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致力于在中国推广柴油车的大众汽车,近来似乎有意放缓步伐,调整在华柴油车发展战略。
- 大众柴油机国产计划搁浅
7月21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正式发布大众汽车集团2007/2008《可持续发展报告》。在这次发布会上,大众汽车高层透露其柴油车发展战略可能生变。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柴油发动机国产计划是否需要改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博士说,尽管大众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推广柴油机技术,但这一进展并不顺利。
纵观目前国内的柴油车市场,大众是绝对主角,他们热衷在华推广柴油车也由来已久。早在1999年,大众(中国)就设立了一个“开创柴油机的新时代”小组。这个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推销大众的环保型现代轿车柴油机技术。
大众开始在中国四处奔走。大众汽车专家与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组织多次技术研讨会。他们还与高校、国家环保总局开展密切合作。
|
|
|
|
随后,一汽-大众陆续推出柴油版捷达、宝来和奥迪A6。虽然最初这些车型扛着环保节能大旗受到不少消费者追捧,但时隔数年,车油不配的尴尬暴露无遗,许多柴油轿车用户开始叫苦不迭。目前,这些车型已在国内多个区域市场陆续退市。
即便遭遇不少挫折,对于柴油车在华发展的前景,大众方面一直非常乐观。就在去年年底接受媒体采访时,张绥新还表示中国普及柴油机的基本条件已经逐步成熟,柴油轿车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大众还订下目标,要到2010年实现在华出售车辆里5%的车辆为柴油车。
现在,这一计划却搁浅了。
- 现实逼迫大众做出改变
短短几个月时间,大众为什么突然转变了态度?张绥新给出的解释是近期国内柴油供应短缺严重。然而,柴油油品和供应不足并不是新问题,它已经困扰了汽车行业很长一段时间。而专家认为,大众此次战略转变,意味着它对中国柴油轿车市场发展前景的重新思考与评估。
“大众最初力推柴油车是出于现实考虑,现在暂缓脚步同样是因为顾及现实。”,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袁大宏指出,多年的发展令大众意识到中国柴油轿车市场商机不足,利润微薄,今后的发展也会遇到诸多困难。出于现实考虑,大众开始根据市场调整策略。“对比欧洲市场和中国的多年发展,大众也许终于明白,柴油轿车并非为中国市场所急需。”
大众在中国积极推销和兜售其柴油车计划,是看中了柴油车在中国的巨大发展潜力,希望借助柴油车保持国内汽车企业龙头地位。一旦发现这种方式难以实现既定目标,大众自然会转舵调整方向。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主任徐长明说,推广柴油车要从理论和操作两个层面考虑。理论上,柴油车推广有利于节约能源。但我国国情是柴油需求的地方太多,柴油供应非常紧张。如果只看到理论层面,看不到操作上的巨大阻力,埋头推广柴油车,企业必然会遭遇不顺。
- 路线之争众说纷纭 媒体宜更加冷静
作为柴油轿车市场的领头羊和主力军,大众的经历从实际操作的层面说明中国国情并不适合发展柴油轿车。
关于中国是否应该发展柴油轿车的争论持续了十多年,这期间,各方专家观点固然各有不同,政府主管部门的态度也并非始终如一。
政府方面,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将先进的轿车用柴油发动机开发制造列为汽车类指导目录之一。很多人把这视为政府管理部门对柴油轿车的积极鼓励。但在今年年初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征求意见稿中,这一目录却被删除,被认为是主管部门态度有所反复。不过,发改委某负责人在今年上半年的一次讨论会议上又表态称仍支持柴油轿车发展。
与发改委的暧昧反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环保部门对于柴油车的明朗态度。出于保护环境考虑,环保部门旗帜鲜明地主张限制柴油车发展。
专家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对于柴油轿车等技术路线发展创新的看法,尚不够成熟,不同机构之间的观点难免存在冲突。但对于技术路线之争,主管部门应尽早认清形势,明确表态,给行业发展以积极的引导。
而在这一争论中,某些媒体也显得失于理性 。“柴油轿车是能源战略的重要部分”、“柴油车是节能环保的必由之路”,这样“一边倒”的论调在国内众多媒体上曾多次出现。还有文章指责政府主管部门在支持和鼓励柴油车发展上缺少作为,又无帮助解决柴油油品问题的积极态度。这些观点来自业内多位专家,相关媒体似乎也抱定了这样的信念:发展柴油车是中国急迫所需,媒体应该肩负起“启蒙”和“教育”的重担。
“回顾这些年关于发展柴油轿车的讨论,媒体表现似乎有些过于急躁。有时只听取了少数人的观点,就人云亦云。虽然其中不乏是出于对汽车工业的关心,但也不乏炒作,一定程度增加了讨论的难度。”一位长期从事内燃机研究的专家说,希望面对行业内的各种争论,媒体可以表现得更加冷静和客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