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民族品牌抱团?不看好江淮、奇瑞“联姻”

2009年06月09日07:4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作者:综合报道

  如果要给当前的汽车业用个关键词概括,“破产”、“兼并”大概有得一拼。大洋彼岸,克莱斯勒通用还在为破产保护折腾;大洋这边的中国汽车业,则在热炒兼并重组。

  6月2日,江淮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江淮汽车(股票代码:600418)发布的一则澄清公告,让近期沸沸扬扬的奇瑞江淮重组猜测再次被炒得炙手可热。

似乎这两家“重组”已是大势所趋、非结不可了,但本人并不看好江淮奇瑞的这桩“联姻”。

  在相对经济实力并不太强的内陆省份安徽汽车工业却在国内有一席之地,安徽国资下的江淮奇瑞又是目前少数几家仍保持“纯民族自主品牌”血统国资汽车企业中的两家。2008年,奇瑞汽车实现了销售356093辆,排全国第7;江淮汽车以商用车、轻卡为主,吃亏一点,但也销售了207585辆,排全国第11位。正是这个排名,使奇瑞汽车进入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支持实施兼并重组“四大四小”中的“四小”之一,奇瑞自然对江北面的昔日大哥抛去了“秋波”。作为两家的当家人“安徽当地政府”,当然也乐见这种重组,毕竟2008年两家的销量相加,达到了563678辆,这一数字超过了排名第6的广州汽车工业集团的525979辆。广州汽车可能也意识到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急迫,抢先下单兼并了长丰。

  关于江淮奇瑞的联姻,已经有各类专家得出了大同小异的结论:那就是两者合并可以带来协同效应,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如奇瑞以轿车业务见长,微车刚刚起步,商用车公司近乎于空壳。江淮则有着完善的商用车根基,涵盖轻卡、重卡、客车和底盘。两者的互补性近乎完美,其合并所能达到的协同效应、对彼此业务的快速提升和产出均有着极大的辅助作用。

  多么熟悉的声音,又多么让人为之心动的分析啊!

  十多年前的杭州家电,面对国内家电群雄纷纷崛起,自己的江湖地位日渐没落。为实现协同效应,优势互补,1997年8月,四家生产不同产品的杭州国资优势家电企业,根据“家长之命”,生产洗衣机的“金鱼”、生产空调的“东宝”、生产电扇的“乘风”、生产冰柜的“华美”,联合组建了杭州家电集团有限公司。两个月后,更名为杭州金松集团。“蜜月期”很短,两年后,金松集团销售额猛跌近一半。2000年,杭州四大家电企业联合体终告解体。人们熟悉的“东宝”空调、“乘风”电扇等也几乎在市场上绝迹……

  产品不是互补了吗?资源不是共享了吗?渠道不是也整合了吗?为何相加没变大,反而小了呢?可能结论会很多很长,但本人认为,最最关键的是,四家实力相差不多的企业被捏在一起,谁都没有绝对的“气场”融化另外几方,从而使各个优势品牌反而因为整合重组而丧失了生命力。

  国内车企的整合重组基本走的是一强一弱的模式,强势方吞下弱势方,双方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广汽和长丰是如此,早一些的上汽和南汽也是如此。而江淮奇瑞两家企业实力旗鼓相当,虽说江淮去年销量上少了奇瑞十余万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九成,是成立以来最艰难的一个年份。但江淮尚未到要寻求“被兼并”的程度。江淮瑞风商务车、轻卡和客车底盘为主力产品,在去年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在各自细分市场仍保持着领先者地位。江淮乘用车板块在2009年逐渐走出低迷,月销量提高到1.1万辆,小车同悦更是产销两旺。再说,江淮旗下还有“江淮汽车”和“安凯客车”两家上市公司,稀缺资源啊。

  笔者认为,由于出身背景以及多年来发展模式的不同,江淮奇瑞已形成了不同的企业文化。在此情况下,如果重组的组织构架上令其中一方或两方不满,加上企业文化的冲突,新公司则永无安宁之日。曾有人开玩笑说,江淮奇瑞如果合并,新公司是叫“江淮奇瑞”,还是叫“奇瑞江淮”;总部放在合肥还是芜湖,就得争它个几个月吧?

  市场的事情还是交给市场吧。如果真的是非合并不可,就不要简单“联姻”了吧,还是做“兄弟”好些,反正是同一个家长,成立个松散型的“大家庭”,名字就叫“安徽汽车”也不错。各家兄弟造各家的车,到年终,家长把下面各兄弟的年终成绩合并,报表就有了。这样,也许可以让“江淮”、“奇瑞”的品牌更有生命力。

  

(责任编辑:贺赫)
[我来说两句]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新车速递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