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现在所要做的是找到一家合适的中国汽车企业,由此来发展我们共同的业务。”克莱斯勒有限责任公司亚洲业务首席执行官墨斐对记者说:“回首过去克莱斯勒在中国的道路,尤其是对比那些在克莱斯勒之后进入中国的国际汽车巨头们的中国之路,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
不为人知的苦衷
早在1984年,克莱斯勒就来到了中国,它既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汽车公司,也是第一家在中国成立合资汽车企业的公司。20多年来,深谙中国市场的克莱斯勒却有着诸多不为外界所知的苦衷。
克莱斯勒在中国本土通过技术许可或零部件进口的形式进行渗透,以通过授权组装和销售的方式来尽量降低制造商的风险,这种策略让克来斯勒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中国稳定着陆。于是,克莱斯勒开始与北汽合资成立北京吉普,在北京生产Jeep品牌汽车。
到了1998年,在与戴姆勒合并之后,克莱斯勒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业务重组。2005年,由于急切想把奔驰品牌真正引入中国豪华车市场,戴姆勒-克莱斯勒在北京吉普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BBDC)。据克莱斯勒方面称,BBDC自2005年创建之初即复杂之极,有诸多不为外人知晓的因素。
在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墨斐介绍了克莱斯勒与BBDC的关系:“我们跟BBDC合作主要是通过技术许可的方式来进行,许可BBDC生产克莱斯勒300C和克莱斯勒铂锐两款车型,我们签了一个6年的技术许可协议。”可见,克莱斯勒与BBDC之间的合作,仅源于一份为期6年的技术许可协议,而并非外界所一致以为的参股方式。据悉,目前合同还在执行期,300C的合同是2006-2012年,而铂锐是2007-2013年。
需求伙伴结盟共赢
如今的克莱斯勒已明确了自己在中国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迫切需要找到一家中国的企业,能够优势互补,来发展双方共同的业务。墨斐表示:“简单进入中国生产汽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更重要的是与立足国内的合作伙伴优势互补,结成强有力的联盟。在双方都明确了这样一个战略方向后,下一步才能讨论具体的实施细节。”据悉,克莱斯勒正在和多方进行接洽。
虽然有了以前的教训,但克莱斯勒在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还是有意保持一个非常开放的心态,因为除非大家深入接触了,否则很难了解各家的强项和弱项,大家可以互补的点在哪里。所以克莱斯勒强调是故意不设定一个先入为主的标准。
业内人士透露,克莱斯勒目前完全是一个没有确定的,或者没有一个非常固定、僵硬的标准,而是在和这些公司深入的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最后确定。可能这就像谈恋爱,光看外观形象不行,还得深入接触。“最终可能这姑娘长得不漂亮,但人品要好。”克莱斯勒内部人士这样描述。
从克莱斯勒由东南代工生产克莱斯勒大捷龙和凯领之后,又与奇瑞、长城汽车等寻求合作等多种动作来看,走本土化路线已成为克莱斯勒在华的首选战略,在墨斐的引领下,克莱斯勒正在加快中国步伐,以实现它的中国式“涅槃”。
墨斐欲续写辉煌
克莱斯勒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在中国20余年的发展并不顺利;但立足本土、展望未来,拥有中国市场丰富经验的传奇人物——墨斐,已逐渐成为令许多人相信克莱斯勒前程的关键因素。
在中国车坛,曾为通用汽车效力32年的墨斐是个相当知名的人物。从1996年出任通用汽车上海办事处总经理到现在,墨斐来到中国已有12年。12年间,墨斐的身份和业绩也在不断刷新。就在一年前,上海汽车的一则公告曾引起业界的极高关注:时任上汽股份执行副总裁的墨斐在辞职声明中表示,“加入克莱斯勒集团对于我目前的职业发展来说,将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一时间,墨斐再度引起车坛的一阵喧哗。
由于对国内汽车市场非常熟悉,墨斐被国内汽车业视为难得的管理人才。在戴-克拆分的第一时间,对于独立新生的克莱斯勒来说,在中国乃至亚太范围内,墨斐恐怕是无人取代的最佳人选。或许,随着合资伙伴选择的日趋明朗及合资项目的加速推进,墨斐在中国车市续写的辉煌也正慢慢浮出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