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汽车下乡”细则始出来,备受关注的“下乡”具体补贴办法也终于大白于天下。
3月13日,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了《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其中补贴办法为:一,2009年3月1日-12月31日,农民购买1.3L及以下排量微型客车,将按销售价格10%给予补贴,最高补贴5000元;二,2009年3月1日-12月31日,农民报废三轮车给予补贴2000元,报废低速货车给予补贴3000元,如果换购轻型载货车,
给予10%的补贴,最高补贴5000元。
今年1月14日,国务院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从今年3月1日到12月31日,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但相应的补贴和实施细则一直没有公布。可以说,在振兴规划诸多内容中,“汽车下乡”是最富新意、力度最大并引发无限遐想的一个方案。
在细则发布前的这两个月,无论是汽车企业还是媒体、消费者,都对此项规划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相关新闻也不断在坊间流传,从目前公布的细则看,与此前普遍猜测的并无太大区别。至于补贴资金的申报和审核拨付,也采取类似于“家电下乡”的办法,尽量缩减繁琐手续和时间,充分显示中央在拉动农村内需和提振汽车消费方面的努力和决心。
即便如此,笔者还是有以下诸多方面的担忧:
一、补贴资金能否确保到位?
可以说,补贴资金能否确保到位,是保证“汽车下乡”能否顺利实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细则规定,除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国家确定的“5.12汶川地震”51个重灾县外,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其中,中央财政负担80%,省级财政负担20%。
笔者毫不怀疑中央80%的补贴资金会很快到位,但却无法不用“小人之心”来揣度地方政府所要负担的20%。在我国,令行不止或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类的事情屡有发生,比如说国家多年来一直呼吁要大力发展小排量汽车,要求各地要给小排量车亮“绿灯”,但直到今天,还有一些地方对小排量车进行限行,公然与国家节能减排的大政方针唱反调。
至于补贴资金的拨付,细则规定,补贴资金实行“乡级审核、乡级兑付”或“乡级审核、县级兑付”。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尽量采取“乡级审核、乡级兑付”方式,乡镇财政部门对农民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符合补贴要求的,应当在购买人提出申请的15个工作日内将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到购买人储蓄存折账户;不符合补贴要求的,应在购买人申报时立即告知当事人。
笔者暂不知道“汽车下乡”特事特办的威力有多大,但在笔者老家,福建闽南地区的一个乡镇,在国家多次表态要提高农村教师工资,而且隔壁乡镇和县城的教师工资已经多次上调的情况下,却多年来一直坚持“死了也不调”,老师们的工资远远低于别的乡镇和县城,怨声载道却也无可奈何。每次闹到镇政府或县政府,得到的答案都是——镇里没钱,县里没钱。
真不敢想象,如果“汽车下乡”的补贴到达这样的地区,会不会很快被各个有重大缺口的部门瓜分,农民朋友想要在“15个工作日内拿到补贴资金”,做白日梦去吧。
二、农村消费能否被点燃?
只要提到“汽车下乡”,各方专家就开始算账,然后构思出一幅美好的拉动消费蓝图——“汽车下乡”总补贴额为50亿元,如果按预计的10%计算,一辆5万元的车将补贴5000元。那么,50亿元总财政补贴额可催生出100万辆的汽车增量。如果农民购车补贴在2500元-5000元之间,50亿元至少可以拉动150万辆的汽车消费,以每辆车最低3万元计,国家这50亿元的财政补贴可转化为750亿元的直接消费拉动。
信心,这就是信心。多么难能可贵的信心,正如温总理所说的,在困难时期,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因此,笔者本不宜给这种“信心”泼冷水。但眼看着那么多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前仆后继,纷纷投入微客、轻卡的研发和生产,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笔者就忍不住想多说几句。
首先,笔者并不认为50亿元和150万辆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你不需要一样东西,无论它降价多少,一般情况下你都不会去买的。更何况是“锄禾日当午、汗滴何下土”的农民朋友。再简单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扪心自问一下:如果现在给你5000块钱的补贴,你会去买一辆轻卡吗?
中国广大的农村市场确实有无限潜力,但这并不是一时一日就能挖掘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先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民手里有了钱,自然会考虑置换和购置生产工具。如果这个时候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一窝蜂的把重点放在农村市场,其一,有可能引起相互厮杀,出现不必要的内耗和伤亡,使本来就不太强大的自主汽车失去追赶全球汽车巨头的机会;其二,太过急于开发农村市场,很容易引发浮躁心理和行动,使一些面向农村市场开发的产品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进军农村市场的脚步,请缓行!
三、汽车企业能否真正“扎根农村”?
作为“汽车下乡”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和推动者,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副部长苗圩反复强调,“汽车下乡”对于汽车企业来说,企业还需要解决包括渠道开发、营销策略、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问题。在企业和车型“准入”方面,他表示,企业只要作出“三个承诺”即可加入“汽车下乡”名单,一是价格保证,二是品质保证,三是公示相应的销售网点和服务网点,作出一个退出承诺,即“不合格则退出”。
苗圩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在刚刚发布的细则里,也明确规定:“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销售价格,不得高于市场同期同类产品价格。”目前看来,这点现在并不需要太多担心。早在细则出台前,一些相关汽车企业已经纷纷出手,在农村市场降价促销或者说“自行补贴”。比如2月15日,哈飞汽车启动“亿元致富金,温情暖乡村———哈飞微车下乡大行动”,购买一辆指定微车就可获得2000元现金补贴;作为2009年“决胜农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安汽车从1月起开展了“春季汽车下乡 亿元补贴大行动”。自今年1月1日起,农村用户购买长安微车可获得2000~5000元补贴。到目前为止,长安实际提供的补贴已超过1亿元;另外,东风渝安推出“2009神奇行动”,采取“送补贴、代金券”的措施,各车型的优惠幅度在5000~8000元。
抢占农村市场,决胜千里之外。事实上,在笔者看来,抢占一时的市场份额并无多大意义,对汽车企业来说,今后10年、20年乃至更长时间里,农村市场都是潜力巨大的,关键在于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服务做好,把品牌做好,把口碑做好。农民不仅需要高性价比的汽车产品,更需要有完善的销售渠道、系统的物流配送以及微笑的售后服务等。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哪个企业,抱着这种“赚一把就走”的想法进军农村市场,必将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市场,多数地方路况比较差,甚至要走山路,这就对汽车的质量、安全和售后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笔者再此呼吁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牢记古代兵书上的真知灼见,打一场漂漂亮亮的农村“汽车下乡”歼灭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