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作为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唯一一款乘用车车型,其原型车是韩国大宇MATIZ,在欧洲则以雪佛兰MATIZ的品牌销售。
在SPARK乐驰征战国内微型车市场的五年中,面对劲敌QQ、路宝、奔奔等车型,经历过两次大的充分,分别是2004年9月SPARK的降价;2008年2月增配版SPARK(08款SPARK)的上市,SPARK的这两次本土化改进,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SPARK的销量,让SPARK更加适合国内消费的消费需求。
而面对08年以来国内微型车市场逐渐走热的趋势,国内强势自主品牌厂家比亚迪和吉利分别投放其在微型车市场的战略车型熊猫和F0,面对实力派竞争对手的威胁,上汽通用五菱也选择了主动出击,上汽通用五菱官方宣布,搭载上汽通用五菱自主生产的1.2升P-TEC发动机发动机车型即将在12月23号投放市场,这也可视作是SPARK在国内开展的第三次本土化冲锋,也是SPARK最彻底的一次改进,这将彻底摆脱SPARK长期以来对进口发动机的依赖。
下面我们就回顾一下SPARK在国内上市五年中先后经历过的两次大的动作,以及分析一下此次换自主发动机后的新SPARK具有什么样的实际竞争力。
第一次:降价
2003年底以CKD(全散件组装)的方式在柳州生产的SPARK是当时国内最高品质的微型车,上市时0.8升SPARK官方定价为6.18-7.28万元,而比SPARK提前半年上市的QQ1.1升顶配车型却只有4.98万元,这让消费者几乎是一边倒的选择了购买QQ。而上市9个月之后的SAPRK,在2004年9月利用1.0升新车下线的契机体面宣布降价,降价之后的0.8升SPARK售价为4.58-6.28万元,低于5万元的售价让SPARK迎来了新车销售的第一个春天,国内第一批SPARK车主大多都是在此时期作出的购买行为。
正是第一批SPARK车主的勇于尝试,才让SPARK的高品质开始为国人所知,第一批车主给了SPARK很高的评价,但是此后的SPARK销售中,一直有三点原因一直抑制着SPARK的销量增长,第一是配置过于简单;第二是因为发动机进口数量受到限制,SPARK市场供应长期不足,导致人们提车困难;第三,因为进口配件过高,作为微型车的SPARK长期以来,售后维修和保养费用过高。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