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人物访谈 > 整车企业老总访谈

张丕杰:提升品牌形象 2015年目标180万辆

2013年09月26日17:14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第3页 :华南市场份额呈现明显提升

  记者:问两个小问题,一是张总刚刚讲到将来的任务从做大到做强来转变,作为一个合资企业,做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二个问题从150万到180万百分比虽然不大,中国的车我们自己觉得明显放慢,特别是北京的限购,像广州限购,据说很多城市都要限购。这个30万辆从哪里来,您是觉得这个市场还有新的增量市场,还是说要去抢别的份额?谢谢!

  张丕杰:作为一个合资企业,我们要做的事情首先是要坚持大众集团在全球的先进标准,然后进行全价值链本土化。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从什么地方做强。刚才我讲到的研发,合资企业不是不用做研发,一汽-大众肯定要做研发,而且要深入地做研发。作为一个合资企业,一汽-大众的研发体系也是德国大众在全球的研发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且中国市场跟德国市场有非常大差异,中国消费者跟德国消费者也有大差异,不做本土化的研发也不可能。我们的消费习惯,我们的气候、道路各方面都不一样,所以一汽-大众的车型,比如迈腾,不是直接拿德国的车型来加长,而是做真正的本土化开发。

  另外还有工艺的集成能力,品质管控能力,品质是需要技术支撑的;还有对核心人才的培养,核心技术工人的培养;还有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这些都需要强有力的体系能力来支撑。我所说的从做大到做强就是这个含义。其实做大和做强不是矛盾的,做强是为了支撑做大。

  刚才谈到市场的容量,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其实产能过剩不是现在才存在,只要市场经济一定会有过剩的东西,一定会有产能的过剩。但是好的产品是不会的过剩的。一汽-大众要实现自身的更高速度的增长,只能是把产品做好,以质取胜,让客户更满意。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汽车市场刚性需求始终存在,但是刚性需求也在变化,呈现出多样性。一汽-大众的增量,就是来使对市场的把握,我们能够跟随市场的变化,甚至超越这种变化,用好的产品实现销量的突破。

  记者:我想问两个问题,之前您说可能在未来长期时间内对奥迪准备了百万辆的生产能力。如果现在看未来的话,大众品牌准备的生产能力有多少?第二个问题,一汽-大众越来越重视南方市场,我想问一下在南方市场的份额是否有所上升,在佛山分公司投产之后一汽-大众有什么目标?

  张丕杰:佛山分公司,以及一汽-大众另外两个基地,都能够生产大众奥迪品牌的车型,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实现柔性生产或者说混线生产,这就为两个品牌的产能提供了保障。

  一汽-大众在华南布局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希望在华南能有更大的销量和市场份额。从华南基地项目启动到现在,通过我们的努力,一汽-大众在华南的市场份额确实在呈现出明显的提升。佛山分公司的建成对我们未来提升在华南地区的影响力还有更大的帮助。比如说,普通消费者都知道一汽-大众在这里有一个“完美工厂”,这里生产的产品很可能成为他们购车时很重要的选择对象。

(责任编辑:张婷婷)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