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刚才钟老师也提到了我们整个发展的过程,国家政策上支持得比较少。
陈光祖:北京零部件工业的第二次创新就靠刘总了。
刘毅男:我们叫见一斑而窥全豹。北京做汽车做得很早。到现在有五十年的经验了。总结起来,北京汽车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后,北京的主机厂在一段时间内做得还可以。比如说我们建立了第一个整车企业,包括中国第一个上市的汽车企业也是在北京。包括后来我们和山东的汽车资源整合在一起。但是总体来看,北京汽车发展也是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的起起落落的过程。
北京汽车发生质变应该是从有了北京现代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北京汽车零部件一直没有太大的发展和变化。是不是行业规律我不好说,但是我也感觉,刚才钟老师谈到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大家把兴奋点放在整车上,这有一定的规律,因为主机是牵动作用,它是龙头,钢铁不起来,零部件产业很难起来。一段时间内把主机作为主要矛盾来抓。
北京汽车的问题在哪儿呢?我们汽车零部件这些年,总体发展的步伐和效果,不管从全国行业来说还是北京的行业来说,是不相匹配的。这造成了一个问题,北京现代进北京的时候,在北京地区,甚至在国内找不到零部件市场。这里面也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但是我觉得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北京地区,甚至我们在国内相应的零部件资源没有,产品也好,水平也好,技术含量也好,你想匹配都难,造成了很大一块市场空间我们轻易的让出来了。北京现代进北京的时候,北京零部件的销售大概在40个亿左右。前年已经接近300亿了。这300多亿实际上是国外的零部件企业来做的。客观的说,是零部件支撑了我们汽车的发展。
另外一个问题,我们本地化的零部件企业没有很好的把这个机会抓住,轻易把这一块的市场丢掉了。我觉得从北京汽车发展的角度来讲,从北汽控股公司,我们的董事长非常重视。他其中的一个想法就是要完善北京汽车的产业链,要把北京汽车零部件这一块全力做好。我们在零部件发展的战略制订上,在产品资源整合上,在企业内部资产的存量整合上,做了很多的工作。从去年来看,北京的零部件跟北京的汽车产业配套率还很低,这既是我们的问题,也是我们的机会。我们也下决心,我们现在提出战略目标,到2010年,北京汽车的零部件要进入全国前十。刚才陈老师说北京汽车零部件第二个春天,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北京汽车零部件的第二个春天早点到来。
主持人:可能我们其他的老师会从更宏观,或者是自己的体验来讲讲我们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概况。
杜芳慈:我觉得,刚才刘总说的也是有道理。我做零部件,给谁配?没有车你怎么弄?所以,我觉得改革开放以后,有桑塔纳这个车进来了,为了桑塔纳国产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当然朱镕基在上海当市长的时候,非常有力的推进,全国都在推进。那个时候老的普桑有一个开关,那个开关是一半黑的一半红的。这个开关不是黑的和红的是涂上去的漆,而是注塑的时候就是一半黑的一半红的。这样一个件,当时我们国产化怎么做呢?第一,中国没有这样的模具。第二,中国没有这样的塑料原材料,第三,中国没有加工这个的机床。就是这么一个小的开关的壳就是这样。所以,我觉得,应该说这些年来的发展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外界的发展更快。另外,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我们的产品系列。就一个桑塔纳,大家都围着桑塔纳干,使我们的发展出现一些问题。
另外,开发索纳塔的时候,除了摩比斯其他企业怎么给它配?图纸也没有,你也不知道他的技术要求是什么。就测绘,那绝对不行。现代的汽车工业发展,你再测绘配是肯定不行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的零部件没有走到这一步。福特、通用都想大规模的在中国采购零部件。但是远远没有达到他们想象的那样。最后采购不到,你的零部件企业没有达到那样的开发能力,也生产不出那样品质的产品。比如说我到戴卡,几乎全世界的汽车都做了。我问他这个件,他做车的铝圈的,我说这个铝圈是福特给你的图纸还是你和他一块做的?他说全是福特给的,我们自己不会开发。像这样的戴卡,我们中国非常有名的零部件厂,你没有能力,只能做人家的加工。所以我们的危机是非常大的,不要光看到我们的成绩,要看到多年的失误造成的问题。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在来看,这个问题很难办。陈老说了,世界第一大电动雨刷生产企业博世,他投资去开发产品,你供给系统,他博世还是垄断的。他们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在里面。所以,我觉得在看到成绩的时候,我们特别要清醒的看到我们的问题,赶紧解决我们的问题。
