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农夫车”、“两房一厅”、“的士头”
“海南岛走私车”
“丰田之花”
“浙江个体户买车”
私家车的萌芽个体户致富的生产工具
时兴买“农夫车”、“的士头”
私人买摩托车的渐渐兴起,标志着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第一批人。
原始资本的积累使得对交通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果有车该有多好”———和程鸣一样有这样想法的人那时候越来越多。
汽车作为生产工具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尤其对于先富起来的个体户老板们来说。
1985年左右,在轿车开始兴起之前,当时流行的是“农夫车”和“的士头”。由于个体户的逐步兴起,当时除了单位购买之外,渐渐有了私人购买汽车的现象。
“农夫车”是一种类似于现在江铃、庆铃生产的轻卡,可乘坐6人,前排有三个座位,后排也有三个座位,后面拖着一个车厢。当时社会上除了把这种车统称为“农夫车”之外,还有人根据这种汽车的造型戏称之为“两房一厅”。
“的士头”是一种类似于现在的皮卡车型,可分为单排座和两排座的不同类型车型。由于车头长得很像轿车,当时大家又将轿车习惯地称之为“的士”,因此将这种车型戏称为“的士头”。
1980年代左右,广东省第一客车装配厂组装过一批“农夫车”,名称叫“丰田之花”,吨位数为1.25吨。当时市场上非常热销。
用当时行业的话来说,“有多少销多少。”
谢文那一年还在国营单位上班,他当年做汽车生意的时候,有一次,几个浙江的个体户老板们前来买车,没有讲半点价,交了钱当场提车就开回浙江去了。
由于当时没有区域限制,这种汽车销售渐渐风行。全国不少浙江等地的个体户老板们,争相到广州买车,谢文曾经卖过好多辆车给浙江的个体户老板们。
走私车诱发最早私车消费
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南巡后,决定开放沿海14座城市。
海南岛是当时首批对方开放的城市之一。
由于当时受中国关税等影响,对于外来的汽车进口限制很多,海南岛借着政策的改革放开春风,决定放开汽车进口。随之,海南岛在1985年卷入了一场事关汽车走私的重大风波中。
那一年“粤字牌”的进口汽车大规模进入了中国。
1985年,李林(化名)单位上买了两辆从海南岛运回来的“走私车”。
一辆是3.0L的皇冠,一辆是丰田“子弹头”。其中,3.0L的皇冠花费大约10万元不到。新车刚刚落地下来,李林就特地跑去停车场看了看。借着出差公干的机会,李林向领导申请批示用车。
“皇冠绝对是那时候轿车的最高级别代表了。”李林说。
原来汽车里还装有空调
1985年的一天,远在江西的徐长生单位上也花了大价钱从广东买了一辆走私车回来,拉回来到江西赣州上了牌之后,徐长生第一次真正用手摸到了轿车,他很兴奋。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轿车里面居然还装了空调!
大批量的各种各样的走私车进入中国之后,人们对于汽车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慢慢地,人们才知道原来车上居然还有空调、冰箱等豪华配置,人们也才知道原来在汽车上的生活是可以如此享受。之前,人们对汽车理解很多都局限在运输工作上,更多人限制在雷锋的汽车班年代,那样坐车的话,肯定是没有任何“享受”可言的。
非官方的数据显示,1985年,丰田经过各种途径“进入”到中国的轿车高达10万辆,连日本人都相当吃惊。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