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2014中国汽车论坛

专题论坛六:商用车全球化面临挑战和机遇

2014年04月23日13:22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第7页 :何默池:欧洲商用车发展现状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主持人:我们隆重请出最后一位讲演嘉宾,他的中文名字叫何默池,我相信有一定寓意。来自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他的职务是执行董事,他跟我们交流是欧洲商用车发展现状给中国带来的启示。希望嘉宾把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有请何默池先生。

  何默池:各位贵宾下午好,辛苦了我是最后一个演讲,我一定要把时间控制好。我的题目是政府与市场利益在法规制定上的协同作用。大家都讲市场要起绝对性作用,它也是牵扯到我们做法规和标准,刚才刘代表谈到液力缓速器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们中国面临着非常大的问题,是运输效率比较低的,高速公路上平均速度比较慢,有几个原因;一个是车辆太多,第二个原因是平均速度太慢,特别是上坡和下坡。所以谈到安全和谈到效率,商用车发动机的功率和制动能力是非常关键的,液力缓速器能帮助我们保证平均速度的安全性。我们现在社会需要运输,没有运输没有经济发展,而运输的效率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连在一起,所以整个运输物流市场,我们作为商用车的厂家,我们的任务是帮助提高它的效率,现在我们在国内看运输的需求在增长,有越来越多的要求高的运输的公司要求我们把这个性能提高,像液力缓速器非常的好。电商也要求我们的运输速度越快,同时我们也知道运输对于我们共同的环境它可以导致负面的影响,像雾霾,道路的拥堵,路面的路损等等是我们的负面影响。我们大家有责任把这些负面影响尽可能降低到最低水平。

  刚才谈到公共的安全,这些问题要解决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作为一个参考我觉得我们可以学瑞典的经验,我本人和我的公司来自于瑞典,是一个北欧的小小国家,但是我们在运输效率和环保和安全方面有非常突破的经验,比如谈到安全,如果算每十万车辆的死亡率瑞典是全球最低7.6,中国有点距离,这个不是靠高技术,而是靠整体的系统要优化,所以我们整体化途径的瑞典的经验。安全最关键是我们驾驶员的驾驶水平和行为,它是决定一切,没有技术解决它不足的地方,做驾驶员培训也不贵,我们都可以做,这是最基本的话题。

  第二,我们可以看到瑞典是非常绿色的社会,在这个图片上可以看到1965年作为一个出发年,我们GDP翻了倍,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50%,所以经济发展跟环保没有任何的冲突关系,但是需要我们大家在一起用一个系统化界定方法来达到我们的目标,就是绿色发展。这个绿色发展很有意思,它是跟效率有关系,我们看运输物流在瑞典总成本占GDP7%,如果跟国内对比中国在18%左右。这就说明经济发展效率安全都没有冲突关系。可以说效率和绿色和安全都是互相的前提条件,不安全不高效都连在一起。我们在瑞典怎么达到这种好的结果呢?这有几个可持续运输的观点要素,我们所有利益相关方要把想法、思路找一个共同的理解和方向,我们需要一个整体化的观点,到底我们能给社会创造什么价值?安全价值、绿色价值、效率价值。出发点就是客户的导向。如果我能为我客户提供高效的运输解决方案的话,一切其他的问题也同时得到解决,前提是我们的政府在做这个法规调整的时候也是配合的,所以我们需要协作,学会和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协作。

  我们需要三个部门,三个群体来合作,是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三方协作。有的时候我感觉有人觉得企业跟社会也有冲突关系,这是不负责任的企业的行为,负责任的企业跟社会也是配合协作。所以我们不怕透明,我们大家都要灵活。我们有服务导向。要达到这个,我们需要跨智能的合作,和技术应用前要做规划,不要跑的太快,跑快也很危险,我们先规划好,我们想好到底我们想达到什么目的?怎么给社会创造最高的价值。所以因此,政府、行业和其他的利益相关方在法律制定上具有共同的责任,我们要理开太细节的标准法规,这些没有用,我们要定到底我们想得到什么?我们叫框架法规,定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内让市场、企业、研究机构来解决问题。但是我觉得我们还看得太多,这种技术路线的标准不应该定技术路线,标准要定安全排放,别的方面的目标。然后我们去解决。有的时候我们的政府可以通过不同税收的措施,也可以引导我们的行为。或者有的时候如果要达到很难达到的目标,比如很清洁的城市的环境,我们要吸引更多的旅客来做公共交通,有的城市就把车票定在零钱,它是用税收来融资它的客运公司,看起来车票很贵,但是却解决了很多其他的问题,总成本就少了,因为没有污染,没有道路上的拥堵,因为有更多人来做客车,有时候我们要做平衡,看钱用到哪里。我们要最大化社会经济福利。

