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伴随着汽车消费的兴起。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兴起,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昆明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3月2日,给新车上牌的张仕荣没想到,自己的新车恰巧成为昆明第100万辆落户登记的机动车。
仅1年零1个月,昆明机动车保有量就从90万辆提升到100万辆,增长速度达9.58%,高出全国平均增速3.25个百分点。在昆明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春城”也默默承受着“堵城”的交通压力。
■ 昆明有多堵
“我家的车很难开
一小时一公里
到了上下班的时候
更是恐怖时期
天大地大都是红灯
五十米就停
立交桥变成废墟
只为堵死你”
这首名为《昆明欢迎你》的歌曲在网络上流传甚广。很多昆明人都说,这是目前昆明交通情况的真实写照。
在云内动力工作的孙灵芝告诉记者,从她家到公司共8公里左右的路程,只经过四条主要街道,但几乎每次开车都要耗费一个多小时。“有一次,我走到白塔路,半个多小时开了不到100米,后来好不容易经过一个小岔路口,是一个我们这里俗称‘微循环’的支路,我赶紧转过去。结果那条路还是堵,最后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回到家,太烦心了。”她说。
“我们很多昆明人都不喜欢开车了。”提到堵车,云南港鑫实业有限公司李志感受颇深,“今天早上我上班时,高速公路的闸口被一个施工单位的水泥块堵住了,七点半上了高架桥,5公里的路程,结果到公司快九点了。”
“昆明目前的交通情况是混乱,不是一般拥堵。”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的高级工程师李耀平这样评价昆明的交通,“昆明堵车已经不单是上下班高峰的问题,全天都是如此。”
虽然目前昆明的汽车销售形势不错,但在云南商务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勃看来,很多客户买车之后,周一到周五是不开的,只等到周末出去玩开。“从买车人的需求来说,很多人是为了家庭需求或者工作需求,而不是想在市中心开车。”他说。
“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吃饭,先到的竟是骑电动自行车的人,然后是骑自行车的,坐公交车的,乘出租车的,步行的,最后才是自己开车的。”云南省政协委员周文树说,“现在昆明人在交通上几乎没有幸福感,昆明的交通拥堵,已经造成了市民出行的‘高成本’。多长时间能到目的地,昆明人已很难估算,常常是路上花了两个小时,办事只花二十分钟。”
■ 昆明为什么这么堵
昆明的城市规划者显然没有预料到汽车保有量的井喷式增长。
从1949年到1992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第一个10万辆用了43年。随后仅用4年就达到第二个10万辆关口。昆明从世博会之后,车辆的增长速度加快了:原来是4年10万辆,后来是2年10万辆,再后来是1年零4个月10万辆,最后的10万辆只用了1年零1个月。社会车辆保有量的速度在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建设速度并没有加快。孙灵芝告诉记者,她2004年买车的时候,昆明还没有这么堵,同样上下班的8公里路程,那时一般只用30分钟左右。
“这和昆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城市道路‘欠账’有关,当年进行道路设计时,没有预料到车辆的发展速度会这么快。”《春城晚报》记者张扬认为。城市交通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不能同步发展直接形成的后果就是,很多地方没修多久就重新“开挖”了。李耀平告诉记者:“昆明的二环路是1999年世博会期间改造完成的,当时政府表示,昆明的道路交通建设已经提前了10年,但是不到10年,我们就被堵得受不了了,又需要大动干戈。”
没有预见到车辆保有量的迅速提高,也使得昆明的道路基础设施显得力不从心。李志告诉记者,在昆明,停车也是大问题。现在昆明市主流商业区开放性停车场很少,收费标准不统一,停车场是否满员信息不明。很多地方还存在乱停车问题,也使交通拥堵现象雪上加霜。
昆明“无车日”为何被暂停
2009年2月26日,昆明市政府决定,暂停实施城市每月一次的“无车日”活动。至今,“无车日”活动在昆明已累计组织了14次。
■ 月月都有“无车日”
从2007年10月起,昆明市政府正式确定,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六为昆明的“无车日”。自此,昆明成为全国第一个月月都有“无车日”的城市。
“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出行更轻松了……”在昆明成功举行首次“无车日”活动后,相关部门的数字信息证明,昆明市一环路以内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与汽车尾气排放较为密切的几个主要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无车日”活动既改善了区域空气、交通、噪声等环境质量,增强了市民绿色出行的理念,受到各界人士的称赞。
