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零部件业或将丢失千亿订单的消息甚嚣尘上,不管这条新闻是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却必须要如坐针毡!因为事实是一面要分摊车市价格战导致的利润流失,一面要承担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本土零部件企业已经雪上加霜,心力交瘁。
涨价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涨价意味着国际买主的离去;不涨价则意味着选择坐以待毙。由于产品升级滞后,捉襟见肘的本土配套企业面临着两难窘境。
与行走在市场边缘的本土配套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国内几乎所有的核心零部件企业,都被跨国公司以独资或是控股形式完全垄断。随着取消零部件本土化要求和发动机股比限制、放宽服务贸易领域让外资进入等汽车产业管理政策的调整,跨国公司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整车,甚至将其供应链全面带入中国,或控股,或独资。据统计,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占到60%以上的份额。在汽车电子等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等关键领域,外资控制的市场份额甚至高达90%。
“虽然中国的供应商成长很快,但是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加上基础产业(如钢铁制造和工业塑料)薄弱,都是我们对本土零部件企业缺乏足够信心的原因。”博格华纳(中国)采购部的负责人直言不讳。虽然一语击中了本土零部件企业的软肋,但是跨国巨头也应该有点“反哺”之义,如果没有无股比限制的自由投资政策,他们的技术和资金就不会得以在这块肥沃的市场上如此顺利地落地、生根;如果没有中国发展汽车工业和国家鼓励提倡环保、科技,提高行业技术标准的契机,他们的技术成果就不会在这个巨大的“试验场”得以开花结果。
如今,这些跨国零部件企业和外资巨头们可以中国市场如此翻云覆雨,疯狂掘金,而曾经以低价取胜的中国零部件业,成本优势不再,又无核心技术支撑,要么被淘汰,要么被并购!我们无法回避忽视产业安全和追求短期经济贡献率的政策导向带来的负效应,但是谁又给了本土零部件企业一个一个缩小这个差距、公平竞争的机会呢?
事实上,在整车厂基本都是合资企业的情况下,本土的零部件企业基本上都被排斥在整车的配套体系之外。而目前合资整车企业选择配套供应商的顺序依次是:合资外方的本国独资企业———合资外方的本国合资企业———欧美和日本企业———中国本土企业。这种恶性循环无疑在逼着本土零部件企业成为国外资本的从属和附庸。当跨国巨头在中国这个汽车市场上捞着大把油水的同时,中国汽车产业却在面临着可能被掏空根基的惨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