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家造车理念之:日本
日本人对待汽车的最鲜明态度?
严谨一词依然可以用在日本人对待汽车的态度上,如果他们想造一辆极致的车,就会用尽一切极致的办法来实现这个目的。在雷克萨斯LFA即将下线之时,有人提出用碳纤维材料代替轻质合金有可能更利于车辆的轻量化,于是设计师们就真的推翻重来,打造了全碳纤维车身的LFA。但日本人的严谨不同于德国,他们在严谨中还夹杂着变通,说白了就是很善于利用一些小聪明。
【雷克萨斯LFA】
【雷克萨斯LFA】
日本人对车的使用价值观?
日系车强调车辆使用的周期性,认为超长年限使用一辆汽车是不划算也不安全的,因此,一辆日本车在日本国内的设计使用年限也就是8年左右。而一旦车辆使用了将近10年才出现质量问题,那日本人便会研究它为什么质量问题会出得这么晚,这也就是一辆日系车使用五六年后给人感觉已经旧得不行了的真正原因。日本设计师这样做有很多原因,但主要是为了使市场能时刻补充新鲜血液。
日本车的设计风格?
与其说日本人愿意把汽车设计成什么样,还不如说由于国情和资源限制他们不得不把汽车设计成什么样。资源的匮乏以及经济、石油危机的席卷造就了日本车不少优点,比如他们很善于用最有限的资源做出最合理的产品,全球一流的混合动力技术就很有说服力。另外,原料的匮乏也造就了日本在铸造及加工业的非凡水平,铸铁发动机的代表—4G63直到今天还在部分车辆上服役。
关于对待日本车的偏见
国内对于日系车最深的认识莫过于“日本车不安全”,认为日本车之所以省油完全是因为车轻,而车轻当然是偷工减料后的结果。其实日系车确实在燃油经济性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但各中原因离不开其高效地发动机技术;而之前也说过了,日系车强调车辆使用的周期性,所以在国人看来薄薄的钢板在当地是能满足强度需求的,而且评价一款车安全性能的优略绝不能只看所谓的钢板厚度。
最能代表日本造车理念的车型?
日产GT-R,R35的问世不仅证明了日本可以造高性能车,而且造出的高性能车还能如此惊为天人。GT-R充分体现了日本人对待事物的认真和极致态度,它的空气动力学和操控稳定性都大幅领先同价位车型,甚至有人评价它的出现就是为了嘲笑冰冷的物理法则。但就算GT-R美轮美奂,也掩藏不住它无时不刻散发出的严肃气息,这就好像日本人一样,总给人留下一种比较严肃呆板的印象。
【日产GT-R】
【日产GT-R】
日本车在中国
日本人的营销策略十分出色,凭他们的五短身材造出英菲尼迪QX这种全尺寸SUV绝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为了迎合美国人的喜好。这种手段同样用在了中国消费者身上,国人对中级车偏爱有加,因为它们的舒适性和大空间正合胃口,而日系车偏偏是善于此道的好手,以至于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以及日产天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统治了国内的中级车市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