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专题 > 星期三会客室 > 每周话题实录

会客室108期:税费前后夹击用车成本涨多少

      对于税费征收后的用途,是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达到汽车社会的平衡?

  主持人 梁洪:总体的这种大的思路肯定是必须要按照这个思路去走。

但是具体怎么样实施,怎么做到公平合理。

  沈小雨:你像我今天来坐地铁来的,自觉的让出一部分公共空间,一是停车太难,你们这儿停车比登天还难,第二也是为了健康,出来走一走。但是这个东西集中体现了广大有车族对于目前这种状况的认知,政府应该引导,同时地铁票价降了一块,但是够不够,我觉得还是要想方设法扩大这个公共空间。

  这里头又谈到我们刚才说的税的问题,究竟是专项税还是普通税,你要是专项税,刚才说了这个排放的,你是不是拿来给企业去改善它的汽车发动机的排放质量,你说拥堵税是不是拿来给市政部门去建立更好的交通管制,大家应该知道,你收税可以,我花钱也可以,我花在哪儿了。

  主持人 梁洪:这是咱们以前曾经探讨过的透明度的问题,税费收上来是怎么花的,其实对于我们消费者和人民群众来讲是有了解的知情权。翟勤老师,你在你的那篇文章当中重点其实也是谈的这一点,就是怎么样能够做到公平合理。

  翟勤:对,因为养车的成本肯定是下不来的,刚才南辰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前景,有限资源,石油,可能到高台上会下来整理下来,但是绝对低不到哪儿去。另外像城市的这些公共停车场,包括小区的这些停车场,都是有限资源,只会一个劲儿的涨。

  实际上我觉得看涨的话分两方面,两个层面,一个是市场的方面,像油价涨了,停车费涨了,这些是没法的,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来自另外一个层面的,就是从行政的方面,就是税收、费用,这个方面可能争议就比较大了。

  实际上可能很多的争议是落到这个层面上。但是政府作为一种调控手段来说,他通过收费,通过征税,肯定是要调节某些方面的东西,但是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还有这种引导要能够起到真正的实效,比如说像拥堵税,拥堵费,当然现在这个也还不成文,但如果真的要收了。

  这个钱收来以后能不能真正用来治理拥堵,刚才沈老师说了,你比如像地铁、公交,今天我又写了一篇博客,我也说当公交系统它的方便性、经济性到一定的程度,其实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私家车的使用,其实公交再方便,人家也要开私家车,还有一些很边远或者是不方便的地方,你不开车真没法去,但是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把这个缓解下来。

  比如今天我也是坐地铁来的,我也想这个地方一个是停车不方便,一个我从北五环那边过来,肯定不能准时来,因为出来有无数个堵车点,但是我坐地铁的话,还可以保证准时到达这个地方。

  政府利用他的税、费这些调控手段,总的来说是要把公交系统,把这些完善起来,只是他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我想这个才是一种比较良性的,比较科学的办法。

  主持人 梁洪:我们来看一下听众朋友的反馈,谈到这样的问题,广大听众朋友是非常愿意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4413说我也留意到了这条新闻,我就想不明白,我们只要是在中国买的车不都达到国家制订的排放标准了吗,如果没有达到不是就不能卖吗,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增加一个排放税呢,我怎么就想不明白呢。南辰老师,回答4413这个问题。

     投放市场的汽车应该已达到排放标准,为何还要征收排放税?

  南辰:这个我觉得他理解上有误区,他说的这个达标只不过是国家在不同的地区和城市出台的限制新产品的标准,为了使保有的汽车更加环保,他对新产品不断的有升级的限制,但是这个并不能成为另外一种比较,就是说你开车的人和乘坐公交的人的比较。

  这个比较可能就是体现在他对公共资源的占用上,还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上,这个我觉得是钱不能弥补的,你不能完全拿钱说事儿,比如说我开私家车每个月我要花几千块钱,你坐公交车可能一两百块钱就够了,但是你还要从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国家能源的安全性上考虑,这种比较是不能完全用金钱衡量的。

  主持人 梁洪:如果4413不认可还可以继续发来短信和南辰探讨。1017说我算了一下我的车是19万多买的,每年平均的费用至少要一万9千块钱左右,6725说我每年至少要花三万五左右,因为我的停车费非常贵,一年地库的费用相当之高,每个月是500块钱。这地库够贵的。这可真够贵的。4076说我是吉利车,我的车大概每年花费不到一万块。

  7062说我数了数你们刚才少说了,养路费、保险费、车船税,再加上保养费、验车费、停车费、折旧费、环保费以及各种各样的过路过桥税,我数了数,应该是十几项,3148说我是花了62万买的车,每年我的基本养护费用应该是4万块钱左右,不算油钱。