  刚才讲了三个方面,运输效率、安全和可持续性。可持续性不仅仅是环保可持续性而且是企业可持续性,一个企业如果是规范的,在成熟市场里能赚钱的话,这种企业负面影响也是越来越低。但是我们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说这是卡车的,商用车的,认证工作有非常多的项目,这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区域都是定自己标准的话,我们大家的负担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要国际标准体系EMC,有的国家说我定自己标准我想保护我市场,作为某一个壁垒,但是问题是如果这个标准不符合国外标准的话,其实它限制自己的行业的出口能力,今天早上最早的演讲就是中国的出口,说在初级阶段,如果真正作为商用车和汽车出口大国的话,这个法规要跟国际法规接轨。

  我知道中国政府也是对这个问题看得比较的乐观,如果我们谈到法规,制定它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许多方面,比如说安全,我们一方面是车辆的质量,但是也是我们的实用的一致性,或者基础设施。举一个例子,现在我们看北京乘用车车辆太多了,老在堵车,但是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交通流量不顺,为什么不顺呢?因为基础设施设计的不合理,大家自己开车知道出口、入口,十字路口,红绿灯,红绿灯的时候允许右转,这些规定法规都是限制一个交通,国家要限制交通就是限行,那就限制我们的产业发展,现在必须把基础设施做好,如果基础设施不好就导致很多安全问题,比如自行车和走路的人跟汽车混在一起,要分开,这是基础设施的设计,这个有国际和国内的好经验,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是咱们中国的香港。

  前年去年也谈到客车的交通事故,包括校车,现在有很多严格的标准,好是好,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控制驾驶员的工作时间,我们看有太多的驾驶员是连续开5、6、7、8、10、12个小时!这个必须控制!控制它,比所有技术手段效率会高得多,说到成本高,就要高!这种成本我们省不了!因为代价太高。代价是我们共同的安全。所以我们需要行车记录法规和它的执行,以及其他的法规和标准的执行。还回到我刚刚讲到的最重要的因素安全就是驾驶员。应该把我们的重点放在培养好驾驶员,这个也包括提高驾驶员在我们社会里的定位,因此我们公司已经是第三次搞驾驶员大赛,告诉社会我们驾驶员、物流运输里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刚才我谈的框架法规到底是什么?我们谈到乘用车,就是为了为社会运货,从A点到B点到C点,这是最灵活的运输工具,70%的货物靠陆运卡车,我们可能通过不同措施可以把这个比重减少到60%,但是大多数的货运靠工人运输,卡车。我们想办法怎么能把负面影响降低和提高它的效率?过去有一个国标189是定卡车的重量和尺寸,特别细,但是起草这个法规的人没有想到为什么需要这个法规?我们需要它是为了两方面,保证安全和效率。我们就从效率出发,效率需要什么呢?我们需要货物平台,这是B和A的单元,我说的是欧洲的例子。有了这个标准后,我们就可以定托盘的标准,然后定箱子或者包裹的标准,但是我们国家没有一个托盘和包裹的标准,所以在运输过程中我们运了很多空气,因为没有这么一个基本的标准,这是一个框架法规,如果我们做货物品牌标准,它来定我们车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很多人问我你们的货物长度宽度和高度怎么计算的?就是来自一个标准化的货物平台。

