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汽车行业首当其冲,严峻环境下的中国汽车行业的生存和效益发展趋势成为各方关注点。我们认为对汽车行业的利润变化要从不同层面考量,不能一概而论。
一、汽车行业08年利润分布异常
1、汽车整车企业3季度利润下滑有一些特殊因素
由于08年的汽车市场增长特征与历年走势不同,因此决定利润的分布也明显差异。
08年商用车增速高于乘用车,因此上半年商用车企业利润较高,甚至是高速增长。下半年受到国三标准实施的影响,商用车需求大幅下滑,由此带来利润必然大幅萎缩。这是计重收费和国三标准的政策因素影响,因此这不能和美国金融危机混为一谈。这个因素对商用车企业的年度各季度利润影响很大,远超出出口下滑等世界经济因素的影响。
而乘用车企业的利润也受到销售进度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奥运因素导致3季度的需求下降较大,潜在消费群体的关注点转移和生产商的大幅生产节奏调整都有一定影响。
销售 |
行业总体 |
汽车整车 |
摩托车整车 |
汽车零部件 |
摩托车零部件 | |||||
08年 |
07年 |
08年 |
07年 |
08年 |
07年 |
08年 |
07年 |
08年 |
07年 | |
1-5月 |
6.25% |
5.86% |
6.92% |
6.45% |
2.70% |
2.96% |
6.70% |
6.49% |
3.85% |
3.41% |
6-8月 |
5.92% |
6.09% |
5.74% |
6.32% |
2.96% |
3.18% |
6.88% |
6.75% |
3.93% |
4.26% |
变化增减 |
-0.33% |
0.23% |
-1.18% |
-0.13% |
0.26% |
0.22% |
0.18% |
0.26% |
0.08% |
0.85% |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表显示,整车行业的08年6-8月利润率下降1.18个百分点,下降速度快于07年同期的0.13个百分点较明显。
但值得关注的是零部件企业的利润上升较快。在原材料价格高涨和生产制造成本上升的情况下,08年的3季度利润反而处于近期高点。因此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状态差异较大。
2、上市公司难以有效代表行业利润走势
中国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差于整个行业的实际表现。结合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特色看,高利润企业大部分都是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这些企业绝大部分没有资格上市。汽车零部件的30%利润是外资独资企业,33%是中外合资企业,37%是广大的内资企业。而整车行业由于控制较严,其中的67%利润是合资企业,33%是内资企业。虽然很多合资企业有投资收益的信息体现在上市公司中,但混在上海公司中体现的利润被稀释后很不充分。
而上市公司一般都是内资企业,主营业务利润较低,在行业中利润份额较小,而且利润增长较慢。加之部分企业处于自主品牌发展的加速阶段,投入较大,效益很低。这是很正常的。
3、汽车整车企业利润分析必须分类考虑
企业的目标就是创造价值实现利润,但不同阶段的企业的目标并不相同。
跨国集团来到中国的目的就是占领市场、赚取更多利润。而且现阶段跨国集团占领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份额比例已经很高,占领市场的目标总体应该是基本实现。现阶段的大部分跨国集团的中国企业任务主要就是赚钱。最明显的例子是,上海通用的利润可能已经不得不援助美国通用度过危机了。上海通用的的利润滚动发展的阶段已经逐步过去。
但自主品牌企业的现阶段主要任务是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扩充产品线,实现更大的市场销量,进一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因此税后纯利润不是大部分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考虑的第一指标。尤其是企业的很多投资项目和投资积累都会压缩利润。如果09年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则很多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当期利润会明显下降。
4、汽车行业利润未来下滑趋势很严峻
未来汽车行业的利润增长较低有合理的基数因素。汽车行业07年-08年上半年增长较快,尤其是商用车的下降早在预期之内,透支部分未来的销量和利润,因此下半年和09年上半年必然是利润低增长。
外部因素的影响快速体现。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下滑压力较明显,但在6-8月体现的还不充分,未来是环境压力最大的时候。这在中国的乘用车出口减速和商用车出口绝对量的下降中充分体现。
二、未来乘用车企业的利润变化趋势
1、合资品牌长期以来的的利润主导策略较明显
随着市场竞争激化和低增长的到来,企业的高利润模式改变。前期部分主力跨国集团厂家投入高利润市场的利润增长效果极为突出。例如广丰06年投产凯美瑞后,07年利润丰厚,成为合资企业中利润总额最高的厂家之一。但这种案例越来越少。
2、部分合资企业利润与份额的均衡性可能打破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已经采取销量领先型策略。这些企业在高端车型保持较稳健的利润销量均衡性策略,而低端则采取大幅的促销让利模式,因此销量的进一步提升并不带来利润的提升。
随着内资企业发展,技术壁垒逐步打破,跨国集团的垄断利润下降。A级车作为轿车市场销量最大的细分市场,由于自主品牌的新车型大举进入,合资品牌车型也出现大幅的让利促销,价格不断走低。而且随着内资企业在汽车发动机和零部件市场的不断技术突破和另辟蹊径,跨国集团的垄断利润面临严峻的压力,因此自主品牌的发展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利润合理化。
3、乘用车合资企业仍然是少有的高利润行业
中国各工业品行业的利润总体不高,而汽车行业的利润很不错。尤其是在乘用车领域的利润丰厚。我们看利润变化不仅要对比国内外的汽车行业,而且要结合中国国情考虑乘用车行业的利润到底应该多高。不要被外国人给忽悠了。
上面列举几个典型特征地区的汽车整车的近两年利润率变化特点。
广东的汽车行业的销售利润率是比较高的,08年下降体现在整车的小幅下降。上海也有这样的特点。
但吉林和湖北的整车销售利润率增长很明显。这也是商用车企业的上半年的高增长带来的效果。
天津的整车和零部件利润率均有大幅提升。这就是丰田等强势企业的高增长的拉动效果。
而海南的汽车行业效益下滑剧烈,整车是首当其冲,零部件相对好一些。海南是自主品牌企业加速发展的典型,利润率大幅下降,而发展的系列举措频繁。利润率变化不能完全反映自主品牌企业的生存状态。
三、中外企业利润提升方式不同
1、强势品牌是中外企业的高利润共同利润源泉
汽车行业的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高效益在世界上都是相同的。
在细分市场获得很高的份额必然是利润获取源泉。没有市场份额的利润肯定很低,这是中外企业的共同特点。尤其是在较大区域内实现较高的市场份额。
2、高端产品的利润异常丰厚
中国乘用车整车特点就是价格带很宽,价格差异大,高端高溢价,低端几乎无利润,这与国外成熟市场的价格体系差异很大,因此乘用车整车行业的效益变化,关键看结构的变化,其次是销量的变化。07年的汽车增速不高,但效益高增长,就是高端车型的销量增长快,带来部分企业的利润高增长。因此自主品牌也希望发展高端。
3、只有创新产品才会在将来实现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
汽车行业的新车型市场也是高利润的源泉,尤其是SUV、MPV等细分市场的主力车型目前仍是高利润的来源。只要这些细分市场保持高增长,行业利润增长就有一定保障。
4、内资企业的利润并非最关键。
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竞争格局还没有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这与世界相对稳定的格局完全不同。乘用车市场仍处于群雄纷争时期,各厂家均等在大举投入,因此利润和效益体现的很不充分。尤其是自主品牌企业的厂家进入和产品投放均较快,利润并非短期考虑的主要因素。而且合资品牌的产能扩张也较快,部分闲置产能也带来折旧的利润损耗。
自主品牌的先有市场后有利润的方式应该是合理的,而且厂家报表的利润也不完全是实际的经营状态,因此不能太较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