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综合新闻

高手博弈 讲究布局--广汽集团大变革前后

2013年07月25日16:29
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作者:陈瑶

  再塑经营能力

  中日钓鱼岛争端,还在持续。数据显示,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两家合资企业2012年分别销售汽车31.5万辆和24.6万辆,同比分别下滑14.1%和10.3%。

  内部人士如此坦承:“这几年,我们的发展速度没有跟得上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从客观上来讲,确实与日系品牌的表现力有关系。毕竟我们主要是以合资为主,日系这些年在产品创新、把握市场脉络上慢了一步,所以产品推出得慢,有些保守。”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于,广汽集团的产品结构与中国市场增量特征的相左。

  起步就是中高端。无论是当年广汽本田雅阁的一枝独秀,还是随后广汽丰田凯美瑞的强势崛起,乃至后来广汽自主品牌传祺的主战场,都是沿袭了这一道路。

  从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做起,这符合惯性的规律。但是,必须看到,中国汽车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并非中高级车市场,而是以A0级与A级产品为主的产品。数据统计表明,这两大细分市场约有900万辆的容量。然后,就是在最有增长空间的领域里,广汽两大核心支柱企业——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却没有太多的产品予以支撑。

  广汽本田飞度锋范,尽管主打A级车市场,但是并非企业的战略重点,何况,飞度锋范,本就是同一平台产品,存在着客户交叉重叠的问题。但好消息是,已经意识到问题的本田汽车,终于针对中国市场推出全新战略型中级车凌派,这在本田汽车的历史上,绝无仅有,且年销量目标将冲击10万辆。

  相比而言,广汽丰田的产品现状更要糟糕很多。在A0级与A级车市场,几乎空白。2008年上市的A0级小车雅力士,尽管含着“金钥匙”出生,但却因在同级车市场中高企的价格,黯然折戟。此后,广汽丰田无任何导入小车的计划,直至2013年5月,才推出全新一代雅力士。据悉,今年稍晚的时候,广汽丰田将推出一款定位低于雅力士A0级小车。

  然而,“从中高级到到小型车的市场变化,这种趋势的预测性不够,我们没有抓住市场。而且也与丰田对于中国市场的认识有很大关系。”广汽丰田某内部人士无奈地表示,“对于以丰富产品著称的丰田汽车来讲,广汽丰田最缺的反而是产品,这说出来有点搞笑。”

  曾经的战略失误,已经让本田丰田开始反思自我。然而,一款广本凌派,一款广丰A0小车,真的就足够了吗?尽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但于本田丰田而言,美国才是份额最大的阵地,中国其次。当都在强调“中国最重要”时,借用业界调侃的观点:“为什么要说中国最重要?肯定是因为别人认为你不足够的重视,才会做出这样的说明。”

  最终需要的,是战略的清晰与对中国市场的尊重。基于此,从此次的人事调整中,能够窥出端倪。

  其一,两大核心合资公司,必须要重回第一阵营,销量是重要的考评指标。广汽本田原销售本部本部长郁俊,此次由他接任姚一鸣出任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李晖接任冯兴亚出任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二人均是在销售业务上有着丰富经验,且分别是广本与广丰的老员工,对企业有很深了解。如今,升任合资公司一把手,势必在销售业绩上被寄予众望,不仅能够将营销经验发挥到极致,同时能够在更高层面紧跟市场变化,集全公司之力,改变日系车疲软的局面。

  对于广汽本田广汽丰田而言,最现实的挑战,就是如何重回第一层级,而销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对于这两大合资企业来讲,近年丢失的销量必须要弥补上去。所以,郁俊与李晖的调动,在情理之中,没有意外。”内部人士分析。

  其二,广汽本田广汽丰田董事长更换,直接由董事长张房有与总经理分别兼任,负责战略指导与宏观把握。这足以看出集团对于两大板块的期望。

  “在合资企业中,日本企业的固执与保守,并不亚于德国人。”两大合资企业的相关人士,都不约而同向《汽车人》表达了中日双方在下一步沟通环节上的重要性。而由董事长和总经理出面洽谈,无疑将更好促进双方的交流,顶层设计决定基层执行,这将是直接与本田社长、丰田社长对话的层级。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广汽集团不能过多依赖两大核心企业。因此,在广汽本田广汽丰田承担广汽集团基石角色的同时,新生板块包括广汽菲亚特广汽三菱以及广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在未来都必须承担可能的增长极。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

  广汽菲亚特刚刚进入成长期。巨大的前期投入、曾经的品牌负面效应,以及“菲亚特不能在中国二次失败”的舆论压力,都暗示这个新生合资企业必须有更多的市场表现。但自去年9月份首款产品菲翔上市以来,半年的销量仅为2万辆,这个“不足为道”的成绩,距离年销10万辆的目标,相去甚远,也直接导致股东双方的不甚满意。

  “广汽菲亚特必须面临根本性的制度变革。欧洲人的工作方式与思维模式,与中国人,乃至和日本人,都不太一样。”不具名的分析人士指出,之所以选择冯兴亚兼任广汽菲亚特董事长,在于广汽菲亚特迫切需要在销售层面以及战略层面实现重大突破。冯兴亚具备这样的资历,而且不再担任具体子板块负责人之后,他将更有精力指导广汽菲亚特。在具体经营层面,原广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秋景担任执行副总经理。其人虽露面不多,但资历深厚。清华大学科班毕业,有钢铁厂一线成长经历,更在南汽集团担任过副总经理与研究院院长一职。曾是南汽集团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对菲亚特有长期的认知与合作经验。

  广汽三菱则相对特殊。原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在成功组建广汽三菱后,可能面临广州市国资委的提拔。这也意味着,广汽三菱的“换将”,必须为之。履新者刘伟,曾在北汽负责经营管理,又有在民营企业万向集团的工作履历,此前在集团主要负责资本运营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经验,正好适合广汽三菱这一通过三方重组而成立的合资企业。当然,他与付守杰一样,所要面临的,是如何提升广汽三菱的品牌形象,并迅速扩大生产能力。

  在这场大调整中,惟一稳定的,则是广汽乘用车自主品牌。广汽研究院和乘用车公司两大负责人黄向东和吴松,具体职务不变。自主品牌传祺,近年根基渐牢,维稳是关键,研发能力与市场经营能力,必须保持延续性。。

  “产品不好,肯定经营不好;但有好的产品,也未必有好的经营结果。所以,不论产品好坏,都需要自身经营能力的创新。与其抱怨外部环境,不如去思考如何将已有资源发挥到最大化。”在某内部人士看来,尽管现有市场环境,对于广汽集团并不十分有利,但在竞争形势下,只有将自己拥有的东西,运用到最好,才是最关键。而这正是需要考验各个子板块今后的创新经营能力。

  当然,对于合资公司而言,下一步的通行路径,那即立足中国市场,更好实现现地化采购以及本土化研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苏娟)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