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红旗”、“华沙”、“上海”牌轿车
“医生、司机、猪肉佬”
“白天鹅宾馆的士”、“东方宾馆的士”
“外汇兑换券”
“皇冠、公爵等进入广州”
出租车的引入人们开始亲密接触小轿车
600斤猪肉换一辆波兰产华沙牌轿车
用600斤猪肉可以换回一辆波兰产华沙牌轿车 |
对汽车生活的感受,最早在1970年代,这依旧是个值得吹捧的奢侈享受。
“我坐过的第一辆轿车是我父亲单位的。”已经50多岁的李峻峰追忆说。
由于年纪太小,他已经不记得最早坐过什么车型了。不过,李峻峰清楚地记得他父亲曾经告诉过他:他后来偶尔能坐上的那辆波兰产的华沙牌轿车是用600斤猪肉换回来的。
到现在为止,他对此记忆犹新。
就是因为父亲说的“600斤猪肉”这一句话,小小年纪的他直接明了地理解了轿车的珍贵性。因为当时,他最大的梦想是“能有丁点肉吃就好了”。
600斤猪肉———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上世纪60-70年代,行驶在中国的路面上的轿车屈指可数:有波兰产的华沙牌轿车、苏联产的伏尔加牌轿车,还有极其少数的红旗牌轿车和北京产的212越野车(当时被视作轿车),此外,就很少能看到其他轿车了。70年末期开始,“上海”牌轿车辉煌一时,各个党政机关和军队陆续配备。
上海牌轿车 |
李峻峰说:“我还依稀记得当时单位配车的级别,地级领导才能坐华沙牌轿车,而正军级领导才能坐伏尔加牌轿车,红旗牌轿车只能是中央一级领导的座驾了。”
和李峻峰为同龄人的黄光明(化名)对于那个年代的印象也十分深刻。
黄光明是一个“汽车人”,从1987年开始做一进口车的代理开始,他在汽车行业里浸淫了长达20多年。由于黄光明的父亲是部队团级领导干部,有资格公务用车,他小时候也偶尔“享受”过父亲单位的车。
30多年前,黄光明还在广州市27中上高中。
那时,由于马路上汽车太少,上体育课的时候,黄光明全班同学都在盘福路的公路上上课。老师和学生们从来都不用担心是否占用车道、是否安全的问题,因为那时候一整天下来,你可能都见不到一辆车。偶尔见到了一辆车,同学们还很兴奋。
“医生、司机、猪肉佬”年代的开车尊贵感
这是中国那一代人对汽车的最朦胧印象。
在中国当时的社会上,除了上了级别的领导干部外,普通人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坐轿车,轿车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甚至很神秘,很多人连摸都没有摸过。
一般上了级别的领导干部的子弟才有机会坐便车,那种享受是可以用“奢侈”来形容的。不过那时公家车也很少,即便是领导干部也只能按照工作需求,只有在开会、出差、上医院看病等必须要公家派车的情况下才可能坐车,而且还必须要向单位司机班提前预约。
当时,司机是非常有面子的职业。
“医生、司机、猪肉佬”———这是广州有名的一句俚语。
那时,社会上将司机、医生和卖猪肉的联系在一起,这些都是有面子的职业。因为司机能够经常出差,帮家人捎带东西,医生可以方便看病和开假条,而卖猪肉的则可以帮忙多买点肥肉,这三个职业是当时社会上最吃香的三大职业,
可见,当时的司机是何等风光。除轿车外,马路上偶尔还能看到解放牌卡车和巴士,很多时候交通运输都是靠卡车解决,那时交通情况非常差。
1975年11月的一天,程鸣第一次出差去汕头。
当时还在广州市体委上班的程鸣,接到领导的通知赶去汕头出差。一早6点,他早早地爬起来,为了能够尽量早点赶到汕头。早上7点,他从广州的大沙头附近坐车,到晚上10点多,他才赶到汕头地委招待所。
短短约500公里的路程居然耗时近16个小时!平均每小时的时速只有32公里不到!
最早,广州的出租车很多都是丰田皇冠
1978年后,人们开始见到越来越多的小轿车。
考虑到接待外宾需要,广州市规模引入了一批进口车作出租车。当时最早进入中国市场上的大部分都是日本车,当时丰田皇冠、日产公爵、阳光、蓝鸟、三菱和大发等车型陆续批量进入广州市场。
和现在不同的是:那时候出租车不是招手即停的。绝大多数出租车都是专供白天鹅宾馆、东方宾馆、中国大酒店等高档五星级酒店。出租车大多以红色为主,鲜艳的车身颜色上印着各个酒店的名称,以接待老外和香港人为主。
普通的市民对轿车的认识,最早源于出租车穿梭于大街小巷。
当时的广州,绝大多数出租车是皇冠。曾经有一家五星级酒店引入过一批雪铁龙出租车,不过由于空调制冷效果不好、油耗太高、故障率偏高等影响,最终这批雪铁龙出租车没有持续太长时间。而日本车的空调好、油耗低、故障率低的声誉也最早是从这批师傅们口口相传的。
追溯起来,日本车在广州乃至于华南的深远影响,是从当时开始的。
的士里程表每跳一下,心就跟着悬一下
当时的出租车,一般是不直接收人民币的。
由于接待外宾较多,出租车司机只接收外汇兑换券。1980年左右,广州出租车起步价大约是2.8元,对于当时平均月薪只有30多元的普通广州市民来说,“打的”就是一大奢望。
程鸣回忆起第一次坐出租车的情景,他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为了感受“打的士”是什么感觉,他特地拦了一辆的士,从珠江北岸经过广州解放桥到珠江南岸边。从上车的第一秒钟开始,程鸣就在心里忍不住暗中担心:千万不要跳表!因为里程表每跳一下,他的心就要跟着悬一下。
“打的”实在是太贵了!
“打的”———绝非一般人承受得起的。直到1980年后期,私人“打的”才渐渐时髦起来。很多年轻人在谈恋爱时,男士为了显示绅士风度,偶尔还能阔绰地打一回车,和女朋友一起体验一下坐车的快意感觉。这是当年一大浪漫之事。
当时,在广州圈内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场广州知名的招聘考试上,一位考官问女考生说,“如果你着急打车,边上有一位老外一起在等车,你如何抢得过老外?”
一位女考生想了一想,干净利落地回答说,“我用百元大钞招呼他(出租车司机)。”
当场,女孩的爽朗回答赢得了一阵赞许的掌声。
那时候,大家认为“的士”就是指轿车
当时出租车稀少,一般人的确很难拦到车。
1978年之后,一般平民对汽车的印象,最早始于的士,因此很多广州人一度把轿车都统一叫做“的士”。
当时,出租车司机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很高。
1980年,张生从广州市一家国营单位“下海”。对他来说,当时有几个选择,其一是开出租车,其二是转型到其他企业做。受朋友的影响,他最终下定决心改做出租车行业。和张生一起的,还有几个一起做出租车的朋友。
“我们那时候还可以准时六点下班,后来想开多长时间就开多长时间,周末还可以带家人出去走走,挺惬意的!”张生说。
开了三年车后,张生便买了一套房子。这在当时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程鸣原来在广州市体委工作的一位朋友,做了几年出租车司机,积累到第一桶金之后,他就改做生意去了。程鸣笑着说,这让他曾经一度也产生过是否要去做出租车司机的想法。那时,程鸣还想,如果车的话,他还能有带上家里人一起出去兜兜风,这该有多好。
事实上,直到上世纪90年代,很多人才像程鸣这样,才敢萌发“如果有车有多好”的念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