然而,月月都实行的“无车日”,很快在公众中引发了争议。很多市民反映,由于“无车日”期间车辆不能随便驶入城区,造成“城里畅通城外堵”的现象。尤其是在二环路开始施工之后,昆明的拥堵状况日益恶化,市民提出,能否在二环路施工期间暂停“无车日”。2008年7月15日,昆明“无车日”领导小组办公室讨论后认为:昆明不能暂停“无车日”。因为“无车日”要求市民尽量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倡导绿色出行,需要长期有规律地举办,才能使市民养成习惯。二环路施工将持续到2010年,暂停“无车日”,将不利于市民良好习惯的养成。
■ “无车日”饱受争议
民间对于“无车日”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今年2月云南省“两会”期间,何纾等25名省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关于取消昆明市每月一次“无车日”活动的建议》提案。委员们一致认为,一个月开展一次“无车日”活动,弊端太多,弊大于利。“无车日”的设立,目的是要起到宣传教育作用,但客观上牺牲了私家车车主的利益。何纾等委员建议,取消一个月一次“无车日”,积极参与全国每年一次的“无车日”活动;政府可考虑选择恰当时机,建立“无车日”宣传日。在这一天,政府可向市民发出倡议,倡导市民自愿参与“无车日”活动。
今年2月26日,昆明市“无车日”活动领导小组发出公告,决定在2009年城市道路全面改造建设期间,暂停设立城市“无车日”。公告称,2008年10月昆明市二环快速系统改扩建工程全面启动,二环路部分路段因工程需要围闭施工,大量车辆进入一环路或一环以内的道路绕行。在最近几次的“无车日”呈现一环路外交通拥堵,一环路内通行车辆较少的状况,从当月起到二环快速系统改扩建工程完工前,昆明将暂停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开展“无车日”活动。
■ “无车日”不该是“禁车日”
众所周知,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这个最早起源于法国的“无车日”活动并不是拒绝汽车,而是要唤起民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9月22日这一天,号召人们恢复行走和活动的自由,体味平静生活的快乐。这样的“无车日”活动每年只开展一次,更多是起到一种宣传启迪作用。
2007年9月16日至9月22日,我国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108个城市同时开展,活动的主题为“绿色交通与健康”,目的是倡导人们树立绿色交通理念,主动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在“无车日”里,除部分地区根据需要只对公共交通开放外,其他地区任何机动车通行都是不受限制的。
相比之下,昆明的“无车日”更像是“禁车日”。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交通管理部门并不限制包括公车和私家车在内的车辆上路通行,放弃开车主要靠人们自觉,是人们的主动选择;后者则是交通管理部门规定除了公共汽车、出租车可以上路行驶外,其他机动车辆禁止上路。这一天人们不开车不是主观意愿,而是被动选择。而且,昆明的“无车日”活动每月举办一次,专家认为,过于频繁地开展“无车日”活动,也会造成一定财力、人力的耗费。
汽车时代的新烦恼
10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的到来,带来了享受汽车生活的方便,也带来出行拥堵的困扰。作为一个拥有大量外来人口的城市,昆明遭遇的拥堵现象虽有特殊性,但仍然值得深思。
目前,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不到50辆,不少发达国家的数字是800辆左右。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实施以及汽车消费环境的日益完善,我国汽车市场将显示更大的发展潜力。可以想见,汽车保有量增加后,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包括中小城市也将面临“堵城”之困。
汽车的市场需求固然是刚性的。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即使在昆明如此之“堵”的情况下,百姓购车的热情依旧不减,汽车销售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仅靠控制机动车数量增长来解决“堵”的问题是不现实的。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迈入现代化不可避免地要迈入汽车时代。进入汽车时代的城市,如果其城市规划、运作模式、道路交通、人们的生活习惯仍停留在非汽车时代,必然出现变更时期的“阵痛”。
目前,昆明市对于缓解交通问题的思路还主要集中在“限行”和“修路”两方面。但进入汽车时代,城市到底该怎么发展?这不仅是修路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规范全面的路网建设,扩路、修路、扩大城市规模、修建卫星城、分散城市功能等,这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体系,决不是一个两个方案能完全解决的,更不是抱怨汽车保有量增长或者要求市民自觉放弃私家车使用就能解决的。
进入汽车时代,汽车不可避免要在城市中扮演重要角色,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必须前瞻性地面向未来,将汽车作为城市重要的考虑因素,为这个时代的到来作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