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命运多变。上半年是上游成本暴涨,下半年是下游需求因为危机而锐减。但危机之时也是全球汽车产业链重组转移之日,中国汽车业如果能突破市场换技术的制造窠臼,依靠业已形成的汽车产能和劳动力禀赋,以一种全新的产业链模式,完成自主品牌的国际化过程,也不失为一条抗击危机、促进发展、占据产业链优势位置的康庄大道。
中国优势
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一直都是我们引以为豪的资本,并且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已经具有一批熟悉制造工艺与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说,中国的劳动力已经具有一种综合优势——劳动者素质与劳动者成本两方面优势。资料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日本的1/20,美国的1/21,德国的1/30。而且这种优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消失。
虽然中国经济也遭遇寒冬,保八战役(确保GDP8%的增速)正如火如荼。但从汽车产业来讲,我们的基础优势依然相当明显:与汽车业相关的钢铁、机械产品、纺织材料等工业排世界第一,而且还有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这些上游相关产业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是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而中国东部地区,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一带,已经形成了汽车产品配套程度很高的企业群和产业群,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重构奠定了空间基础。
不过,在这一波全球汽车产业链的重构中,中国汽车工业却不一定能够成为像德国和日本那样的汽车行业中心,因为中国目前的技术和研发能力还不足以承担产业链的主流价值。但是,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基础建设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再加上我国汽车产业基本成形,我们有足够的产能融入产业链转移和重构过程,进军高端制造业和零配件业。
道路选择
目前国内汽车出口仍然是按照“低成本+发展中中低收入国家”的模式来进行的。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咨询总公司提供的近三年数据整理而成的图一可见,出口份额比例较高且出口增长率较高的车型仍然是紧凑经济性轿车,它主要的优点仍然是价格优势,紧凑型(A)显然是汽车出口中最优产品;其它车型中,中型车(B)、小型车(A0)、中大型(C)、SUV、MPV等车型增长率较高,但是因为油耗、价格、品牌等问题,在中国汽车出口中并不占优势,其较高的年均增长率主要来自出口的基数较低;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车型是客车,在出口车型的份额中占据20%左右的比例,而年均增长比例最低,只有10%略强一点。
只有紧凑型经济轿车的出口数据是比较突出的,这也反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国际认知程度。单纯复制低成本小品牌的家电模式显然不符合汽车工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因此2006年后,中国汽车厂商除了加大出口力度,还在探索其他的国际化模式。
中国车厂探索的国际化新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低成本+设计外包,欧美主流市场做发动机OEM,第三世界国家直接投资设厂,发展高端品牌直接进军高端市场。
低成本+设计外包模式是根据“低成本+发展中中低收入国家”的模式直接演化出来的。其主要理念就是把中国最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嫁接意大利、法国的设计优势。也就是把汽车外形和发动机设计完全外包给欧洲公司,生产由国内进行,然后出口中高端市场。目前采用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中大汽车公司。
欧美主流市场做发动机OEM模式就是迂回进入高端市场。目前做这一模式的代表是奇瑞汽车。据奇瑞汽车公关部的人士介绍,奇瑞与宝马在奥地利联合投资发动机厂。对奇瑞来说这当然主要是OEM,但是如果这个模式成功,奇瑞就获得了核心部件发动机的高端认可和市场渠道,下面进入主流高端市场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三世界国家直接投资设厂就是利用更低的劳动力成本进行汽车生产、销售和出口。目前这个模式的主要代表是吉利和比亚迪。吉利在马来西亚投资设厂,比亚迪在俄罗斯投资设厂。
高端品牌直接进军高端市场的模式主要是上汽和南汽在尝试。上汽和南汽通过收购罗孚汽车获得了相对高端的汽车品牌和知识产权,另外上汽还通过收购韩国双龙汽车获得SUV的汽车品牌和技术,所以具备一定实力突击高端市场,但是整个金融风暴之后,国际化的速度必然要放慢。
合理使用中国汽车力量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化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国内汽车工业的产业化和国际化是同步进行的。中国汽车工业无论在市场还是在产业都已经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足以影响全球汽车工业格局的角色,因此,在探索国际化模式中如何合理使用国内的优势力量也是必须学习的功课。
2007年,中国汽车生产量及消费量均已接近900万辆,虽然今年下半年以来连续出现负增长,但依然是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另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相对于全球汽车市场每年不到5%的增长率,中国的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富活力和最具潜力的汽车市场。从2007年的汽车销售数据来看,中国已经连续6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2008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依旧居全球前列。
既然中国市场如此重要,外资也在中国频频落子布局,加大投入。自1985年上海大众成立至今,中国汽车工业先后经历了多次合资高潮,目前,全球“6+3”汽车集团悉数进入中国,并依照沿江和沿海的布局在中国设立了众多的合资汽车企业。中国汽车市场成为跨国汽车集团的一块乐土。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