不得不说:“汽车真不是人干的,太难了!”

  这其中最难的,莫过于资金。回顾华菱崛起的过程,大量投资使得一直伴随着刘汉如的就是资金问题。2003年星马出资4000万与湖南重汽重组,并投资8亿购买了重卡生产线;在华菱上马重卡项目的同时,迅速发展的星马专用车因为需求量不断增大,为了扩大规模,需要大量资金源源不断的注入。

  今年上半年重卡市场出其不意的火爆,使得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华菱销售公司一名员工表示:“因为我们投资项目比较多,流动资金不是很充裕,在上半年需求量很大的时候零部件供应出了点问题。”

  在采访时,刘汉如在谈到资金问题时声音低了下来:“我们与一些大企业相比,在资金方面有很多困难。”好消息是,近期华菱股东内部增资2亿,据说已经到位,然而这对于华菱2010年50000辆的长期目标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另外伴随着海外市场的迅速增长,华菱副总陆友林表示,比如在俄罗斯市场出口量超过3000辆,就会考虑在当地建立CKD组装厂。根据计划,华菱明年在俄罗斯的销量为2500辆,争取3000辆,那么早则明年,迟则2009年,海外投资建厂将提上议事日程。随着企业不断扩充,资金问题在今后将继续困扰华菱和刘汉如。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已经掌控华菱13年的“大家长”,仍然要带领华菱继续走过比又一个13年还要长的时间。

  一个人的华菱

  一位与刘汉如交往颇深的业内资深人士,对记者回忆了一直清晰记得的一件事:“在华菱新工厂尚未建成时,刘汉如请我去参观,我自己打车到了工地。下车的时侯他递给我一双雨鞋,我们两个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进工地。对着当时的一个看不出什么规模的工地,刘汉如就说‘我们华菱马上就要崛起了’。”刘汉如需要做的是,不仅自己相信,更要员工都相信华菱有着光明的未来。

  那时候的华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刘汉如的强势与个性,如果说是刘汉如将华菱一步步带到了今天,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样的说法。确实,对于一个小企业来说,强势的领导,迅速的决策都是发展所必需的。然而,认为“男人应当把事业放第一位”的刘汉如,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在他的带领下解决了企业遇到的一个个难题,华菱已经深深打上了刘汉如的烙印。

  目前华菱最忙的是身居高位的刘汉如,他的眼睛经常挂着血丝,头发并不是一般企业领导的一丝不苟,他颇为知足地说:“每天差不多还是可以睡6个小时的。”

  据了解,即使出差在国外,他也会经常上网浏览关于华菱的信息,而此次俄罗斯媒体来访,也是他亲自解说介绍工厂生产线的每一个细节。诸如此类公司的具体事务刘汉如都要亲自过问。

  据了解情况的媒体人士透露,华菱日常运营中有很多事情都需要请刘汉如亲自批准,这影响了办事效率,同时带来的问题是,离开了刘汉如的华菱又该怎么办?

  刘汉如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说:“不可能将企业的命运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我现在的角色更多的是像一个老师,或者说是一个师傅在带徒弟,不会出现我离开之后华菱就不行了的情况。”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刘汉如 | 刘汉 | 陆友林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