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着选择;每一个群体,都会遭遇到未知、迷惑,并且需要做出决断。现实时常面临着如同京剧折子戏《三岔口》中的那般境地。
2008,在经历了无数个“措手不及”之后,对深圳汽车商家们而言,与其“不堪回首”,不如去努力看清迷雾重重中的新一年,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总体走势:阴还是晴?
“2008年的总结是写完了,不过2009的计划却难以下笔,”一位东风悦达起亚经销商的朋友对记者说,“我们都不知道2009年到底会怎么发展,也许形势要等年后再过几个月才有一个基本的感觉吧”。观望,迷茫,这种情绪在深圳车市中随处可见,因为看不到曙光,但又充满期待,所以只能无助地看着车市的天空发呆。
无法预测!深圳Z集团市场部人士表示,中国车市与经济整体走势密切相关,相关因素太多,想预测其实是徒劳,就如2008年突如其来的危机让许多“专家”大跌眼镜。
当然,也有谨慎乐观派。“经过2008年的市场剧变,现在淡定很多了,因此对2009年就多了更多防备措施,估计保本应该是可以的。”吉利某店负责人表示。而广州本田某店赵先生认为,2009年上半年会延续2008年的走势,而下半年有望在政策等因素下回暖。
生存方式:4S还是非4S?
事实上,业界关于4S是与否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在经济困难的条件下,当然质疑声会更多。即使在2008年,以及新的2009年,新开业和计划开业的4S店也并非凤毛麟角。每次新店开业的消息传播出来的时候,总免不了让业界陷入思考:能玩儿下吗?
所以,另外一些销售模式开始启动。钱先生曾在4S店呆过,2008年,他在深圳关外找了一块地,开了一家汽车超市,以二级网点的身份,集中代理广汽丰田、吉利等数个品牌,通过二手车置换业务带动销售,据称发展势头良好,近日,钱先生又到安徽,打算将这种模式复制过去,拓展内地二三级城市的汽车销售市场。
相比之下,龙岗D集团的“商业地产+汽车流通”的模式则显得更大手笔。“我们今年将启动卖场改造,改造后的项目中,很多品牌就不再以4S的形象出现,而是大卖场中的一个品牌专卖,维修方面我们会建设一个大的维修中心。”D集团相关人士充满自信。对于这种思路是否和目前各大汽车品牌对4S模式的强势推行相抵触。该认识认为“他们迟早会放弃!我们要努力做工作让他们放弃”。
生与死,强与弱,模式的选择将在市场角逐中渐渐明晰。
人才队伍:聚还是散?
2008年,当众多经销商被现金流所困扰的时候,“开源节流”成为经销商内部会议必然提到的词语。“开源”几乎不可能了,那么唯一的出路是“节流”。比起某些经销商讨论的如何利用废纸双面打印等细枝末节来说,“裁人”自然是“节流”最直接,最见效的途径了。坊间传闻,F集团通过2店或者3店合并为一个总经理管理,可以估算,仅总经理的工资开销就可以节约百万以上。此外,又听闻T集团裁人幅度在30%~40%,集团更下达了所属各店必须裁人的数量指标。
显然,车市人才队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浪花之间,一些经销商反而看到了另外一种机会。“我们没有裁人,不过,我倒是在考虑换人,我称之为人才置换,”一直希望提高人才队伍素质的江淮某店老总说,“人员数量上我不打算减少,不过目前这种氛围下,也许有助于我们用更低的代价寻找到合适的人才。”某吉利4S店叶先生也认为,目前这种职业危机的氛围下,其实对在职人员提高工作潜能反而有一定促进,“大家都怕丢工作嘛,”叶先生称,“别的公司裁员,促进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我也在积极物色所需要的人才”。
“我们2009年不打算裁人,培养一个人不容易,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服务上增加创新项目,提高人才的利用率。”某广州本田店赵先生告诉记者。
车市重组:卖还是买?
在2008年,业界即有很多人士认为,下半年就会出现大批4S店的倒闭、转让风潮,尤其以在服务、销售等方面存在显著危机的某些二三流品牌为甚。实际上,到了2008年下半年,市场表面上风平浪静,虽然有店面转手,规模却并非预测所料。不过,很多车商老板已经放话,谁来买,就卖!
问题是,风口浪尖,代价几何?买与卖,最终还有一笔账要算。据一些业内资深人士估计,今年会有一些实力较弱、经营不善的经销商退市或重组,还有一些自有资金充足的大集团也会并购一些经营良好但因资金困难无奈淡出车市的经销商,如果可以低价并购这样的4S店,等到车市回暖,成为“潜力股”也未可知。反过来说,抄底也会抄在山腰上,4S店的日常运营费用并非小数,如果没有等到“反弹”,就发现是烫手的山芋,又是一件麻烦事。买还是卖,是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