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北京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但开车上班的北京人却逐渐减少。
一年前,北京各小区上班的日子一大早私车都齐刷刷地开走,现在即使周一上午小区停车场上也有许多车原地不动。公交优先政策的重磅出台,更多地铁线路的开通,让北京人觉得乘公交出行比开私车更划算。
汽车价格不断下降让更多人有了圆汽车梦的时机,但环境容量又使开车成本越来越高。除了承受高油价外,停车费也越来越高。目前北京黄金地段的停车费已达每小时5-10元,所以周日去西单、王府井等繁华商业区很多人都不敢开车。要买得起且用得起汽车,只有改变汽车消费习惯。目前专为上下班而买车的北京人越来越少,私车用途已趋向更多元化,毕竟商务活动、接送家人、显示身份、假日出游等等都需要私车。汽车,正在从生活必须品角色转换为提高生活质量的工具。这种角色转换让许多人每年开车时间比过去减少三成左右。
一位早打算买车的消费者本来想买辆10万元左右的汽车,再拿出10万元来养车。用车环境变化后,他觉得既然汽车报废年限取消,花钱买辆更好的车使用更长时间更合算,所以选择车型就从凯美瑞变为锐志。原来打算开车上下班的他,现在只在商务交际、办急事、送孩子上学带老人看病时才开车出门,平日里都保持着骑自行车和乘公交车的习惯,每月的油钱在300元以下。
用车习惯环境改变后,更多北京市民选择买中档轿车而不是小排量汽车。理由一是中档车更加舒适和体面,二是知名品牌中档车质量更好,只要有良好的驾驶习惯,不但能满足越来越严的排放标准也相当节油。私车代步功能的弱化,是小型车在北京销量增长比不上中级车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长远看,北京庞大的私人交通需求会逐渐下降,汽车体现身份和生活质量的功能在加强。用减少开车次数来降低用车成本,正成为更多市民汽车消费之道。汽车排量及价格敏感度,将不再是影响购车选择的最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