  在欧洲、荷兰和德国,我们对长的列车,国家规定带挂车不能上高速公路,同时我们与乘用车总长度超过30度,是一个牵引车和非常超长的半挂车,如果你用这种框架法规的话,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安全的,允许我们运那么多车辆的运输方案,同时保证它的安全和效率。荷兰很多人说我们不能用25米长的列车,他们也做了一个示范,蓝颜色是标准的长度车,是公里的成本,长的车公里成本会高,但是高不了多少,但是因为它的载重比标准车多50%,吨公里的成本就低30%到40%左右。我们大量提高运输效率和大量减少污染,通过这么一个合理的法规,我们一下子就把排放减少30%左右,这个是框架法规的作用。同时我们会发现如果用这种车的话,车的数量在公路上会少50%,那样的话占用的地方也少。所以公路上拥堵现状也会好得多。

  所以在做这些法规的时候我们要定到底这个法规是什么目的?我们的角度来看,有两种法规,一个是车辆的生产法规,一个是车辆的使用法规,这两个不能混在一起,但是要互相支持。这个车辆生产标准我们有两方面,一个是安全标准,一个是环保、节能标准。这两个也不要混在一起,但是要互相支持。如果你法规制定体系不清晰的话,如果你有这种管道管理或者多头管理,这种责任分工也不清楚,所以我们先要定好我们的目的,为什么有这些不同的法规。在使用车辆的时候要考虑到安全节能和运输法规,包括长度和宽度等等。在UNECE里讲的很清楚,中国也想跟UNECE合作更密切,这会对中国商业发展带来好处,如果采用合理的法规生产也会合规。

  有的问题市场可以来解决,比如说二氧化碳是跟油耗有关系,我们卖车最大的卖点是我的车省油,如果省油二氧化碳排量也会省,所以我们用法规来引导我们的厂家生产出更省油的车辆,驾驶员的工作环境,包括驾驶楼的安全也是一个卖点,刚才我讲最关键的人是驾驶员,在中国找好的驾驶员也越来越困难,我们是拼好的车来吸引好的驾驶员来给我们工作,车辆使用寿命也是一个卖点,我昨天从温州回来,我的客车是05年买的车,昨天超过了300万公里,他非常高兴,还继续跑,这个车像新车一样,发动机的声音非常温柔好听的发动机的声音,也会继续跑一两百万公里,这也是一个卖点,我想给我的客户提供这种价值,同时对社会提供价值,因为我用的材料会少。如果你车使用寿命100万,需要用三四个车来代替我的一个车!如果石油公司不配合的话也很乱,我们大家有共同的责任,安全到一定程度,交通法规也需要国家来干预,关键是执行,它有一个执行基础,路上跑的每一个车辆,无论乘用车、商用车、客车都必须经过严谨的安全年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还不是最好!但是我想如果我们大家用这个法规框架让市场起绝对性作用,我们也可以把中国汽车市场做到全球最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何默池先生的讲演,给我们介绍了法规框架的理论观念,按照我们会议的安排,我们下一个环节是要进入到互动环节,由于本主持人工作不利,现在时间已经5点半了,我提议一个解决方案来弥补我的过失,请大家给予支持和配合,我建议我们对今天演讲内容感兴趣的这些女士和先生们可以在会后马上和我们这些嘉宾进行交流互动,这样提高了效率,而且还更有针对性,如果大家同意这个方案我们就一致通过了。在我宣布散会之前我还要再说一两句,今天我们这个专题论坛非常成功,我们八位演讲嘉宾围绕我们商用车交流了很多内容,其中包括了交通体系、运输、市场发展、行业状况、以及安全、事故、法规、标准。另外我们还介绍了商用车进出口情况,还有商用车车联网以及商用车主要产品,比如说缓速器、轻型客车等等,交流有很多亮点也很有启示,应该说有理论有观点也有措施。比如我们最后一位嘉宾提出的框架对我来说就是理论性的理念。另外我们今天交流的观点给我印象颇深的是我们的现状,符合标准的产品未必是安全的产品。这也是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努力的方向,另外有很多有意义的有真知灼见的措施建议,所以我建议我们会议全体人员对我们八位嘉宾精彩讲演再次表示感谢。同时我在这也要再次感谢今天参加论坛的所有人士,大家对商用车的关心也让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提供更好的服务。现在我宣布“商用车全球化挑战和机遇”的专题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责任编辑:李欢欢)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