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已久的法国人希望呈现的,是雪铁龙在中国市场不甘落后的进取心。但在此之前,它需要一点亮丽的成绩,来增加自己说话的底气
一向浪漫而矜持的法国汽车品牌雪铁龙,开始有了一些骠悍的神情。
4月8日,雪铁龙在中国的整车合资企业——东风雪铁龙,发布了改款后的新爱丽舍车型,并宣布预定价格为7.38万-10.18万元。
这可以看作东风雪铁龙在反思之后的一次尝试。
作为雪铁龙最早进军中国的车型,富康一度使雪铁龙品牌成为中国车市一道抢眼的风景。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在中国市场耕耘已久的雪铁龙却被诸多竞争对手超越,富康的江湖地位也是一去不复返。
现在,抑郁已久的法国人希望呈现的,是雪铁龙在中国市场不甘落后的进取心。但在此之前,它需要一点亮丽的成绩,来增加自己说话的底气。
这正是新爱丽舍以“进攻”姿态亮相的原因所在。
进攻
在新爱丽舍的发布会上,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简称“神龙汽车”)总经理刘卫东称,神龙汽车将打造2-3款10万元级别的销量战略车。言下之意,新爱丽舍正是其中之一。
神龙汽车是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合资公司,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是合资公司旗下的两大汽车品牌。
“新爱丽舍将成为东风雪铁龙的销量战略车,提升东风雪铁龙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东风雪铁龙总经理穆懿夫则直截了当地说。
魏文清表示,新爱丽舍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凯越、伊兰特、赛拉图等,甚至“老三样”的捷达也包含在这一区间内。
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这显然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显示,2007年,凯越四款车型的月销量超过两万辆,捷达两款车型的月销量近1.5万辆,伊兰特和赛拉图的销量数字也是老款爱丽舍的数倍之多。
重压之下,有冲击力的定价成为新爱丽舍寻求突破的首要“利器”。
“中级轿车市场比较大,我们的想法是制定进攻性的价格,一步到位。”魏文清这样解释新爱丽舍的定价策略。
在目标市场上,新爱丽舍将二三级城市作为覆盖重点。“未来,东风雪铁龙的网络建设会向中西部扩展,并逐渐向二三级城市发展。”魏文清表示。
即便如此,新爱丽舍在强手如林的10万元级别市场地位的树立,仍需要假以时日。
按照魏文清的说法,在剩下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爱丽舍的销量预计在5万辆左右,“中间会有一个爬坡的过程”。
集体困境
实际上,不光是雪铁龙,包括标致品牌在内,法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郁郁寡欢有目共睹。
对雪铁龙而言,以富康车型进攻中国出租车市场的做法,固然使这一法国汽车品牌能快速宣传其产品的性价比,提高知名度。但另外一个不可避免的尴尬就是,雪铁龙品牌的美誉度却因其出租车的形象而大打折扣。随后,爱丽舍同样步入了富康的后尘。
与雪铁龙品牌相比,标致在中国的经历更是一波三折。
上个世纪90年代,标致品牌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广州标致遭遇分手之痛,1997年,广汽集团以1元的象征性价格,收购了标致在合资企业的股权。这对初来乍到的法国标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屡屡碰壁,使法国人在中国市场承受了挥之不去的心理压力。
而在碰壁的背后,是法系车在中国市场的水土不服。“原有产品不适合中国市场,不是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的车,而是原有产品哪些更适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就把原有的车改头换面,引进中国市场。”中信证券汽车分析师李春波认为。
保守而谨慎,似乎已经成为法系车在中国的特有风格。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作为雪铁龙的重点车型之一,凯旋在中国市场只配备了一款2.0排量的发动机,而此次背负着“销量战略车”使命的新爱丽舍,也仅配备了排量为1.6的一款发动机。
“配备多种排量的发动机,意味着很大的成本投入,这需要厂商对销售有极度的信心才行。但从目前来看,中国市场并不能给雪铁龙这种自信。”李春波说。
增加覆盖面
尽管小心翼翼,但雪铁龙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仍在前行。
除了价格上采取攻势之外,拓展产品线以增加产品的覆盖面,成为东风雪铁龙下一步的发展重点。
据了解,投资17.8亿元、首期建成产能15万辆的神龙汽车第二工厂将于年底前建成投产。届时,该工厂将生产雪铁龙在中国市场的首款高端车型C5.这意味着,雪铁龙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线将覆盖从经济车型到高端车型的市场。
按照穆懿夫的说法,雪铁龙已经决定要加快新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投放速度。“这个加速并不是说所有的新产品一起投放,这需要一个过程”。
而为了保证C5的成功,东风雪铁龙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已经展开。“为了能够成功投放、推广这样的高端车型,并且保证它获得一个好的销售情况,我们从内部自身的工作,以及相对应的经销商层面,都在进行一些相应的工作。包括品牌的提升、质量的提升等等。我们还要从整体的营销能力和网络质量方面进行进一步提升。”穆懿夫说。
同时,魏文清表示,雪铁龙是一个综合的品牌形象。“在中端、高端市场我们一直在做,增加覆盖面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