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王飞
有人将中国汽车形容为“汗水工业”,按照我的理解,有点费力不讨好的意思存在。
汽车行业的一种说法证明“汗水工业”这个称呼的由来。据说,在中国合资汽车企业中,外资提供30%的资本,拥有50%的股份,拿走70%的利润;而中方企业只得到利润的30%。
前段时间,曾有中国汽车走“用市场换技术”的道路是否正确的争论,虽然最后也没有争出一个明确的结果,但是很显然,已经有部分人对费力不讨好的境地表示不满。
争论的由来是中国现代汽车工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几乎还处在“中国制造”状态,这与目前国家倡导的自主创新有点脱节之嫌。近来,“中国创造”之声不绝于耳。不光自主品牌高挚这面大旗,一些合资企业也开始重视“培育中国自己的设计师,提升合资企业的设计水平”,还有合资企业宣布要推出自主品牌。
“中国创造”究竟是什么?它不应该只是吸引人关注的噱头。有人认为,中国创造应该有四个明显特征: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领先的技术、定价权。如果真正能够达到这四个条件,“中国创造”就不光只是噱头而是真正卖点。
不过,依据现在情况来看,我们对“中国创造”的定义还应该宽泛一点,至少在“中国创造”的初级阶段,汽车制造厂能够摆脱简单模仿,掌握维持生存的核心技术,就已经不简单了。创造和制造的差别,就在于你有没有把智慧融入到产品里面。
车展特刊:
[车展特刊]九大老总巅峰对话中国创造
回顾创造路 中国汽车“激越三部曲”
“中国创造”空中论坛--巅峰对话
(责任编辑:高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