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公司不太看得上本土的大学,而位于产学研另一端的高校在推动与企业合作上并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学汽车研究院的教授对《汽车商业评论》说:“从学校本身来说,国家的经费稳定可靠,从私人角度来说,教授带国家的项目有面子,对评级、升职也益处颇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高校和教授们都不愿意联络企业,推动产学研进程。”
国内最早觉醒的高校是湖南大学。湖南大学车辆工程学科是该学科全国最早授权的三个博士点之一。其依托的湖南大学汽车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已发展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其校长钟志华认为,要更快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创造成功案例,从而树立信心、找出路径,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他如机制、投入、实践机会等便会迎刃而解。
钟志华所谓的成功案例标准,就是完全自主开发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高档轿车。为了达成这个愿望,湖南大学在跟奇瑞合作的时候,保持了每两周去奇瑞一次的频率和热情。
曾经有一位奇瑞的管理层这样评价他:“他是想给工业界做实事的人,所以每次都亲自带着学生来。”
当时奇瑞和湖大合作的项目是很显示大学优势的模拟计算,这是非常靠近产品研究的工作,湖南大学在计算这方面非常出类拔萃,在与奇瑞的合作过程中,钟带领湖南大学把自己的研究更趋向于实际和可操作。尽管奇瑞只给了湖南大学很少的钱,但是钟给奇瑞的回报堪称巨大。
钟志华在湖南大学的成就昭示出的是,大学的汽车研究院躲进国家的项目成一统不是长久之计。在企业对他们没有太强自信心的前提下,他们必须向企业证明自己。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曾经在中国科学院一个研究所工作了20多年,对于产学研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参加长安汽车集团同国内6所知名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仪式上,他表示,在人类的科技发展中,牛顿、爱因斯坦固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自文艺复兴以来,更重要的是如何把科技进步与市场发展结合起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曹健林以自己多年的经历对与会的大学负责人说:“中国高校在90年代后期扩招以来,在规模、校区、教具以及科研的总体水平上有了提高,但是仍然处在大发展的初步阶段。要大发展,大学要提高能力,必须要和企业合作。合作不能带来多少理论文章,但是能够给中国工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