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媒体集中曝光了很多车企的销售数据,其中引人关注的是日系四大车企的表现。虽然东风日产在4月首次实现同比上涨,但四大车企在今年前四个月的销售数据均表现不佳,其中东风日产以同比下降40.8%居首,本田同比下降4.4%表现最好。对于日系车企这样的销量表现,我们又该如何解读?
整体销量表现不佳
正如上文所述,日系在今年前四个月的表现均难称回暖。根据中汽协提供的数据,今年4月份,我国乘用车汽车市场销售144.14万辆,同比增长12.96%;前四个月乘用车整体销量为586.45万辆,同比增长16.15%。而日系各家车企的表现,日产、丰田、本田和马自达在4月份的销量同比分别为增长2.7%,下滑6.5%、2.4%和15.2%。前四个月整体计算,四大品牌全部同比下滑,累计下滑幅度为40.8%、11%、4.4%和20.2%。
对比之下我们就能够看到,即使东风日产在4月份实现同比小幅上涨,但相对于整个乘用车的销量增幅来说仍然相当落后,更不用说其他车企的销量不增反降了。
个人认为,日系销量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去年钓鱼岛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延伸。尽管钓鱼岛事件目前已经不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民众对于购买日系车的各种顾忌并没有完全消除。如何破解中日之间因为领土之争而变得更加突出的民族矛盾,成为摆在日系所有车企面前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难题。
各家车企忙推措施挽救颓势
为了消除中国消费者对日系汽车产品的偏见,日系车企都选择了从某种手段来消除影响。观察日系车企的动作来看,推新车、推合资自主、加大亲民形象、进一步向更低级别城市渗透,是日系车企所采用的主要策略。
相比以往,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日系展出了更多即将上市的新车。包括丰田新威驰、新RAV4、新雅力士,本田凌派、杰德、理念S1,东风日产新天籁(已上市),新马自达6等车型都在上海车展展出。可以看出,日系相比以往在用更快的速度推出更多全新车型,试图用更加新颖的造型设计和更先进的产品来加大自身的吸引力。
另外,日系推出新车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引进,而是针对中国市场做出更多妥协和修正。以上介绍的几款车型中,新威驰、本田凌派和本田杰德等车型,都宣称是针对中国市场所特意打造的新车。不过同时我们对比也可以发现,日系对中国消费者所作的针对性,仍然没有其他欧美系那样彻底。患得患失、保守慢进的改革策略,很可能会将日系在产品上的努力化为泡影。
丰田汽车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还同时推出了南北丰田的两大合资自主品牌,“朗世”和“i”。截止目前,除了马自达之外,其余三大日系品牌均在国内推出了合资自主品牌,而且量产上市的合资自主产品中,日系占据了绝对多数。主品牌在社会敏感期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坚定了日系推出合资自主品牌的战略。
合资自主品牌既是日系合资车企避免中日民族矛盾影响的策略,同时也是日系为了进一步拉近与中国政府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方法。不过除此之外,日系还在通过其他渠道,来进一步拉近与中国消费者的距离。比如丰田汽车在去年推出的要将丰田中国更改为中国丰田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
日系还有第四项措施来争取在销量上挽回颓势,那就是到更低级别的城市开设4S专卖店。相比国内一二线大城市而言,低级别城市正逐渐迎来汽车普及的高峰期,早一批购车的消费者,换车的时间也已经到了。更为重要的是,低级别城市在信息传播上相对闭塞,民众对于中日民族矛盾相对要缓和得多,在这些地区开设新店,成功的几率更高。据中国日报报道,今年日系计划在国内新增约300家4S店,其中本田计划增开52家,马自达则计划新增47家。
日系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尽管今天的日系看起来正在走下坡路,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系车企的长期竞争力依然存在。
中国市场庞大,日系不容放弃。尽管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车销量已经突破1900万辆每年,但今年的增长速度超过过去两年,再次恢复到两位数的同比增幅,不得不让人感叹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在这样的一个市场里,即使正处在低谷,日系也不会选择放弃。放弃中国市场,那就意味着放弃全球总销量的1/4。
日系尽管在德系的压制下显得没有特点,但其产品的稳定性在今天依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日系车不安全的印象,也迟早会有所改变。过去五年的时间里,国内汽车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大众DSG故障的爆发就是一个例子。相对来说,日系在技术更新上没有德美系那么激进,处于落后状态,但这同时也给日系带来另外一个好处,稳定性。在中国消费者生活压力未得到释放之前,稳定性将会继续扮演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消费者对于日系产品安全性的质疑,始终包含了不少偏见。当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之后,这样的偏见也将会逐步被消除。
日系在节能减排上有自己的优势,而这种优势正逐步被中国政府所接受,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补贴。中国在三年前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被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而日系的混合动力车型却并没有得到重视。然而,三年时间转瞬即逝,纯电动汽车并没有得到普及,反而是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将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彻底暴露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闻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将会按照节油效果,分为16档来进行。如此一来,日系在混合动力技术上的优势将会被充分发挥出来。
当然,日系的未来不仅仅是这些优势就能够稳操胜券的。一方面,它们在中国市场的走势,要依赖于其本国的政客,是否继续制造中国消费者的反感情绪。另外一方面,日系还必须自己努力,正如有天分的学生,天分再高也必须依靠后天努力才能成功。本文题目所提出的问题,其答案也正需要这两大目前还不确定的关键所左右。
(原创文章及图片版权归搜狐独家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