  我们大概看了一下,基本上每年比如十几万、二十几万的价位至少花费是在一万五到两万,如果再加上我们刚才和大家聊到的排放税、燃油税、拥堵税,包括不断涨价的停车费和油费可能就远远不是这个价格了,我们也想听听听众朋友的意见,刚才说到的这些税和费可能从国家宏观上来讲都是非常好的思路,但是怎么样能把这些收费和收税的做法做到公平合理。

  看到了很多朋友发给我们的短信,大家可能第一时间听到我们又要多花钱去养这个车,从情感上,我完全能够理解这么多的短信,大家所表达的这种态度。当然大家是希望钱掏出去越少越好,这是肯定的,所以很多人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又要收这样的费,为什么又要收这样的税,而且现在油价不断上涨,大家就觉得是不是就不要这个汽车空间了,0218说我真不明白收了这么多费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让我们都不买车了,中国还造什么汽车呢,这不是矛盾吗。

  所以我觉得对于这样一个话题,还是想请三位嘉宾能够给我们做一个比较理性的引导。

  南辰:我想先谈一个看法,我以前说过一个观点,就是中国的汽车政策是需要升级的,就是它的政策制订水平是需要升级的,为什么?比如说过去咱们的政策应对的汽车保有量和它的成分是不一样的,现在一年这种接近一千万的增长,成分基本上50%以上是私家车,在这种情况下,你作为一个政策制订者一定要权衡政策的时机以及政策实施的技巧。

  还有刚才另外两位也非常强调的一种平衡,就是大家都要感觉到平等,你比如说以排放税的问题,这里面就牵扯到公车和私车的问题,公车目前的保有量虽然不如私车高,但是它却是花着国家财政,也就是说纳税人的钱在运转,很庞大的,包括最近中办下发了一个针对公车的一个文件,都是证明在未来可能公车它也是要走节约、节能的道路。

  那么你在推出这个排放税的时候就要考虑开私车的人他怎么去看开公车的那部分,他花着我纳税的钱在运转,你首先在治理公车浪费上要很有成效,可能开私车的人再交这些费用他才有一种平衡感。

  再有一种平衡,你比如说他收的这个费用,他本身是针对终端消费者,很多专家也指出与国外对比起来这个不是很理性,就是它的成本很高,针对消费者直接征收,而且可能起到的调控作用不会体现出来。

  比如你是针对厂家的新产品的,厂家就会考虑为了增强他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我会把大排量的产品的结构降低一点,如果是这样,完全能从源头起到一种调整结构的作用,你针对终端消费者,你能收到一部分钱,但是现在这部分钱怎么用,你是给厂家进行研发,还是改善环境,改善环境可能是微乎其微的作用。

  如果消费者光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会产生很多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所以我觉得一个新政策的制订,到它出台的技巧现在也是需要相关部门去斟酌的。而且现在咱们国家汽车产业确实有这么一个牵扯到汽车的政策是从不同的部门出台的。

  在不同的部门的协调上也是有一定的问题,比如最典型的前一阵针对国4该不该执行,有关部门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我们现在再来看这个事儿,就是国4还是要明年比如在北京要执行,坚决的执行,但是实际上针对在北京买车的消费者,他实际上相对来说体现不出来一种公平,只要我这个车出了北京城就加不到国4标准的油,从实质上来讲对环保是不利的。

  从他本身购买一辆车能够享受到的机动性上也受到了损失,所以可能对不同部门的政策也有一个怎么协调,包括针对消费者很耐心,很详细的解释问题。

  主持人 梁洪:沈老师有没有要补充的。

  沈小雨:我觉得是这样,我们增加用车成本,从经济学角度,成本是什么,就是我想得到的所必须付出的那部分,抬高这个成本,其实我觉得从用车人这个角度来看,你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你的工作质量提高了,所付出的成本多一点儿,这是必需的。

  我们现在既然国策已定,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话就得用市场经济办法来解决,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城市,一个是平壤,一个是东京,平壤这个地方没有堵车的,车也很少,大家也自得其乐。

  东京,你看也堵,但是堵的不像北京这么惨,他大货车白天可以进城,我们大货车白天是不允许进城的,你说怎么办。这种不平衡怎么解决呢,这个我同意南辰的意见,在政策制订上我们不要延续过去的计划经济的思路,虽然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但是我们在制订计划,在做一些政策调整的时候,总是拍拍脑袋,觉得我们做的政策就可以了。

  我想所有有车的和坐公交车的,大家都知道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必须的成本是一定要付的,但是怎么付,付多少,怎么才算合理,大家都在算这个帐。可能领导算的帐和我们算的帐不太一样,他可能更战略一点,更宏观一点,但是把这个话讲的更清楚一点,让大家心理平衡一点,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技巧。

     国外的用车成本是怎样的?

