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开车像游街一样”
“学车找单位挂靠”
汽车生活谈不上生活
买了车,像“游街”一样地到处跑
1986年,黄强当时一位下海做生意的个体户朋友通过关系,买了辆走私车。
这是黄强第一个买了私家车的朋友。
黄强通过自己的关系帮他上牌之后,朋友开车去他家找黄强,约好一起开车出去吃顿好的!当天,黄强朋友拉着他开着车像“游街”一样地到处跑,沿着广州市市区内有路的地方跑了一遍,让他过足了坐车的瘾。随后,两个人一同到珠江边上的一家饭馆一起“下馆子”,两人胡吃猛吃了一顿海鲜。
黄强朋友是做生意的,赚了第一桶金之后,这个爱玩的朋友决定买一辆车回来。他想,有了车可以用来运东西,没事的时候他还可以开出去外面玩。
这是中国第一代私家车车主的真实写照。
这一代私家车车主的很多共性是个体户身份,买车的最早用途都是用来做生产工具的。
“那时候养个车太贵了,就是送给我,我也不要。”黄强说,他那时候一个月800多元的收入,自己天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一般人怎么能养得起车呢。不过,由于他是在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工作,为此,他接触了不少第一批买私家车的人。
当时,可选的车型很少,有很大一部分实际是走私车,或是套牌车。黄强当时有一个朋友想要买一辆车,南海九江专业做套牌车生意的“道”上朋友告诉他,找个机会一起去香港看车吧,选好了什么车型他们会在半年之内搞掂的。
“好像当时除了奔驰没有被套过之外,绝大多数都被套牌过,最典型的就是宝马都可以套。”黄强说,当时三九集团进入汽车产业的时候,世面上曾经出现过三九牌的宝马,事实上就是大散件进口CKD组装再套牌的。
不过,当时也有不能上牌的套牌车。黄强有一位朋友买了辆日产Q45型车,由于套牌手续不全,一直都没有上牌成功,后来放在车库里停了好多年,一直都上不了牌。
当时卖车、修车比现在容易多了
在汽车逐步进入普通百姓生活的同时,广州人也开始有自己熟悉的轿车工业了。
1985年3月15日,广州标致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个汽车合资项目,仅次于5个月之前的1984年10月10日上海大众合资项目。
1989年,正是在广州标致505SX轿车投产的时候,郭先生(因被采访者要求,隐去名字)大学毕业分配到广州标致上班。郭先生毕业分配之后,他还很高兴能够分配到这个汽车厂上班。因为在当时来说,轿车厂的工资待遇在整个广州来说,算是很不错了。
由于大学学工科缘故,郭先生最终选择去了一线工厂锻炼。当时,正是广州标致风风火火的时候。由于当时没有几个轿车生产点,当时桑塔纳和奥迪的产量非常有限,标致505SX的投产,直接在市场上一炮打响。
“当时大家做轿车的心态很新鲜,也很兴奋。”郭先生说。后来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整个国家宏观调控等影响,郭先生也随着广州标致的衰弱退出了这个圈子。
除了整车工业,在广州的汽车工业中,下游产业的发展也渐渐起步。
“那时候比现在卖车容易多了。”谢卫兵现在还在从事汽车销售行业。
30年的汽车生活变化让他感慨不已,他回忆说,当时个体户买车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摩托车的运输能力满足不了他经营上日渐旺盛的物流配送需求。最终权衡下来,必须要买汽车。不过,当时能买得起“农夫车”的私人还是相当少,大部分“农夫车”和“的士头”都销给了各个单位。
随着“农夫车”和“的士头”在社会上的保有量急剧增加,汽车维修行业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也慢慢发展壮大。当时广州的几个著名汽车维修厂,由于技术实力够硬,一度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汽车前来维修。
广州市的汽车维修发展起来之后,当时甚至还想打入香港、澳门市场。
1988年,李先生(因被采访者要求,隐去名字)当时在广东省机械厅下属一个单位上班。有一天,领导一行从香港、澳门考察汽车维修行业回来后,发现香港、澳门市场上的汽车保有量非常之大,汽车维修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单位决定安排一批年轻的干部到澳门去开一个大规模的修车行。后来领导特地从单位抽调了8个人在澳门建立了一个将近1000平方米的修车行,希望能够在澳门开辟新市场,同时又能学习到更多技术。
后来,从澳门回来的这8个人,如今都成为了广州汽车行业里响当当的“腕”。
最早学车时是没有任何私人业务的
最早的时候,单位上买了两辆走私车的李林还碰到了另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有一次,老李的一位朋友老婆想要考牌照,没有想到却遭遇了很多尴尬。
由于朋友老婆常年在家没有单位,按照当时的交通规则,驾驶员没有单位证明是不能申请考试的,因此相关部门一直不让通过。后来,老李想办法把朋友老婆挂靠在自己单位名下,才最终帮朋友老婆申请到有资格参加驾照的考试。
后来朋友老婆学车还遇到了更多没有意想到的麻烦。由于当时没有驾校,因此个人学车是没有师傅教的。按照当时的常规,一般学车的过程都是自己单位的老师傅言传身教,最终再参加相关部门的考试。
20世纪80年后的中国汽车生活来得静悄悄。
当时整个中国汽车生活的各方面配套都没有跟上步伐,后来还出现了类似考驾照的很多笑话。
然而,“走私车”和“套牌车”在1980年中后期在中国的风靡一时,事实上反映了中国市场对于汽车消费的渴求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走私车”和“套牌车”也大大促进了轿车走进中国老百姓的家庭。
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生活也终于在20世纪80年后期和20世纪90年初期正式开启。
[上一页] [1] [2] [3] [4]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