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2014全球汽车精英沙龙-中美交流会

汪大总:在国际化过程中我们还在初级阶段

2014年01月13日19:59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第2页 :自力更生已过时

  搜狐汽车:国企其实也有优势,如果资源协调好,会具备很好的成本优势和政治优势。

  汪大总:目前我们这些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完全建立,国有不是问题,像新加坡、德国企业里也有很多国有成本,但他们的运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在做。

  从表面来看,我们也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有董事会、经理会,但最多是形似,没有做到神似。这可能不光是汽车产业本身的问题。现在三中全会也提出要进行国有企业机制改革,这会加快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步伐。所以从长远来看我是乐观的。

  短期来看,我前面提到一个观点,现在整个行业在寻求变革,传统的业务模式大家觉得需要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今天这个会议很多人来参加,因为大家都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汽车市场,能够起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按照化学定义,是能够参与变革,促进变革,但自身不发生变化,这不是我们的理想。理想的情况是我们利用自身优势在行业变革中起引领作用。引领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有些产品用我们的办法来做,成本比较低,时间也较短,而且质量不错,确实对传统模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中国用自己的办法做出来的东西也是有一定竞争力的,这就是一种引领。以后在无人驾驶等领域,我希望中国也能扮演引领利的角色。

  搜狐汽车:您如何评价目前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表现?

  汪大总: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还在初级阶段。我总认为汽车企业要做大的话,一定要成为国际化的公司,最少在本国以外的市场份额要占到30%以上,现在我们没有哪个企业做的到这一点。而且我们现在在最重要的发达国家市场还没有涉足。这就是说我们还处在初级阶段。有的企业在走向海外的时候把仅仅在做贸易,去卖几部车,这和打造国际化的跨国企业不是一回事。

  我们现在在零部件方面的国际化进程走的快一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国际。

  搜狐汽车: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汪大总:在海外发展当然有一些挑战,对文化不熟悉,对市场不熟悉,这肯定是挑战。这些是可以解决的,最大的挑战还是源于自己,比如产品还有理念

  首先要认识到这条路是非走不可的,在这个基础上去确立一个战略。你要清楚地回答出你为什么要走出去,这样才知道该怎么做,没有这个的话很难坚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遇到阻力遇,但战略清晰的话会勇往直前。

  第二,要建立灵活的体制。不要怕整合,可以设置不同的体制,一司两制。

  第三,重视人才。有了人上述问题都可以解决。人从哪里来?公司内部可能没有,但从全国来看仍是有的,特别是海外兵团。

  第四,寻找伙伴。自己能力不足的时候就在圈外去找合作伙伴,可以是国外的伙伴。

  搜狐汽车:中国企业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在海外市场打下自己的烙印?

  汪大总:对整车厂而言,首先要有很强的产品策略。产品要适合国际市场,至少满足法规需求。目前在这方面我们的汽车企业需要把工作做得更细一点。

  搜狐汽车:您对零部件企业在海外发展怎么看?

  汪大总:现在零部件方面机会更多一点。最近很多零部件企业都有进军海外的想法,主要是三种形式:在国外直接建厂。这是很好的形式,像丰田就是这样做的。但对企业本身有一定的要求,要有好的产品、客户基础和管理实力;

  第二种形式是参加国际并购,可以快速获得市场资源、技术资源。通用的发展基本上是走这种路线;

  第三种办法是战略联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利用对方优势资源。现在机会很好,国外企业希望跟中国企业合作。这属于天时,过去我们没有这个条件。现在国内资金相对充足,这是一个机遇。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快速在海外市场打上自己的烙印。我们应该持开放的心态,加强国际合作。过去讲要自力更生,这个效率太低了。

(责任编辑:崔娜)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