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限行一天虽未剥夺私家车的所有权,却限制了它的使用权,再加上政府以暂行条例的擦边球规避了法律程序,结果引起了北京市民的争议
北京机动车限行:引起争论
从10月13日起,北京私家车试行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的政策正式实行。
这项实行到2009年4月10日、涉及近400万私家车主切身利益的暂行规定,仅仅在9月20日奥运会限行措施取消后的一周(9月28日)就出台了。
少数人的权益也应尊重
交通拥堵,是北京这个特大城市挥之不去的烦恼。
奥运期间近两个月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实现了“蓝天大满贯”;随后,新华网推出“北京单双号限行、地铁延时运营调查”,至10月2日,53.68%的人赞成继续实行单双号。
北京市政府主办的首都之窗网站从9月17日至10月10日进行民意调查,对限行也有很高的支持率。
“民意测试支持率肯定会很高,毕竟限行前后的反差实在太大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甘培忠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政府目前试行的限行措施很好地利用了时间差,打了擦边球,但政策未免过于随意,不能这么轻率处理公民财产,这样造成我们对政府的公信力预期没有保障。”
家住北京市大兴区的白领张英鹏,每天早六点驱车到马甸桥的单位去上班,奥运会期间,每月打车上班的费用约在3000元以上,知道试行限行规定后,张英鹏很犯愁。“大兴区没有地铁,到单位坐公交需要‘倒三倒’,限行意味着增加了许多交通成本。”
像张英鹏这样因限行不便的人有很多,毕竟北京市是近几年才大力发展公交和地铁运力,没有覆盖的近郊城市居住区是多数。
“就算这些人在北京市民中占1%,也不应该。不能说少数人的基本权益就可以剥夺。”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他认为除了限行,北京市还可能有其他举措。
甘培忠就建议,北京市可以通过提高购车成本,养路费标准、市中心停车费、排放标准等控制私家车的数量。
但北京近几年从未提出抑制私家车的发展。自编车辆号牌、缩短办证时间和简化买车程序等措施,都是政府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体现——对北京的GDP贡献,汽车消费居第二位,居于第一位的房地产也依赖汽车消费的强大拉动作用。
限行新方案,则标志着“不限购买,限制使用”成为北京市汽车产业的政策导向。
“要警惕奥运情结,紧急意外状态下的好东西多了,但是不能把它常规化。把百姓在节日期间的容忍和牺牲,当成大家的当然义务,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端洪说。
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北京车辆限行引争议 是否侵犯物权成焦点
中国青年报:例外能否常规化 北京限行新政争议中上路
检察日报:北京私车每周停驶 尚未问民意限行何太急
下一页:限制公车优于限行私车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