主持人:刚才杜秘书长讲了我们零部件技术上的缺乏,我们自己的差距,也非常有危机感。陈老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光祖:我们二十多年改革开放,零部件有很大的发展,也不是一概否定它。比如说桑塔纳做国产化的时候,杜秘书长讲的,什么也不会。那个时候叫我去组织上海的配套,组织一个工作组,我负责国产化。那个时候我去了上海,根本不会。上海沙发厂找我,说我要做座椅,我说这有点不对头。上海一个副总工程师陪我看了一个多月,在上海开了一个零部件启动会。1984年,零部件汽车产业的启动会。我也说不准,我看了外国人都叫座椅,不叫沙发。他说我这一百多年的沙发,我的沙发全部出口的。这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沙发和汽车座椅完全是两回事。到那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叫汽车沙发。实际是我们到国际去看的时候,要花多少钱来研究这个沙发怎么符合人体工程,怎么能够坐得舒服。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多少钱。后来我们就搞了一个延峰江森,现在延峰江森应该说是在国际上基本平起平坐了。但是这个平起平坐,今年接近一百亿,已经一百亿出头了。所以,应该说这个延峰江森是我们搞国产化改革开放以后的成绩。过去有七八个人在那里手工搞的。今年已经160、170亿,今年目标是180亿,而且是OEM,美国通用都要。这说明一个座椅,从三十年前我们不知道什么叫汽车座椅,到现在我们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但是像这种企业太少。能数得着的就是这么几个。这的确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且座椅那个时候是很高档的,现在座椅在国际上又变成了劳动力非常低的,你就是卖劳动力的产品。产品根据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调整。你本来站在高位,现在要慢慢往下走。他不愿意做了,就让你做。
主持人:陈老师讲的这个故事非常的生动,包括我们做汽车座椅,最开始都是找一个沙发厂来做。我们从这个有趣故事的背后看到了整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现状。高技术含量的公司我们现在还是屈指可数。也请钟老师谈一下,从一个专业媒体从业人员、资深业内评论员的角度来谈一谈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的现状?
钟师:这几年我也到了很多欧洲、美国的零部件供应商总公司去参观,我看了很多的技术介绍。举一个例子来说,很多的工厂在他成为这个行业,零部件某一块的行业领袖,也需要很多年的积累。而且研发费用也投入非常高。你可以想象,一般他要达到总产值的8%到10%的份额。越是高精尖的企业,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企业研发投入占的生产总值比例越少。现在发动机里面的传统皮带慢慢就要用金属链条替换。因为它的寿命比较长,可靠性比较好,噪音比较低。几乎没有什么维护成本。但是做这个东西,当时很有意思,美国伯格华纳甚至于从材料的冶金提炼,都是由自己的冶金工程师来做技术的配套,他不从外面采购。基本上这个链条的寿命和整车的寿命是一样的。它不允许换,这个材料要求非常高。所以,他从原材料、金属材料自己把关,更不用说加工处理的热处理等很多技巧。一旦做成这个东西,花了那么多的心思,竞争对手很少,行业里面大概没有几家,全世界就是两三家做这个。当然,各方面的利润很可观,能供应全世界高级的车。我们从这里面看到,还有很多的在美国、欧洲的公司,年龄很长,有的有百年历史,如果看到日本的几个零部件巨头,二战以后基本上崛起,现在基本上都有六十年。长期的积累,他们不可能一下子起来。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汽车零部件产业能够起到竞争优势,不仅仅是自己企业想做这件事情,还跟周边的人才水平有关系。任何一个零部件,还有它下面的供应商给你服务。如果你的整个技术工业不行,由于原材料的水平不行,或者是技术不行,他也不能发展。这是考验行业整体的工业水平问题。当然我们国内经过了这么多年发展,我们的门类也很多。但是每一个行业都做精了,跟国际市场的差距还是蛮大的。有很多的企业在想,要在国内找到比较合适的下家的供应商,他们觉得也是有困难的。这也是现实。我们有一些东西能造,但是真正的品质和技术含量方面还是不够的。一层一层的压力传递到某一级供应商,他也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
闲逛到此
有点兴趣
强烈关注
想要拥有
品牌粉丝
闲逛到此
有点兴趣
强烈关注
想要拥有
品牌粉丝
闲逛到此
有点兴趣
强烈关注
想要拥有
品牌粉丝
闲逛到此
有点兴趣
强烈关注
想要拥有
品牌粉丝
闲逛到此
有点兴趣
强烈关注
想要拥有
品牌粉丝
闲逛到此
有点兴趣
强烈关注
想要拥有
品牌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