  主持人 梁洪:如果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要推出燃油税、排放税、拥堵税,要挑选一个合适的时机,而且要充分的做好公众的说明和引导,而且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刚才翟勤以及南辰都提到的,我们当然有权知道这笔税费收来之后怎么样花了,是不是真正的用到解决这个问题,真正用到环保问题当中了,我们也是拥有这种知情权。

  我们看一下听众朋友的很多观点,1036说想请专家来说一说,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他们养一部车到底要花多少钱,基本的税费有什么区别没有。5712说不是说出了燃油税别的都不用交了吗,怎么又出了排放税,这是怎么回事,我都听不明白了。这是最新出台的一条消息,还只是说现在正在探讨阶段,没有说将来肯定会出这个费用,但是也有可能是在未来征收的。

  3900说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悲哀极了,我觉得虽然现在整体上感觉汽车本身的价格在不断的下调,但是想想看,买了这部车我还要不断的往里掏钱,而且掏的钱越来越多,所以我想我的买车计划还是再拖一拖再说吧。刚才这位听众朋友谈到的这个问题,翟勤也可以帮他回答一下,就是他说如果对比其他一些汽车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咱们暂且拿美国和德国,或者欧洲的某一个国家来对比一下养车的费用。

  翟勤:养车的费用,就国外来说,从资料上来看的话,以美国为例,大概比我们高30%,每升加30%的税之后,大概高30%。

  主持人 梁洪:您指的是油吧?

  翟勤:先从油说起。

  主持人 梁洪:因为他们加油直接把税放在油钱里了。

  翟勤:以英国为例是高73%,日本是高120%,德国是高260%,如果以这种比例来看的话,就比例上来说,可能比我们承受的要多,特别是以德国,如果是260%的情况下,那么就是说在燃油税这块上,他们由此带来的开销比我们要高的多。

  以美国来说,这是30%,但是他免除了其他的所有的过路费,因为过路费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因为我们现在买车的人有一个很大的用途,就是旅游,但是旅游,今年我马不停蹄的大概除了东三省可能全国都跑遍了,开车,跑了好几个大型的旅游,20天、30天的这种,但是跑下来的结果就是太费钱了。

  如果你纯粹是开着车出去玩儿,用这个车来自驾,一路上交的过路费、油钱,比你坐飞机甚至是公务舱还要高的多,绝对不值,因为这个过路费太恐怖了。

  如果交了燃油税,把过路费给省了,这绝对是一个大好事,但是问题是现在燃油税只是说要按多少比例来收,收了以后哪些相应的比如税费可以撤下来,这些都不得而知,所以现在无从比较。

  主持人 梁洪:现在有的说别的都不撤。

  翟勤:现在属于是无从比较的状况,只是目前来说,如果是你开着车出去玩儿,自驾的话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而且过路费征收的额度还不一样,特别到江浙一带,收的特别高,江浙一带有的地方,江苏、浙江那一带,本来你想那是发达地区,修点儿高速公路算什么,过路费本来可能相应应该是便宜,恰恰相反,收的非常贵。

  有的地方可能贵达一块钱左右,一块多一公里。算下来,你真的不值了,但是反而这个事情给人搞的很悬乎,本来想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本身修公路的资金投入就很少,按说过路费应该收的贵一点,但是非常便宜,大概两毛多,可能连浙江、江苏那一带的零头都没有。

  所以这个事情很奇怪,咱们这个国家因为非常大,地域辽阔,情况非常复杂,所以落实到每一块上,还非常复杂。所以需要笼统的,我们要拿整个的中国的情况和国外的情况来比,真的没有可比性,没有任何可比性。

  南辰:但是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比一下,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你比如咱们国家有一个立场,就是认为对发展中国家不能提二氧化碳排放的很强硬的死的指标,为什么?他处于发展当中,他跟美国这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是有一定差距的。

  相应的,落在民生这个点上,你比如现在很多人买私家车是因为公交的硬件建设有欠帐,我不想去挤公交,或者说不能按时到单位,所以没办法我才去买车,它是轨道交通长期欠帐引起的。你在这个角度考虑收各种费用,你还是不能脱离民生的这种诉求。

  你比如说他就是想改善一下,如果有好的公交条件,他肯定会去选择公交,你应该给他这个历史阶段,暂时对私家车有一种依赖性,而且要充分的考虑到私家车的用车成本,也是可承受的。

  国家大的节能减排的战略当然是不能受到影响,但是你怎么用政策保证节能减排这个政策的实现,它可能不是说你把那点儿钱收上来,是收点儿钱更有效还是说从源头上,从企业的产品上去调节更有效,一定要算清楚这个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高于洁)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翟勤 | 沈小雨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