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夏天,我帮助北青报和中国汽车报组织了一次轿车企业高峰论坛,第一次邀请
吉利、
华晨这样的自主品牌参加。
李书福当时是第一次和诸多国企、合资企业的老总们同台,很激动。我清楚地记得,当他主动向一位心仪已久的合资企业老总伸出手时,对方不愿和他握手。这就是自主品牌当年的地位。
中国开发自主品牌轿车的尝试,始于90年代后期的一批民营或体制外的企业:华晨、
奇瑞、吉利等。他们创业过程中最大的艰难和无奈,恰恰来自一些主管部门的冷漠。当时,入世在即,跨国公司兵临城下,自主品牌作为搅动当时轿车产业一潭死水的“鲶鱼”,有望成为“国家队”参赛全球化的“陪练”。但是,有人说,“回头去补竞争的课,时间搭不起,国有资产损失不起。”于是,“鲶鱼”们就被拒之门外。
尽管产品物美价廉、尽管
环保安全双双达标,尽管受到渴望享受轿车文明的百姓的欢迎,但是在主管部门的产品“公告”中他们却始终榜上无名,新产品无法投产销售,企业面临被窒息而亡的境地。
我至今记得李书福那段悲壮的话语:“外国公司可以在中国干汽车,我一个中国企业为什么不让干?用国家的钱干汽车,赔了可以“债转股”接着干,用自己的钱干汽车为什么却不行?能不能给我一次机会,即使我失败了,也算体现一次公平。”
为了获得生产轿车的准生证,自主品牌可谓费尽心机,坚韧不拔,公关和借壳的费用往往数以亿计!直到跨国公司悉数放行,这些自主品牌才陆续获得生存权。
这是一段“悲壮”的历史,中国的第一代自主品牌可不是嘴里含着宝玉和金锁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